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评论,学写议论文

时间:2022-10-02 05:14:57

读新闻评论,学写议论文

吴平安,武汉市洪山高级教师。曾任华中师大语文教育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导师,教育部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授课教师。2004年当选《中国教育报》“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文艺评论》《小说评论》《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小说、散文及教育教学论文等60余万字。

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表达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设定的课程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要是对中学生作文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五种表达能力的呈现是极不均衡的。如果说在叙事状物、表情达意方面,中学生作文尚差强人意、每年高考之后各省都会推出几篇佳作让媒体兴奋一阵的话,在说理议论方面的表现,整体上就捉襟见肘了,高考作文中也很难见到醒人眼目的亮点。

“抒情性议论”的固有思路

翻开任意一本“高考满分作文”,都会发现议论文所占的份额要远小于记叙、抒情类文章。更有甚者,这些标明“议论文”的考场文章,其抒情的成分也十分浓厚,而阅卷老师一般将其归入“抒情性议论”类别而放宽了尺度,实际上还是模糊了文体界限。我在毕业班教学时曾使用过几本这样的作文材料,坦率地说,很难找到一篇因事陈言,言之有物,有特定指向的议论文章,更遑论鲜明的思想、观点、立场、主张,以及作者比较成熟的、创新的见解了。曾几何时,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这些理应不可或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展示,在作文中也不见踪影了,很难见到鞭辟入里的分析解剖,有的只是冗长的或陈旧或新鲜的事例的简单堆砌。思辩能力的严重欠缺使议论文写作水准在整体上较之前有大幅度的后退。

更让人担心的是,所谓“抒情性议论”的文章,业已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开头先来一串排比句,先声夺人,气势如虹;结尾再来一串排比句,首尾照应,结构完整;中间部分,或叙述二三事例,或列举二三古人,频频登台亮相的不外屈原、史迁、陶潜、李白。文章还可以中外古今,旁征博引,一来给人留下眼界开阔、积累丰厚的印象,二来借花献佛,让别人的诗文为你的文章添彩加色,如此等等。

提出一种观点(往往是权威的)或没有结论的普遍现象,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来撰写一篇有立场、有见地的议论文章,其直接检验的是作者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通常需要一定的理论修养或理论常识做支撑,难度上要大得多,语言方面也不容易讨巧,于是扬长避短、趋易避难遂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高考的功利性,导致教师评分标准的严重错位,导致学生畸形应试手段的应运而生,这是产生议论文写作水准下降并严重模式化的直接原因。从社会原因方面分析,议论文写作的薄弱也与当前浮躁的文化语境有关。不妨说,正是课内课外的语文教育大环境,给中学生作文的种种弊端提供了外部土壤与温床。

议论文写作,价值何在

如果说记叙文常以其波澜曲折的故事和生动鲜明的人物“款待”读者,抒情散文常以丰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议论文则主要是作者就公共话题阐发的独到见解或深刻剖析启迪人的思想。因此,“见解”的有无与深浅高下之于议论文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文章价值的核心部分。至于这些观点见解是否用“排比手法”,抑或用其他手法表达出来,实在是次一等的问题。可是我们偏偏把主要精力放到了传达手段的训练上。当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通病,就是感性思维的泛滥与理性思维的欠缺,以至于许多人写不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议论文来,这种局面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就议论文写作而言,不单纯是一个写作训练问题。“思考”是一个关键词,它是议论文写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分析和解释”则是它的延伸,而“思考”与“分析和解释”的对象,则是“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对一个时期的重大公共性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往大里说,就是一个建构语文教学与公共空间关系的问题了,其意义大焉。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我们提出一个“研读新闻评论,学写议论文章”的思路。

所谓新闻评论,按《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认识与意见表达的文本。”在现代社会,新闻话题本身是人们观念冲突和意见交流最经常的媒介,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新闻评论作为议论文的一个文体类别,以热点事件为话题,言他人之未言,察他人之未察,观点深刻犀利,形式不拘一格,深受公众喜爱。

下面我们结合新闻评论的特点,谈谈提升议论文写作的具体操作:

议论方向,不玩“空手套”

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如果说新闻报道是对大千世界纷繁万象中具有“新闻价值”事件的第一次选择,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又一次选择。这次选择特别聚焦在大众普遍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一是、亟待进行澄清的问题,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特定倾向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的问题等等。

无论是所选所写者何,有的放矢、因事陈言,不玩“空手道”是其基本原则与文本呈现方式,而这恰好是对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陈言老套、缺乏时代感的弊端最切中要害的反拨。

所谓针对性,可以理解为:为什么要说?针对什么而说?对立面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等等。我们不妨先从身边的教育新闻入手,从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入手,再过渡到“评论”的写作。

《中国青年报》称,北京大学2010年11月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对于这一“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有人叫好,但大部分人对此持忧虑态度。据网上的调查显示,2572名网友中,95.3%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此举容易产生“权钱交易”;3.7%的网友投了赞成票;另有1%的网友表示中立。

赞成者:这是试图打破“唯高考分数论”的破冰之举。“每一个参加招生的人,包括在大学教书的人都有这种感受――有些好的学生靠考试招不进来,一些只会考试的学生想推出去又推不出去”。这样的高考招生制度,北大也深受其害。“人的素质具有多样性,包括品德、意志、体质、情感、兴趣、志向、习惯等在内的诸多重要素质都是高考难以有效考查的”,学生更应该把“多抠一分”的时间拿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反对者:目前社会诚信度不高,中学校长推荐的就是最优秀的学生吗?谁能保证这里面没有暗箱操作?“一考定终身”的选拔标准固然不科学,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公平,而进行自主招生、“高考+面试”之类的灵活式选拔,可能会对高考的公平性造成很大伤害,尤其不利于农村学生的胜出。“出生在偏远农村的孩子,18岁前所有的目标就是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谁来培养他们的兴趣、抱负、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更何谈综合素质培养?”

变相歧视普通中学学生,争抢优秀生源,这样其实是国内重点高校对重点中学的一种变相认可,意味着只有这些学校的学生才具备进入一流大学的能力。北大推荐制只能算是省级重点中学的个体“喜剧”,并非教育公平的福音。作为全民扶持和景仰的名牌高校,北大应以倡导民主、公平、责任为己任,不应将推荐眼光锁定省级重点名校,而应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

折中者:要看北大出台啥样的具体政策;应该缓行。

不难看出,一事当前,大体上都会有赞成、反对、折中三种态度,正如有黑就有白,有了黑与白,就会派生出两者的中间地带“灰”一样,我们将其概括为“正、反、合命题”。明乎此,便可以为你的思路确定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所谓“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辩证思维”云云,基本上可以囊括无遗。

在稳妥和新颖之间,找准立论平衡点

新闻评论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新闻事件表达作者的特定认识,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如前所言,这正是一篇议论文价值的主要生成点。如果说“文贵出新”是为文之道的要诀,那么就议论文而言,就要看你对所论之事能否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了;如果说“惟陈言之务去”是古人写作的经验总结及对后来人的教诲,那么力避人云亦云,说空话、大话、套话和正确的废话,就是这一警句在议论文中划出的底线(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议论文还做不到这一点)。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仅能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能明察秋毫,入木三分,发现并揭示出新闻中隐藏的问题,或者归纳、提取出新的观点与结论,给读者以或新鲜或深刻的启迪。

这里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中国的金牌已经多得让人不好意思》为例。

作者语出惊人:亚运会上中国队的金牌“一骑绝尘”,究竟是荣誉还是讽刺?

文章提出,对体育荣誉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识。既指具体的经费投入,也指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特别是运动员个人的发展。这些金牌背后的细节,是决定孰是孰非的关键。

以此而论,体育界的一些习惯性做法饱受诟病。最突出的是不为运动员的长期发展考虑。退役运动员文化基础太差,社会适应能力很弱,身体还有不少伤病,因为从事体育多年而无别的谋生技能,导致悲剧屡屡发生。究其实,是太过重视金牌,只要金牌不计其余的弊端。另外,因为经费缘故,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目前国人体质水平滑坡明显,与群众体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关。

在历数偏狭的金牌战略后,作者阐明了自己的体育观:体育说到底是一种游戏,专门运动会上的比赛更是如此。金牌或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并不大。所以,我们的体育荣誉观或曰金牌观,也应与时俱进。完全不计成本的体育荣誉,不过虚荣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是一种政治。现在中国已经强大起来了,这样的思路应该转换,让体育回归其游戏的本质。对竞技运动员的培养,国家应该逐渐卸下包袱,交由民间完成。即便有些项目必须由国家支持,也一定要全面衡量利弊得失,而不是仅为政绩、利益和所谓的荣誉。

“努力拼搏,为国争光”是响彻赛场的口号,与金牌相连的强国梦是国民心头永恒的情结。本文作者却揭示了事物的另一面,大异于在金牌问题上的思维定势。当然你可以质疑之、反驳之,但文章确实提供了足以商榷讨论的空间。这是一个“观点新颖独到”的典型例证。

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立论的稳妥是老师常常告诫的话,为了增加“保险系数”,我们往往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这成为议论文创新的很大束缚。其实观点的新颖独到乃至于标新立异,并非是故意冲撞常理常规,而必须是思想站到一定的高度,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的产物。正如“为赋新词强说愁”并非真情实感是一样的道理。毫无疑问,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力求可以在立论稳妥与新颖独到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说理透彻之外,另外的一条议论文底线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侧重于“摆事实”,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侧重于“讲道理”了。事实“摆”在那里,怎么去认识它、评价它,探究其原因,说明其实质,阐发其意义,或指出其应对策略等等,却往往并非人人得而明之,或者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能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让人家心服口服,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这里以《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将“拆迁”妖魔化不是公众利益》为例。文章标题便是就拆迁问题提出的个人观点(即论点),作者是如何层层剥笋,将其深入透彻地阐发出来的呢?

作者首先指出:“拆迁”成了中国舆论场上非常负面的概念。拆迁被简单地与滥用公权力及强者凌弱画等号,钉子户作为抗暴的象征,在互联网受到正面称赞。这样的舆论导向不利于公众对拆迁的理性认知。”

对于媒体屡屡报道的“强拆”现象,作者指出,那是“由于拆迁者或是政府或是开发商,相对于被拆迁者个人更有权力,因此舆论支持弱的一方有其自发的一面。”但是,每一次拆迁都是个案,情况千差万别,而舆论给所有纠纷统统贴上“施暴与抗暴”的标签,就像“所有拆迁都是正确的”一样,与事实的距离很大。

接着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拆迁纠纷绝大多数是利益之争。开发商想少给些,被拆迁者想多得些,这是商业社会正常的一对矛盾。但当前拆迁者能够成功“少给”的机会越来越少,被拆迁者“多得些”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由于被拆迁者更“拖得起”,拒绝拆迁的方式更多,他们正在从以往拆迁对立中的弱者变成强者。目前中国出现拆迁费越高越难拆的恶性循环。社会上流传着无数因拆迁一夜暴富的故事,刺激出对更高拆迁补偿款的期待,鼓励了“钉子户”更顽强地坚守。在拆迁者与被拆迁者的对峙中,法律至上的准则得不到捍卫。

最后作者告诫大众:中国的现代化远没有完成,未来的拆迁不可避免。中国不能变成连建一个立交桥都征不到地的印度,那不是中国社会的利益。

文章不长,但对观点的论证的确做到了“深入透彻”。说到底,还是得益于作者能穿透复杂的社会现象直击事物本质(利益之争)的眼光,而“个案不能代表整体”、“弱者与强者的转化”等论证则彰显了作者辩证思维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说理深入透彻”是对议论文设立的一个很高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老师强调的是“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这是我们对议论文写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划下的另一条底线。而观点与材料相分离,或者虽有联系但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却是中学生议论文常见的毛病。这一“基本要求”基本达到了,另一个缺点便凸显出来,即对材料欠缺必要的阐发、分析,或者虽有阐发、分析却流于简单肤浅,而更多的情况下,则仅以事例的简单罗列敷衍成篇。思想的深刻性,常常是与思辨的缜密性不可分割的。当务之急,不妨学习上文层层推进式的议论结构。而在分析论证时,如何把握分寸、褒贬适度,注意克服绝对化、片面化,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用“作诠释”,替代“下定义”的语言

在语言美的追求与训练上,中学生作文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误区。“语言本位”在语文教育界是一个很有市场的观点,这本不错,至少无大错,问题是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美的语言,我们的认识没有到位。我们往往把文采修辞视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权重,而高考阅卷中,大多数老师对“文采斐然”的文章都是青眼相看的。

于是华丽多彩就成为考场作文刻意追求的方向,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外乎词汇的丰赡,用语的典雅,诗词歌赋的征引,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等等。语言必须建立在承载一定的内容和内涵之上才有意义,如果徒有华丽外表,却借此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苍白,所谓“文采斐然”者,十之八九“学生腔”的痕迹都很重,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新闻评论的语言其实也是风格多样的,但严谨平实是大多数此类文章的语言特色,多多研读,对扭转不良文风,好处多多。

就遣词造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而言,不要忘记了“准确”的重要性。语言的准确永远是第一位的,鲜明生动则是第二位的,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切不可为了追求后者而牺牲了前者。如果说在抒情性文字尤其是诗歌中,对“准确性”可以做一个较为宽泛的理解,不少诗歌,尤其是先锋色彩较浓,实验性较强的诗歌,总是有意冲撞与突破既定语言规范,但在包括新闻评论的议论文写作中,这种行为万不可取。

要做到准确性,一个细节性的提醒是:不要轻易下定义,慎用那种“××是××”的句式。切勿小看了这一简单的判断句式。这种通常用“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表达的公式,定义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属概念”就是被定义概念所属的大类,也就是归类;“种差”就是在大类之中被定义概念与同类相邻概念间的主要差别。我们在“下定义”时常常错误百出。倘若是文中一个局部性概念的偏差失误不大,若事关全局,问题就严重了。比如2009年广东作文题是“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江苏卷是“品味时尚”。不少考生以首先对“常识”与“时尚”下定义开篇,而一旦该定义出现偏差,建立在其上的文章就要出现整体性偏差了。应对之法,除了“慎用”之外,还可以用“作诠释”替代“下定义”。

上一篇:孤独和闪亮的亚运 下一篇:微雕人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