高职护生就业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03 07:47:01

高职护生就业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随着国家卫生部对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和比例迅速增长,高职护生的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乐观。因此,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高职护生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和优质就业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就业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我校对就业体系构建的实践做出总结。

关键词:高职护生 就业体系

20世纪末,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国改革了大学毕业生“统招统分”的传统做法,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并逐步过渡到“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各地高校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和就业信息网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全国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护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高职护生的就业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由原先的供不应求逐渐向趋于饱和的状态过渡,甚至变为供过于求[1]。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焦点内容。

一、高职护理就业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就业体系是一个集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指导体系、市场体系于一身的综合性结构[2],目前我国高职护理就业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护理毕业生的现实需求,现存的主要问题如下:

1.组织体系不完善

由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认为高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认为学生就业是政府或者学生个人的责任,许多学校的就业领导机制并没有真正建立。

2.服务体系不到位

高职护理院校在实现大规模扩张后,其内涵建设相对滞后,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2.1办学模式单一 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临床一线需求、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由于受传统办学理念的束缚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众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追求大而全,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的思想和意识淡薄。

2.2教学改革滞后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出发点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3]。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落后。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是制约高职院校就业的瓶颈,也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2.3就业指导欠缺 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快速扩张,随之而来的是高职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就业指导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但是目前就业指导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职学生就业的需要,指导形式和指导内容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2.4评价体系简单 高职护理院校招收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相对薄弱,但这些学生的形象思维要强一些,理性思维要弱一些,常规的考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高职护生。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考试的范畴理论多于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多为考查学生的知识记忆的内容,考式形式简单,考查方法缺乏灵活性,评价标准单一,不能够全面、客观评价高职教育的学生。

3.指导体系不系统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实用的指导体系,更谈不上全程化就业指导[4]。内容上,仅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解释,在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方面涉及较少,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需求。形式上,仅仅局限于十几学时的课堂教学,围绕课本,脱离实践,缺乏针对学生个人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指导活动。

4.市场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就业体系的模式主要是:政府提供平台,高校培养人才,用人单位招聘,就业者应聘。目前高校就业市场定位不准确,就业渠道不通畅,就业市场缺乏有力的保障。需要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加以管理和规范。

二、构建合理有效的高职护生就业服务体系

1.建立和完善就业组织体系

构建以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就业管理部门的运行,明确其职责,通过政策规定、就业指导、市场调研、组织双选会,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资源库及毕业生档案等。院系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参与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制度。

2.构建特色鲜明的就业服务体系

构建就业服务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的高职护生就业服务体系。大一围绕提高学生职业认知,强化职业认同感开展就业教育。大二围绕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就业服务。引导学生注重理论学习、强化技能操作、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大三加强求职技巧、求职途径的就业指导与服务。通过班级就业联络员及班级QQ群不断应聘技巧、求职简历制作、招聘信息等加强就业服务。

3.细化就业指导体系

一是从新生入学就着手进行入学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开设《医学生就业指导》、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召开就业形势分析会、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形式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就业服务渗透到每一位学生。一方面班级设置就业联系员,另一方面就业服务QQ加入到每一个班级群。就业联络员负责在班级、通知、传达每一个就业信息,并具体负责班级同学在实习及毕业后就业情况及联系方式的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就业动态;就业服务QQ能及时将就业指导、招聘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同学。三是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专门建立毕业生之家QQ群,搜集的招聘信息、招聘会信息、就业指导及时放在空间里,供学生参考;毕业生集中的地区逐步建立“校友联谊会”,促进毕业生之间、学学校与毕业生的密切沟通联系;四是,建立就业信息库。通过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及具体要求,为毕业生建立就业信息库,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4.市场体系

深度调查研究市场需求,教师利用假期到各个实习医院对实习生、毕业生及当地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利用实习和就业反馈,调整学科专业机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制定有效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拓展高层次实习基地,满足实习生多地域、多层次选择的需要,进一步以实习带动就业,拓宽就业范围。加强与医院合作,积极联合共建护理专业实习就业基地,让学生在校学习及实习中融入医院管理与专业培养要求。成立校企合作特色班,促进实习就业联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之,当今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构建合理有效的就业体系,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法,保障毕业生顺利通畅的能就业、就好业是一所高职院校发展和前进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田雷.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J] .教育与职业, 2012(30): 89-90.

[2]石慧生.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43-144

[3]王静.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探索[J].中国商论,2016(20):177-178.

[4]朱胜宇,陈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

第一作者简介:

郝彦、女、河南南阳人(1981.10―)、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上一篇:网络时代公益传播渠道分析 下一篇: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