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课堂活动的“新”与“实”

时间:2022-10-01 09:50:33

语文大课堂活动的“新”与“实”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要更好地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需要打破常规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氛围充溢整个教育教学环节。语文大课堂活动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素质教育与创新相结合,互不相悖。

一、挖掘语文大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

语文大课堂活动要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让他们自主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拓宽活动的门路,加强合作学习,开展探究学习。这就需要在“创新”上做文章,让每一堂语文课和每一次语文大课堂活动都是新的,让它们都有新的亮点,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

为此,笔者首先拓宽了教育教学的资源范围,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个体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心思留在课堂、专在学习上,既要让学生立足课堂,立足书本,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我在设计《放飞心中的探险梦》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大胆地让学生从电视媒体上链接语文。在设计了一个“故事串讲”活动后,又仿效荧屏颁奖活动上的颁奖程序,让学生自主设计“颁奖辞”和“获奖感言”。在组织学习《斑羚飞渡》时,我提供给学生“中国野生动植物网”、“中国环保网”等,让学生合作、探究式地在网络中体验环保的重要性和方法。学生会发现语文大课堂活动中的学习资源竟是如此宽泛,忙得不亦乐乎。

二、用现代教学理念整合语文大课堂活动的流程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语文大课堂活动亦是如此,只有在活动中注入创新之活水,才会使语文教育教学充满生机,学生也才会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创新是构建在新理念的基础上的。新课标特别将探究学习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能力,在学习中求知。在语文大课堂活动中我一贯突出“实践、探索、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旨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元合一的教学模式。

内容的创新。语文大课堂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新课标来设定的。学生喜好什么样的活动,我们就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内容要体现创新性。在组织开展《感受自然》这一活动时,自然界的风光定格在我们的视线中,有春光、夏雨、秋风、冬雪。为了指导学生正确地观察自然,我设计了“当回摄影师”这一活动内容,让学生走出户外,走进自然。在组织学生了解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时,我组织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了民间对联、民风、民俗和民间故事等,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活动的空间,内容也不再是老一套的说话和写作,而是要参与、要合作、要探究、要互动。

形式的创新。内容在创新,形式当然也要跟上。语文大课堂的开放性给传统教育教学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就需要在语文大课堂活动设计上救活、求新。

我在组织《安塞腰鼓》教学时,首先指导学生美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自主分段、分层,再就第二部分描写腰鼓表演这一节进行分层教学,出示表格,指导赏读课文。填充的内容涉及层次小标题、写作手法的运用和修辞。我在设计《珍珠鸟》教学时,将“我”与鸟儿逐步建立起依赖关系的这一过程一目了然。

三、以切合学情实际的活动落实三维目标

在进行活动设计之前,首先要研究文本和学情等。无论开展哪一次语文大课堂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以切合学生学情实际的活动来渗透,落实三维目标。

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才思敏捷,好模仿、好表现,争强好胜,但学习上普遍缺乏恒心和毅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考虑到以上优势和弊端,让其优势得到发展,让其不足得到弥补。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

在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拿出手头的《铺路石》刊物和《铺路石》小报(二者皆为校本教材),让学生阅读其中与当堂布置的作文范围类似的学生习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学生喜欢背诵古诗词,于是与科代表商量,由学生代表自主组织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古诗词朗诵会”。再如,在《放飞心中的探险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给出辩题和辩论原则、规则,由学生自发分成正反两方进行对抗辩论。大家论据确凿,哪一方也不肯服输。紧张而激烈的辩论差不多进行了整整一节课。最后以正方的“五、四、三、二、一”,而反方无一人应答结束。

在《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设计树、春光、夏雨、秋风、冬雪等五个角色,表演“我有一个朋友”课本剧。让学生感悟、评价一棵树的成长、奋斗精神和愿望,其中有许多由学生精心设计的台词、动作等。

为了鼓励、奖励那些积极参与活动和表现突出的学生,我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以一两件小纪念品或一两个头衔命名他们,如“最佳辩手”“背书高手”“超级女声”等。

四、抓住课内外教学资源与学生情感的结合点

语文大课堂活动应当突破课内课外在界限。我们在选择、组织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十分关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在情感因素上能否引起共鸣,于学生内心结构产生冲击,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一看我们的教学材料是否与学生的现实生和社会实践结合紧密;二看我们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三看我们的问题是否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比如,教师在教生字时,不是让学生记住它的部件、结构、笔画等,而让学生比赛“你是怎样来记住这个字的”。又如在揭示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发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要怎么怎么做”等等。既给了学生自我实践和创新的空间,又能与课文密切配合,更能让学生融入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交织之中,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正因为如此,最近上海市教委明确要求,把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评价指标。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抓住抓好“情感”这个联接点,语文开放才能不偏不倚,恰入其分,提倡多年的愉快教学法、快乐学习法、体验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才能真正实现,才能收到应有的功效。

上一篇:浅谈坡对黄州文化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双主”型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