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的措施

时间:2022-10-02 04:24:45

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的措施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汇率制度也在经济发展的要求下逐渐发生变化,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对严峻的升值压力。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为主的方法,列举了比较详实的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和原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我国贸易企业的今后的发展战略,以期能对广大外贸企业达到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进出口贸易 产品结构升级

一、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现状

人民币第一次面对国际社会的升值压力源于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上。2003年9月,美国财长斯诺来华访问,要求中国政府放宽人民币的波动范围。2004年10月,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受邀参加G7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外政界、机构再次表示,中国应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面对如此巨大的升值压力,中国逐渐走上升值之路。

2005年7月25日,正式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及机制改革,此次人民币汇改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改革汇率生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是适当释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即对人民币币值作小幅的升值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1%。

三是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为上下浮动0.3%;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汇率的浮动区间扩大到3%;扩大银行自行定价的权限,现汇和现钞买卖价在基准汇率上下1%~4%以内由银行自行决定,而且可以一日多价。

自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双向波动”中实现小幅度升值,自2006年5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1∶8的心理关口后,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波动幅度加大.从此趋势看,从汇改后人民币运行的状况来看,其今后的走势变化将以市场供求为主要依据,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供求力量在汇率调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也在适时调整。目前的(汇率)格局是在均衡水平附近的,人民币汇率浮动总体上会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

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1.正面的影响

(1)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革,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业转变。过去出口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外汇收入,但是随着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和对外资的吸引力的不断增强,贸易和资本顺差越来越庞大,资本积累已经完成.低水平的出口产品结构已严重妨碍了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国民福利的增加,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应向自主知识产权和拥有自主品牌转变。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深加工产品成为加工贸易的必然趋势。

(2)人民购买力增加,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进口成本下降,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本币表示的我国资产价格上升,刺激股市上扬,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自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受国际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两年来,由于国内经济高速扩张,我国对国际原材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依赖越来越大。汇率的显著变化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整个股市的走向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2.负面的影响

(1)严重打击加工企业,人民币的升值直接影响产品的出口价格。中西部依靠资源等进行低附加值加工的企业失去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企业利润下降,打压整个行业发展,资本流失。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靠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

(2)由于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企业利润下降,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会导致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从理论上说,根据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拥有大量劳动力,应当利用广大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

三、人民币升值的应对措施

1.积极扩大内需,减少外贸出口依赖

我国一直以来以外贸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外向型经济依赖使内需不足的危机被隐藏起来。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形势的严峻逼迫出口企业规模收缩,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中国目前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增加就业压力。而且,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是出口和外资企业,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产生一定冲击。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投资结构升级,使外商投资向服务业和高新产业转移

高新产业我国企业还处于跟随的地位。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还比较低,近年来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金额呈上升趋势,比重在经历短暂波动之后趋于稳定。要想在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实现经济的继续发展和就业的稳定实现,一是要及时在原有的工业上注入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二是要适当把庞大的劳动力引导到服务业上来,尤其是投资方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解决,往往会导致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趋于严重。

参考文献:

[1]熊其康: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兼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未来走势.金融改革,2007年第二期

[2]赵仁康: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困境和战略缺失.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15期

[3]魏英梅: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理论研究

上一篇: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商业银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