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导向

时间:2022-10-02 06:34:39

中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导向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一方面,美术素养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而不加甄别全盘接收,在审美观上表现得参差不齐。笔者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你认为怎样的美术作品才是美的?”从收上的问卷来看,学生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些学生认为“我喜欢的就是美的,不喜欢的就不美”,有些学生认为“对于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我都看不出美在哪里,只有写实的作品才美”,而有些学生喜欢荒诞离奇的作品,认为这样的作品刺激好玩,因此觉得很美……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初中学生的审美观是片面的,有些甚至以丑为美,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产生这样的现象是有很多原因的。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方向。

一、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

美术教育不单单是课堂教育,课外环境的氛围对学生的审美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让人积极互动、相互敞开心扉,不断展现自己的新面貌,因此利用环境美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作为学生的聚集地,对学生影响是相当大的,如何去美化校园环境,让它成为学生美育的大课堂呢?笔者认为:第一,营造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芳草茵茵、绿树成荫、桃红柳绿、繁花似锦,走在安静整洁的校道上,人感觉心旷神怡;富含人文精神的校园雕塑等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和谐的环境中,很自然地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第二,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美术作品,把它们挂课室走廊的外墙上,这不但美化了校园,而且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同时,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很自豪的事情,能产生一种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品对他们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利用校园宣传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每周一期进行真善美的宣传,如美育小故事、作品鉴赏等,让学生轻松地在宣传栏中获得正确的审美观。

二、创设浓厚的审美氛围

从氛围型美学因素看,有活动双边情感交流的和谐美、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的意态美等。良好的活动氛围常常既和谐又活跃,既紧张又有序,既庄严又亲切,既有竞争向上的意识又有漫步知识田园的情调。这种气氛是富有审美意味的。在这种氛围中,活动的主体有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够形成带有审美愉悦的良好心境和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和心境向外扩散,相互感染,使审美氛围更浓。要构建出这种富有美感的活动氛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更应该切实地将他们看做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师能以朋友或长辈的身份来倾听、交流,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这对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大作用,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导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第二,组织学生开展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讨论。生活是由真假、善恶、美丑共同构建起来的,也就是说,生活是由真善美的正价值与假丑恶的反价值共同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价值系统。讨论的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如怎样穿着才美,或是某一些艺术作品,如西方现代派美术作品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性。学生经过讨论能够理清思路、分辨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第三,组织学生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美术教师可以和其他科的教师联合起来共同组织学生开展黑板报、手抄报比赛,在评分标准上以内容美和形式美方面作为导向。对于集体性的评比,学生的参与性高,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出谋献策和不断对比,不断提高审美能力。

三、培养和激发审美兴趣

在心理学看来,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积极地认知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在学校众多的学科中,学生对每一学科的态度并不一样,对于与中考有关的学科,学生不管是否有兴趣,都非常努力地去学,而对于他们升学影响不大的美术,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去学,这就直接影响他们正确审美观的形成。因此,要让美术学科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兴趣。传统的美术教学是粉笔加黑板和有限的挂图,学生听得多、看得少,容易感觉乏味。现在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功能,将视听、图文结合,给学生全新的心理感受;在没有多媒体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在课堂上不断改变教学形式,使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这样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从审美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兴趣,才会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评价。

四、引导审美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生命力,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中,美术教育责无旁贷。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因此,在美术课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思维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进行审美创新。例如,对于一幅美术作品,我们不仅仅可以用美术的眼光去鉴赏,还可以用科学的、社会的、人文的眼光去鉴赏。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我们可以通过这幅微笑的妇女肖像,感受达•芬奇高超的技法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但有些科学家通过先进的仪器对作品进行扫描,更清楚地解读达•芬奇的作画步骤甚至画中人的健康情况,这样另类的鉴赏方法对我们审美创新也有借鉴。

五、提高美术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才能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当今提倡终身教育的时代,教师要跟上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才能在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专业水平上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思想道德修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道德表现很容易影响学生的言行。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人师表;只有具备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判断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第二,文化修养。中国历来崇尚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学生佩服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高深的文学修养和流畅的表达能力的教师。文化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第三,专业修养。美术专业水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与保证,教师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令学生信服。“给人一瓢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知识不断地变化更新,美术教师应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

上一篇:妇科纠纷成因及其防控之策 下一篇:当代高校的美术教育现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