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联合办学的利弊分析

时间:2022-10-02 07:20:08

我国高校联合办学的利弊分析

一、高校联合办学的兴起与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高校规模的逐年扩张,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形式、管理体制、招生就业等各方面的要求以及对人才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间联合办学的模式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的跨校教育模式。

高校联合办学这种新形式的跨校教育在我国正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种重要趋势。今后其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并向更高层次发展,其主要趋势为:

(一)同一地区几所高校合并后重新组建。

(二)高校同企业集团联合办学。

(三)扩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办学。

(四)开展与境外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内外合作办学。

(五)发挥高校群体优势,扩大高校之间的联合办学。

二、高校联合办学的优势

经过近年来的高校联合办学的实践,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一)改变了学生一考定终身的教育制度。

学生能够跨出校门到其他学校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课程,能够接触更广泛的学科、专业,扩大了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专长,同时学生可以感受不同学校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全面素质。(杨,2009)

(二)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改革。

(三)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拓宽了人才培养道路。

(四)有利于集中各方面力量尽快办成一批具有全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大学、学科和专业。

(五)可以实现高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互补,提高办学效益。

(六)联合办学的培养成本大大低于各校普通本科生的培养成本,同时,高校从多种渠道争取和筹措办学经费,增加了教育经费投人,改善了办学条件,进而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

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近十余年来,高校联合办学作为办学体制的重大改革之一,已成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和投资效益的一种重要途径,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一)学生跨校辅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功利性。

高校联合办学过程中对各校开办专业宣传不够,学生对各种专业缺乏了解,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很多学生只看重名校效应和热门专业。

(二)由于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造成教学管理跟不上。

由于高考扩招和就业压力等原因,跨校修学位的学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造成教学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这样一来势必造成管理不力,出现很多差错。

(三)重视入学及毕业考核,而忽视学习过程。

跨校辅修的入学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对于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当高。毕业考核也是一样,不同专业还会有不同的专业方面的要求。但其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是相当的不重视,这主要表现在很多地方,比如师资,教学环境和设备等。学校和教师无暇管理学生,学生逃课旷课现象严重。

(四)收费过高,贫困学生望而止步。

(五)学生因时间精力等原因无法完成学业。

参加联合办学辅修、双学位学习,学习条件相对艰苦,学生要占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修读第二学位,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影响主修专业的学习。一些学生在中途由于自身精力时间及学习能力的原因而放弃学习。

四、策略与建议

(一)加强联合办学各高校及其专业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对联合办学的高校及其所开设的专业有着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二专业,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因为学生的盲目和冲动而导致对第二专业的错误认识和选择。

(二)严格控制开设新校及新专业。

联合办学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要适度控制。要做到活而不滥,遵循适度性原则,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稳中求进。

(三)制订联合办学法规,规范联合办学各方面,保证学生利益。

在师资设置、教学管理及教学设备等方面实现公平化、规范化,保证校方充分对学生负责任,便于学生顺利完成主、辅修专业的学习。

(四)针对贫困学生制定优惠政策。

例如,高校可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可允许缓交或分期交清辅修费用等。同时在此前提下,学生跨校辅修也应考虑自身经济能力。

(五)在宣传联合办学各高校及其专业的同时,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跨校辅修学习的难度。

为保证联合办学质量,除了对学生参加联合办学的报名条件作一定限制外,应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身学习能力、时间和精力等的基础上来考虑参加跨校辅修,避免学生在中途由于自身精力时间及学习能力等原因而放弃学习,最终不能完成学业。

五、小结

高校联合办学这种新型的跨校教育形式是符合时展、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的办学模式,我们要在看到并享用其取得的显著成效的同时,要注意并且充分重视在高校联合办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对策,克服困难解决困难,不断完善其体制,加快联合办学的进程,使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更好更快地推广开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Alfaro, Daisy D.Hoffman, Jennifer Lee.Selected Resources and Glossary.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2009.

[2]饶子正,石虹.高校联合办学教学管理探析[J].高教研究,2009,(8).

[3]徐敏.英语双学位学生之需求与满意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33-136.

[4]许晓东.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5).

[5]杨德广.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校际合作办学探索[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2):1-5. (编辑郑云东)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风格与传统及多媒体大学英语阅读教... 下一篇:《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先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