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为什么追捧大黄鸭?

时间:2022-10-02 12:27:08

社交媒体为什么追捧大黄鸭?

大黄鸭的火,源自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对它的追捧,而这追捧通常又以调侃的方式进行。

针对大黄鸭的恶搞,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被传播,对待这只由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鸭子,中国观众一点也没有陌生感,这是一只充满着私人回忆的鸭子。

对于这个看上去无比熟悉的朋友,你会坐上公共交通工具,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再买上一张100元的门票去看它吗?这的确会让这个城市里把时间永远当作金钱的人们颇费踌躇。在霍夫曼看来,作为公共艺术品的大黄鸭,无论是买一只它的缩微版,还是亲自去看它,“花小小的一点钱”才会是非常好的事情,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大黄鸭能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欢迎,霍夫曼所说的“没有事件的事件”或是天机所在。

何谓“没有事件的事件”?即公众都没把它当回事,但当它发生时,真的就成了生活里值得念想一下的事。而想要把这个事往前推动一下,前面面临的障碍越小越好,声势营造得越大越好,让公众置身事件之中,再小的事也成了大事。所以,大黄鸭能成为公共话题,在公共传播上就要先声夺人。在去香港展出的前几年,霍夫曼就联系香港的生产公司,希望每年送给民众大概一万只小黄鸭。这些小黄鸭的成本是怎么消化的,再进一步,大黄鸭展出有没有商业利益,有的话会是多少?这些都是人们不甚了了的信息,但在话题汹涌的掩盖下,也没多少人关注这些信息了。

大黄鸭的成功刺激到了国内的一些艺术家,有著名的艺术家、行为艺术家就对大黄鸭的公共性提出了质疑,比如香港的总人数才有700多万,怎么可能有八百多万人去参观?比如霍夫曼自己承认大黄鸭是根据香港TOLO玩具公司的Bath Duck(小黄鸭玩具)来放大制作的,本身就是个“山寨品”,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不去山寨它?还有人说,大黄鸭身上充满着负能量……

大黄鸭究竟是一只公共的鸭还是一直私人的鸭?这其实不是个难解答的问题,首先它身上凝结着童年回忆,有这个回忆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为公共记忆的一部分。一方面,它连接着带着隐秘、带着暧昧也带着美好的私人记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可以拿到庙堂之上大谈特谈的文化娱乐话题。大黄鸭身上具备一种奇特的力量,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界限、财富差别,它六亲不认却又是每个人的朋友,大黄鸭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权贵通天者,也无法将它据为己有,在人们私密的内心世界里,许多莫名的渴慕和盼望,可以在大黄鸭身上得到。

大黄鸭的成功是艺术简单化的成功,是对生活习惯、社会心理、休闲习俗、娱乐审美等进行的一次巧妙嫁接,它可能是创作者打激灵时的产物,但胜过一些艺术家苦心钻营捧出来的令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作品。在大众文化与精英艺术的话语权争夺中,大黄鸭成了一枚重武器,它的轰然落水,见证着这个时代大众文化的沉重分量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 2013c

上一篇:榜 样 11期 下一篇:豆瓣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