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绪状态下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11 01:10:31

不同情绪状态下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消化道或胰腺、胆等疾病引起的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10%[1]。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应用止血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等,同时要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应用抗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为大家所忽略的是患者出血后情绪的变化对止血效果的影响。综合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初步观察了情绪因素对生长抑素止血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年内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3例。其中男140例,女63例。年龄为22~81岁。原发病基础主要有: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或出血性胃炎、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食管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吻合口溃疡等。

1.2情绪状态分类 根据患者的情绪表现,将患者分为两组:①情绪状态异常组99例,包括焦虑不安型36例,情绪低落型32例,恐惧忧虑型31例;②情绪状态正常组104例。情绪状态分类标准[2,3]。

情绪活动正常:指患者在突然出现呕血或发现黑便后,虽然出现过情绪波动,但持续时间短暂,能很快使情绪安定下来,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入院后情绪稳定,环境适应性良好,叙述病史时表情自然,积极主动与医护人员配合,对治疗疾病充满信心,食欲正常,无失眠,多梦、噩梦现象等。

焦虑不安:是指患者呕血或便血后对只记得病情过于关心,终日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重重,认为病情严重,不易治疗,医护人员虽嘱其限制活动,注意卧床休息,但仍坐卧不安,有时唉声叹气,怨天忧人,似乎灾难即将临头,情绪反应与病情波动不一致,即使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其焦虑,常伴有低热、乏力、出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情绪低落:患者情绪低沉,整日邮箱内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周围一切都不能引起其兴趣,反增悲伤,甚至产生悲观绝望,生不如死的感觉等,对治疗疾病不抱任何信心,常伴有思维缓慢,言语及动作减少,意志要求衰退,反应迟钝。

恐惧忧虑:患者发病初期惊恐不安,有频死感,害怕叙述出血经过,要求最亲近的人陪伴自己,常自噩梦中惊醒,但治疗过程中逐渐转为情绪低落,忧虑不安,有时暗自哭泣,对治疗无信心,并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1.3生长抑素用法 在基础病因治疗及支持疗法基础上,全部病例均采用生长抑素止血治疗。应用方法为生长抑素3mg加入到5%葡萄糖液体5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15~20滴/min(约相当于0.27~0.36mg/h),连续应用5d后评定止血效果。紧急情况下,生长抑素250ug加入到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注射(时间在20min以内)。

1.4止血效果评定标准 出血停止:指经止血治疗,无呕血无黑便,停药观察5d无反复。显效:指呕血或黑便次数明显减少,停药观察5d无增多。进步:指止血治疗前后相比,呕血量和黑便次数基本无变化。加重:指与止血治疗前相比较,呕血或黑便量增加或患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

2 结果

情绪状态异常组:99例,出血停止17例,显效14例,进步16例,有效率47.47%;无效52例(其中11例病情加重)占52.53%。情绪状态正常组104例,出血停止59例,显效31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为95.2%,无效(包括加重)8例,占7.7%。两组止血效果具有明显差别,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抑素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过程中,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止血效果不同。患者情绪波动状态下的止血效果明显低于情绪正常状态下的止血效果(P

通常情况下对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呕血或黑便本身就是一种过度异常的心理刺激,造成患者情绪明显波动。有文献报道,心理刺激或在应激状态下最要的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ypothalam ic-p-ituitary- adrenal ax is, HPA )功能亢进, 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ortico trop in re lease hormone ,CR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drenocorticotrop ic hormone,ACTH)、糖皮质激素( glucoco rticoids, GC ) 的过多分泌[4]。同时,过度的情绪波动还可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hypo tha lam ic-p itu itarygonadalax is , HPG )的功能, 引起血浆促性腺激素(如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的显著降低[5,6]。以上诸方面的因素均可导致患者血压波动升高,不利于止血。因此,为了消除或缓解多种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而造成对机体的损伤, 须对应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以维持应激人群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平衡。达到配合药物治疗止血的目的。目前主要干预方式包括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

本研究内容仅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初步观察,样本数还不够大,难以显示各种异常情绪对生长抑素止血效果的影响的差别及特异性的有无,有待同道做进一步研究。笔者在此提请临床医护人员在处理消化道出血患者时,注意稳定患者情绪,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治疗环境,并运用自身所学医学心理知识,加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入院教育,积极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减少患者再出血概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兆申,杨云生,张澍田,等.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专家意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541-542.

[2]北京医学院,主编.精神病学[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31-137.

[3]严和,主编.医学心理学概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4-79.

[4]程传苗,李兆申,黄文,等.军事应激对军人心理和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影响[J]. 医学杂志,2007,32 ( 3 ):189-190.

[5]侯林, 徐会茹, 王晨阳, 等.恐惧应激对雄性大鼠生殖激素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 20( 9 ): 920-922.

[6]Eliakim A, Nemet D. Exercise and the male reproductive system[J].Harefuah, 2006, 145 ( 9) : 677-681.编辑/哈涛

上一篇:浅析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下一篇:初产妇头位试产难产的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