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用绘本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04-11 12:26:22

论运用绘本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早已明确把早期阅读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要求之中,提出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读物,被国际教育界公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

一、绘本对于幼儿的阅读有着重要意义

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精密搭配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不需要文字,图画就可以讲故事”是它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用色彩鲜艳、形象夸张的图画与少量简易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本。绘本凭借具体而浓缩的图像世界,朗朗上口的语言,以大开本、大画面以及必要的留白适应孩子的视力要求和想像任意驰骋,符合学龄前儿童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发展的年龄特征,充分满足孩子视觉与听觉上的需要,并引导他们以最轻松自然的形式――眼睛看、耳朵听――去兴趣盎然地认识身边的世界。

运用绘本,在幼儿看、听、说、演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的认知、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热爱图书、热爱生活的情感,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绘本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的重要性

幼儿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渴求弄明白阅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弄清自己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极想了解其中的奥秘,所以他们对绘本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喜欢追根问底,然而对不感兴趣的内容他们会撂下不管,因此很多时候他们对读物的理解是粗浅的、不完整的甚至是不合逻辑的。况且他们尚缺乏必要的阅读经验,因此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幼儿得到教师的必要指导,他们才能与绘本开展有效互动,从而充分汲取蕴藏在绘本中丰富“营养”。显然,开展绘本阅读教育是幼儿园必须的。

三、教师对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指导

1、选择合适的绘本

绘本能否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是否适应幼儿的阅读能力,绘本能否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均应成为教师选择绘本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选择既能引起幼儿阅读兴趣又能带给幼儿美的体验的绘本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外,还要考虑绘本的主题以及图画特点等,为幼儿呈现既符合其兴趣爱好又能为其带来美的体验的绘本。事实上,绘本中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线条、色彩以及由此形成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美的享受,并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丰富素材。好的绘本的图文编排应注意连贯、伏笔、呼应、惊奇、线索、对比等。例如,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表现故事角色的心情。使幼儿可以轻松感受到故事角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变化,从而越读越有趣。

(2)选择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绘本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阅读能力也不同。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有简单故事情节、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绘本主题与幼儿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语句简短且有规律性重复的绘本,便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2、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认知及能力三个方面,目的在于逐步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绘本阅读活动的首要教学目标。小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在引导幼儿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感受绘本的美;用简单的语句讲述绘本的主要内容;愿意与同伴、成人共同阅读,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等。中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在引导幼儿学习独立阅读绘本:能够根据封面或故事的部分情节合理想象,猜想后续故事内容;知道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可以互相转换。尝试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述绘本的故事内容;学习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简单的单幅图画,尝试与同伴、成人一起制作简单的绘本等。大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为引导幼儿主动阅读绘本,能不受外界干扰独立、认真地看完整本绘本;能独立理清故事情节的逻辑顺序;尝试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转换;能够根据画面内容,大胆进行想象创编;能阅读篇幅较长的绘本,并且初步了解分段理解故事内容的方法等。绘本阅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组织幼儿阅读绘本,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独立阅读。

3、绘本阅读与相关领域的整合

整合式的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学习的过程,这个动态系统加强了孩子与阅读环境的相互作用,促使幼儿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阅读加工者和学习者,特别是当语言和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其他领域相整合,绘本的审美意味就更浓了,教育效果更为突出了。如《老鼠娶新娘》选用一段唢呐演奏导入,营造了浓郁的民族风俗气息,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结合音乐活动的绘本直接把幼儿带入到故事所营造的意境之中,增强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让幼儿记住绘本内容,而是重在引导幼儿体验阅读过程。具体表现为引导幼儿感受绘本故事美好的意境,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解读绘本内容,掌握绘本阅读策略,形成自主阅读意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例如,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对绘本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教师对绘本内涵的把握,对绘本多元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对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要注重学习和反思,既要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也要虚心听取其他同事的建议,还要定期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弥补不足,不断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利用绘本阅读,善于引导,适时提问,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让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为今后良好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

上一篇:探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排舞运动的可行性 下一篇:春色满园“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