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的价值

时间:2022-10-02 11:19:46

超声检测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观察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的价值。方法 经腹超声检测389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观察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子宫切口愈合良好365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4例,子宫切口憩室2例。结论 超声能够无创、实时的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关键词:超声检查;剖宫产;切口愈合

近年因各种原因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其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国内资料报道剖宫产孕产妇的并发症比阴道分娩的要多2~5倍,而肺栓塞、子宫切口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声像图表现做一小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12月我院剖宫产患者389例,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78.5岁;其中术后持续发热3d以上21例,占5.39%;腹痛19例,占4.88%;血性恶露持续至产后42d复查者13例,占3.34%;二次剖宫产17例,占4.37%。

1.2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为3.5MHz和5.0~7.5MHz。患者检查前适量充盈膀胱,常规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宫旁组织及双侧附件,然后重点观察子宫前壁下段情况,记录切口处及周围异常回声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

2结果

38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365例,占93.57%;其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复旧良好,因检查的时间不同,超声表现可略有差异。切口处子宫浆膜层连续,光滑或略有突起,肌壁回声略低,其内可见点状稍强回声,无声影,提示缝线未完全吸收。切口处肌壁内及周围未见液性暗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24例,占6.16%;声像图表现为切口处肌壁及浆膜层增厚,回声不均匀,呈团块状低回声,与周围正常宫壁组织分界不清,并且突向膀胱,程度不一,表面不光滑。其内可见不规则形无回声暗区。通过本组病例观察切口愈合愈差,其内积液愈多,病情愈重。7例患者超声观察到子宫切口处部分中断,不仅切口处宫壁内可见大片状积液, 子宫直肠窝及子宫周围亦可见积液。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腹痛,阴道出血,子宫复旧不良等。子宫切口憩室2例,占0.51%。其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切口处由宫腔内突向肌层的液性暗区,近似三角形,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暗区内及其周边未见血流信号 。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好坏直接关系到术后子宫的复旧,影响产妇的健康状况。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子宫切口愈合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手术的方式、患者机体的机能状态、切口感染等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甚至切口裂开,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目前剖宫产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动脉向下分支被切断,导致子宫下段供血不足,影响切口愈合;孕期并发症和/或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切口感染。

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诊断基础:声阻抗=密度x声速,实际密度大小是影响声阻抗的重要因素,胶原纤维声速大则声阻抗高,从而造成胶原纤维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声阻抗失配,引起超声在组织中传播时反射和散射,是软组织超声回波形成的主要原因[1]。剖宫产切口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切口处表现为低回声,如有出血或炎性渗出时表现为无回声。无回声或低回声范围大小与感染程度及出血量有关,病情愈重,其范围愈大。早期切口处局部炎症反应,通过支持治疗大多可治愈。如果切口处积液直径≥3.0cm,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治疗,局部注射抗炎药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去除细菌生长条件,促进切口愈合。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超声在观察子宫切口时,应同时观察腹壁切口有无感染或出血。腹壁切口出血或感染的声像图表现为切口处皮下可见梭状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无回声区内可见点状回声。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处憩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先天性子宫憩室是由副中肾管发育所致,十分罕见。后天性子宫憩室多以剖宫产切口处憩室多见[2]。多发生在子宫受损切口愈合不良后。临床表现以剖宫产后原因不明的经期延长或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尚未被广泛认识。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切口处由宫腔内突向肌层的液性暗区,近似三角形,边界清。憩室壁由子宫内膜与平滑肌构成。子宫切口憩室应与子宫切口妊娠及肌层内血管扩张进行鉴别。

超声检查可见无创、实时、直观的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可见及时的诊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有效的引导临床实施正确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 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7-48.

[2]许健.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切口憩室的诊断价值研究.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3):192-193.编辑/许言

上一篇:孕激素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60例 下一篇:用"破窗理论"带教临床见习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