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谈

时间:2022-10-02 05:19:39

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谈

[摘 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探索,拥有批判精神. 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详细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渐渐走进我们数学教师的视野,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要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主动探索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2)如何将这两个分数转化成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从而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这样的设计尽管很容易让学生利用通分来解决,但是这种思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的,这样的思维会被我们教师禁锢在我们预设的范围当中,学生没有越雷池半步,没有一点自主探索思维的空间.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所以,我在教学时,没有预先提供解题思路,而是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想办法. 没想到,学生的解题方法大大超出我的预想. 有的学生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有的学生通过通分把分子化成相同的数后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则根据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关系来比较. 这时候,我再针对各种比较方法一个一个地做分析比较,针对不同的比较方法再出示一些分数让学生比较,最终形成最优化的比较方法. 这样的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起到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学会批判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学会批判,没有批判,学生就不可能创新出新的东西. 批判精神也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没有批判精神的人,不可能会创新出自己的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要让学生敢于批判,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别人的思路与解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带有迷惑性质的题目,让学生在仔细分析的过程中知道如何解答,在批判的过程中理解题目的要义. 设计一些可以诱导学生犯错的题目来让学生解答,让他们走入我们设计的思维误区当中,当他们发现上当之后,他们就会养成正确认识知识的态度.

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当学生学会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来计算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就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柱形的烟囱,它的底面半径是3米,长是5米,制作这样的一个烟囱需要多少铁皮?

当时,很多学生就按照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即32×3.14×2+3×2×3.14×5=150.72(平方米),因为这种解法也正是圆柱体表面积的灵活运用. 但是,有一位学生举起手说:“我感觉这种解法是不对的,因为烟囱是没有盖子和底的,所以求制作这样的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只要求出它的侧面积就行了,我的解法是3×2×3.14×5=94.2(平方米). ”这就是一种批判精神的展示,如果当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前面的解法正确,且大家都不具有批判精神,那么课堂上也就不会出现正确答案了.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实践应用是创新教育的平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实践,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学生如何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运用过程中会发现什么问题,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与困难呢?这些都需要学生独立解决. 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生成一个又一个创新思维与策略,所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数学应用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例如,学习完“按比例分配”之后,我就交给学生一个实践应用题:回家搜集一些有关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自己来配制一些生活必需品. 学生听完之后,兴趣都非常高,回家后有的学生配晚餐,比如稀饭的玉米面与水到底按什么样的比例才能口感好,有的学生回家调配糖开水,有的学生回家后则自己制作辣椒油. 在后来的交流中,王林说:“唉,一人难符别人意,我想把稀饭配稀一点,老爸说不行,没办法,我又把玉米面的比例给调高了. ”李伟说:“冲泡糖开水的时候,糖的浓度也不能太高,这样的糖开水感觉有点黏糊糊的,一点都不爽口. 所以,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才能配制出可口的糖开水. ”……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并创新出各种配制的方法. 比如配制糖开水时,有的同学建议配制糖开水时要按人来配制,比如如果是为老人配制的,那么,糖的比例就要小一些,而给儿童配制时,糖的比例就可以高一些,正常人则按1 ∶ 100这个比例配制就可以了. 从中可以看出,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他们综合数学素养的形成. 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学会批判,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发展起来.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下一篇:让数学课堂因“活动”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