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工作

时间:2022-10-01 11:04:51

加强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资源保护工作

摘要:党的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内容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笔者结合株树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库生态建设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水库水资源 保护

一、基本情况

浏阳市株树桥水库发源于浏阳市大围山北麓,截浏阳河主要支流小溪河形成。1986年10月动工,1990年11月11日下闸蓄水,1991年7月15日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3月10日由湖南省水利厅批准为长沙市第二水源,2005年动工,2010年8月29日正式向长沙市供水。

(一)地理位置

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浏阳市东部,距浏阳市30公里,长沙市80公里。水库面积16050亩,总库容2.78亿立方米,年径流量5.55亿立方米,是长沙市最大的水库。水源地控制流域面积564平方公里,全部在浏阳市境内,涉及5个乡镇,辖27个行政村,总人口5万8千多人,林地面积72万亩,水田4万7千亩,森林覆盖率为87%,天然资源好。

(二)水文特征

株树桥水库流域处于我省三大暴雨区中的湘东暴雨区,出现暴雨的概率高,强度大,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为1-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601mm,最大年降雨量达2165 mm,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5亿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受季风环流影响,株树桥水库流域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全流域2-8月一般占全年的77%左右,连续最大3个月降雨量一般出现在4-6月,占全年44%。

(三)水资源概况

株树桥水库是一座大Ⅱ型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64km2,占小溪河流域面积的75.30%,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55亿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水库总库容2.78亿m3。流域内各个乡镇的水资源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株树桥水库流域内各个乡镇水资源概况

乡镇名称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地下水资源量(亿m3) 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亿m3) 水资源总量 (亿m3)

张坊镇 1601 2.81 0.22 0.22 2.81

小河乡 1601 1.12 0.09 0.09 1.12

七宝山乡 1601 1.42 0.11 0.11 1.42

中和镇 1601 0.11 0.01 0.01 0.11

高坪镇 1601 0.30 0.02 0.02 0.30

合计 5.77 0.45 0.45 5.77

(四)水源保护区划分

2005年12月颁布2006年5月1日实施的《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中将株树桥水库集水区域划分为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内划定核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小溪河源头(上洪七星岭)到张坊镇小河河口。一级保护区为张坊小河口至株树桥大坝的水域及两岸水平外延500米以内的株树桥水库集水区域,核心保护区为丁家湾水电站大坝至株树桥水库大坝水域及两岸至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株树桥水库集水区域。

二、污染源调查分析及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

(一)污染源概况

株树桥水库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化工、木材加工、食品业)、农业污染(种植污染,主要使用农药化肥产生的污染,养殖业污染)、乡镇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生活垃圾和粪便)及三产污染(餐馆、修理店、医疗卫生)。

(二)水质评价

根据采用长沙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株树桥水库流域株树桥、蒋埠江、丁家湾三个监测断面2011年监测数据。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结果如下:

株树桥水库大坝取水口断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项目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不存在监测指标超标的情况,水质状况良好。

蒋埠江断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监测指标按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粪大肠菌群全年平均值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此外,总磷指标总体上能达到Ⅱ类标准,但全年出现个别月份超标的情况,其余监测指标达到Ⅱ类标准。

丁家湾断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监测指标除粪大肠菌群指标之外,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中粪大肠菌群在汛期和非汛期均有个别月份有超过Ⅱ类标准情况。

(三)流域水污染问题分析

从株树桥水库水质现状监测来看,水库的三个监测点株树桥、蒋埠江和丁家湾总体上水质较好,蒋埠江和丁家湾存在个别月份时段粪大肠菌群、总磷超标的现象。根据对株树桥水库污染源调查和有关资料的分析,目前水库的水质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文面:

工业上污染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还需继续加强整治。自《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株树桥水库的保护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对周边工矿企业实施整治,关停了流域内的多家污染企业,并整顿了一些排污大户,经过一系统的整治,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基本搬迁,水库周边的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来自食品厂和覆膜纸厂的年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还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有关部门引进重视。

农业污染严重、禽畜、水产养殖业在水库周边分布较广,加上周边居民的主要农副业,呈现分散广的特点,对于污染的治理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农田径流污染较难控制,由于农药的使用,化肥的流失,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渗漏形成水环境污染,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进入库区,导致水体的营养化,污染水质。农业面源没有得到全面控制,水体中氮磷指标和粪大肠菌群指标一直是影响水质达Ⅱ类的主要因素。

生活污染逐渐扩大,随着城乡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成了新的污染源。由于没有排水措施,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放入库,污染着水库水体,生活垃圾由于缺乏经常性的管理资金,大部分直接堆放在库区周边,在雨水淋溶和冲刷下,绝大部分则通过坡面汇流入河后流入水库,造成水库形成了明显的岸边污染带,特别是白色垃圾,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周期比较长久,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污染治理缺少宏观控制和整体规划,乡镇行政区之间缺少协调、合作和沟通。对于株树桥水库污染源的治理方面,没有对株树桥水库进行过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的总体规划,没有明确的保护目标和任务分解,各乡镇行政区之间的污染治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缺少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另外,水源保护投入没有有效的资金保障,对于库区的水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实施保障措施

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投入大,任务重,需要各级和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为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政府在认真对待,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各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层层抓落实,处处有保障。

(一)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法律法制保障。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长沙市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这些现有的法律法规是实施的重要依据。有了《条例》,株树桥水源保护工作有了专门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武器。浏阳市人民政府了《关于加强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通告》,水政、渔政部门按《条例》规定委托授权水库管理局对核心保护区内的水政、渔政进行执法,株树桥水源地保护有较完备的法制保障。

技术保障体系。从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具体定量的适用标准体系,如水质安全标准、水量安全标准、监测数据统计报表制度、储备标准、应急分类、卫生防护带设计标准以各供水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监测与应急体系。建立并落实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源地监测预报体系;加强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监控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建立特枯或干旱年以及水质受到污染情况下的供水安全储备,建设水质预报和突发水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系统,加强株树桥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

社会参与体系。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和激励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通过信息制度、奖惩办法、培训和宣传制度等,针对不同层面的人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讲座等各种宣传形式,积极宣传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城市的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饮水安全的大趋势。彻底克服错误观念,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法制意识,促进水库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二)组织管理保障

2009年浏阳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为组长的株树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水源保护工作纳入政府对16个成员单位和5个相关乡镇的年度绩效考核。保护区5个乡镇相应成立了由书记或乡镇长任组长的保护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副职任水源保护办公室主任。在保护区27个村设立33人的护水员队伍,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保护网络。水库管理局成立3个水源保护专业机构,配备近70人专职从事水源保护工作。构建了较强的水源保护组织机构和齐抓共管的联动体系。

(三)经费保障

经费是开展工作的基础,水库管理局在供水效益尚未实现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完善了水库6个值守点住房等工作设施;购置大小工作船只10条,修缮码头,招标雇用水面漂浮物打捞队伍,添置打捞设备设施,为保障水质安全提升服务能力。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态环境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实践国有企业政治优势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下一篇:依法治疆重在培育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