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思维的转变

时间:2022-10-02 07:18:08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思维的转变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如何转变观念,改变一些不适合现代学生的教法?本文就自己的实践提出几点看法:1.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教学;4. 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探索;激趣;分层;反思

长期以来,师生关系似乎是权威与依从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属于统领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与服从。课堂上形成了“我说你听,我讲你背”的局面。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了输入信息的机器,失去活泼的本性,更无从谈共同参与、双方配合的话题了。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没有自己的思考,更不能提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阻碍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这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在新的形势下,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感诏下,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用新理念,新思维去面对这个充满挑战的学科,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在使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的过程中,我能深刻体会到这一切。多年的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新教材,探讨问题,共同成长。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点尝试:

1.提供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改革课堂结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做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并主动获取知识。

为了给学生创造条件,在初一几何教学有关对“直线,线段”的理解,为让抽象概念变成具体操作,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好的线到校园里面,先请两个同学把他们带来的线接在一起,向把线拉直,再让另外学生把他们的线往下接直,放完再接上一根……,无限延长并拉直,就是直线。学生由课本学到或看到的只有几厘米长,对直线概念模糊不清,无法想象直线是无限延长的。通过实践,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如果让学生量出2米长,把它截下,截下来的就是线段,线段也是直的,但可以测量。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概念,变抽象为具体。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分析比较,就能探索出直线和线段的联系和区别,记忆更牢固,后进生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与价值,乐于学习。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中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喜欢钻研新事物,而且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这是激发学生参与的有利因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调动中学生积极性,尽量做到耳、目、口、脑并用。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给出一个立体图形,不同的剪法,产生效果是不同,如果只停留在课本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会感到很抽象,不易理解,产生畏难心理。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我让学生先收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通过展示,学生自己从中学到知识,也把自己的才能展现在同学面前,结合课堂的教学,学生就轻松地把知识学好。

初中学生对几何的推理证明历来都是最感头痛的事,尤其是后进生,就像是摆在学习道路上的一座大山,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动力,我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采用逐层引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讨论。例如:已知:ABC中,∠B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分别相交于D和E。求证:ABD∽AEC(作如下引伸)(1)连结BE后,图中有多少对相似?(2)求证:AB.AC=AD.AE,AC.BE=AE.DC,AB.EC=AE.BD(3)求证:AB.AC+AD2+AD.DE(4)求证:AB.AC=AD2+BD.DC(5)求证:AC.BE+AB.EC=AE.BC(6)求证:若将原题ABC变为等边,将点E变为BC上任意点,则EA=EB+EC……问题的设计最接近后进生思维的发展区,系列化的变式设置,使后进生能很快破除几何思维的障碍,越过“跨栏”,向着终点目标冲刺,享受成功的乐趣,逐步消除长期形成差后进是优生陪跑者的观念。一天一天的积累,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都会大大增加他们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意识。

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我们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事实。在提问时我总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各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答案,我总是耐心的引导他们将答案进行分析比较,让同学参与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对于回答错的学生不让他们感到尴尬,丢面子。在课堂上,我一改过去板着脸上课的习惯,自始至终面带微笑,给学生回答的信心和勇气,为他们创造一种敢于参与的氛围。同时用和蔼的态度、婉转的语言对待那些答错的学生,鼓励他们、为他们增添再思考的信心。这样对新课程的探讨会更加深入,不仅仅停留在课本的问题上。同时这种提问方式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数学放在生活中,对生活中问题的解决,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和能力,只要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正视差异的现实性,都能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一切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教师只有让学生动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后进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设计,才会创造出“乐于创造”的氛围,数学教与学的过程才会有创造的“激流”和“冲浪”,学生的视线才可穿透坚固的“围墙”,学生的思维才能冲出定势,各种奇思妙想的表露也就显得比较自然。 例如,在教完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后,我还布置学生根据学校的一块绿地独立设计,制作一个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最后对这些图案进行评比,学生们的一件件作品,一个个图案,给我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及百花争艳之感。这是他们创造思维的花朵和结晶。学生的差异其实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只要提供给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人人都是有用的人才,他们的思维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4.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善于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并发扬光大。例如:课堂提问是有技巧的,在传统的课堂提问中,许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认为这样有利于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时间的把握,对所教的内容来说也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采用“单向提问法”教学时,每次能参与讨论的、举手发言的就那几个同学,一大部分同学则“袖手旁观”。我们不能了解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思考过程,创新思维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学生也失去很好的语言表达训练的机会。一堂课的好坏,师生的互动程度如何,教师的提问,师生间的多向对话是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最好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我反复强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最简形式ax=b(a≠0)、然后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就得到了方程唯一的解:x=b/a,特别强调“只有一个解”。这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反问:“为什么只有一个解呢?”当时我感到有些突然,如果对学生说:“课本没有介绍这些,等以后学习了你就明白了”,这样的效果会差。其实这位同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学习。这时我抓住学生的这一亮点,提出:“如果有两个不同的解X1,X2那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可能会利用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出:ax1=b的解是x1=b/a,a x2=b的解是x2=b/a则有x1=x2.。

这就以提出的“如果……”这与假设相矛盾,从而得出“只有一个解”。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还可留下探讨的悬念,自然,得体,学生的记忆也很深刻。

总之,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创造型的人才,评价一个学生不再是简单地以成绩为标准,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再仅以教师讲得如何生动为评价机制,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活生生的数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基础教育.M.第一卷.成都教育出版社,2000.

[2] 教育学.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 福建教育.第2期、第8期.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4] 教育法学基础.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5]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第3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提升人... 下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