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课堂充满生机

时间:2022-10-01 10:54:27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课堂充满生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极为重要和相当紧迫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优化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创新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将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造的火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在这种气氛中,学生能做出他自己的选择,能平等地同他人共同安排活动,能更多地意识到人的力量,能作为他或她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而变得日益自主和富有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融恰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良好、宽松、自由的创造环境,而这有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公正、平等和尊重。

二、倡导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从问题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动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如果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提问题,不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这样的教改是不成功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养成缜密思考的思维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本领。

学生能质疑,说明他已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有所探索,已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与此同时,注意把创造性质疑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通过“摄取信息一一发现问题一一独立思考一一创新性质疑”的学习过程,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不一定直接给予回答,有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有时可以提供寻求答案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课后自行解决,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求异就是不苟同于传统的或者一般的答案,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或主张。求异思维的特点是独特、新颖、灵活,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种差异是受多种主观因素影响的,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果强求“同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路。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因此,学生有时对讲的内容提出不同意见,如果不是明显的是非对错问题,总是鼓励他们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争取找到更多理由,把老师和同学们说服。让学生在思维的海洋里纵横驰骋,自由畅想,才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四、精讲巧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牙齿和胃肠健康正常的人,一般不爱吃‘没有嚼头’的东西。不要过分低估孩子们的能力。他们善于咀嚼,消化能力也很强。教学工作的功夫在于能够引起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自己有兴趣去嚼,去消化、吸收,当老师的在旁照料着,必要的地方给点帮助,不要把枣核、鱼刺、鸡骨头之类吞进去,卡破喉咙就行了。”因此,要彻底抛弃过去那种教师课堂上包办代替把知识嚼碎了“灌”给学生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意义由学生概括,难点由学生突破,习作由学生点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反对“满堂灌”,并不等于老师什么都不讲,而这里的讲贵在一个“精”字,借鉴洋思中学的经验,对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讲,教师讲的必须是学生认知发生疑难的地方,即学生真正凭自己能力不能解答的问题。而这种解答,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意地让学生认识并运用课文中的方法进行仿写,这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根写作的“拐杖”。

第五点,带领学生经常走近大自然,大自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响、诱人的芬芳,都会使孩子们兴致勃勃。见到金黄的油菜花,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扑向花丛,和翩翩起舞的彩蝶追逐嬉戏;看到雨后彩虹,蓝天小鸟,他们都会触景生情。大自然有利于触动孩子们的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更能激起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月亮为什么圆了缺缺了圆?”……都是他们爱思考探索的有趣的话题。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目的、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用心灵感受,用语言表述,用笔去描绘,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情操。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走进自然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自然写想象类的作文,顺应他们的心理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下一篇:上“活”一堂语文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