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探究

时间:2022-10-01 11:09:39

对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主要精力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满足学生升学考试的需要,变相地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但教学结果恰恰相反,很多学生知识也没有接受到多少,还产生了厌学情绪。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是全面地发展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根据初中物理以及初中学生的特点,如何做好学习物理的指导呢?本文就此问题做阐述。

物理学习 指导 兴趣

根据新课程教学精神,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靠有限的学校时间是不可能将所有知识都能传授给学生的,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自学、探索来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把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总结一些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无论是学生听讲,还是实验、自学都需要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缺乏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也会很低。事实上也证明,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学习时,他们的思维才灵活,想象力才丰富,观察更敏锐,注意力也更持久,同时能产生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的,他们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还需要情感上的鼓励,只有情意结合,才能使他们产生勇往直前的学习毅力。在科学发展史上,有很多兴趣促进科学研究的故事,比如,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当他知道电生磁后,就很有兴趣的研究磁生电的规律,他通过十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磁生电的规律,使人类大规模的应用电能成为了可能。如果没有兴趣的激励,他不可能坚持十年的研究。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通过精彩的实验,或者让学生亲自做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做土电话的实验,等等,初中物理上有很多有趣的实验的,不要怕耽误教学时间,应该多给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很多实验没有什么趣味性,但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做实验的,因此,多做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教学措施。此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尽量将习题置于社会或生活的背景中,编写一些科学性与生活性相融的物理题目。

二、对学生自学教材的指导

物理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依据,新课程教材的语句精炼,结构严谨,层次性强,图文并茂,它将知识、科学以及兴趣很好的结合于一体,非常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自学。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就要有目的的安排学生阅读,并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课题以及课前的小对话,这样能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向;然后阅读正文以及插图。特别是插图,直观性很强,也很形象、生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在阅读正文、插图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物理公式的意义。物理公式有很多特定的含义,不能简单用数学知识来理解。比如,R=U/I不能用数学知识理解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的,即使没有电压、电流,导体的电阻仍然存在。还如,P=ρgh,要让学生理解它的来历,掌握它的适用条件。当然,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完全理解物理公式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老师的指导。在学生进行自学前,可以布置学生理解物理公式的思考题,给学生逐渐理解公式意义的阶梯,从而减轻学生自学的难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

物理教材上的很多内容虽然适合学生自学,但欲使学生彻底的理解,是不能离开老师的指导的。比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以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很多学生的理解不了,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在学生自学前,老师可以将学生对物理定义或公式的理解写在笔记本上,以便自学后交流,比较下哪个学生的理解更全面、透彻,这不仅能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学习兴趣。

三、对物理实验的指导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手段,新课程教学要特别重视实验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实验对学生的考试帮助不大,因此忽视实验教学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新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尤其要重视探究性实验,因为探究性实验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呢?

1.指导学生如何控制变量。探究性实验需要控制物理的量,控制好变量是探究实验是否成败关键因素。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性实验是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普遍运用的手段。比如,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当研究长度与电阻大小关系的时候,就必须要控制长度以外的所有因素要相同,即材料一样,横截面积一样;还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时,要逐一研究电流与电压,或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大小关系的时候,就要保持电压不变,同理,研究电流与电压大小关系的时候,就要控制电阻不变,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结论。当然,学生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时候会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变换电阻值后,电压也随之改变,学生不会保持电压不变,这就需要老师指导。

2.指导学生学会等效量的变换

在物理学上,有些物理量或物理现象是不能直接用器材测出的,欲能顺利的测出,就需要对测量器材作变换。比如,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它是人们无法捕捉的,为了研究像的特点,就必须将它转换为具体的实物。因此,在该实验中,不能用真正的平面镜,而是用平板玻璃,因为玻璃有一定的透明性,同时也能像平面镜那样呈现像。类似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办法。比如,根据欧姆定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导体的电阻,假设电压表或电流表坏了,能不能只用一个表测出电阻呢?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能提高实验的操作技能,还能提高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换

与等效法有点相似,某些物理量不能直接测量,需要间接的测量。等效法是改变测量的器材,而转换法是改变测量的对象。比如,在研究焦耳定律时,电阻通电后产生多少热量是不容易测量的,也就不好比较哪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哪个产生的热量少?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思考,转换测量对象。在研究焦耳定律的过程中,常用温度计来比较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进而推理出哪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哪根产生的少。有些学生不用此方法,而是采用其他的办法进行比较,比如,将电阻丝上各夹一根火柴,看谁先点燃,就说明产生的热量多。这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学生的实验能说明问题,都要给予肯定或鼓励,这样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指导学生进行习题解答

练习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措施,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要精选习题,不能盲目的加大练习的量,指导学生将自己解错误的题目整理好,以便复习之用。

总之,初中生刚学习物理,需要老师作方方面面的指导,指导学生会学习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

上一篇:高中美术如何实施模块教学 下一篇:让语文教学绽放诗意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