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

时间:2022-10-01 08:36:21

高考作文江苏卷素材运用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审题要切中要害。材料不是对命题中有关概念的解释或解说,而是引用了古今中外有内在关联的三则材料,从中引出题目。三则材料实际上是在暗示写作“忧与爱”的入手角度,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与至爱。

二、选材要以小见大。本题的题眼是与“爱”紧密相关的“忧”,忧的内涵很丰富,与“忧”有关的词语很多,如忧愁,忧烦,忧愤,忧患,忧惶,忧惧,忧煎,忧苦,忧劳,忧虑,忧伤等等,首先要给“忧”定位,是何种类型的“忧”,其次要考虑“忧”什么。把“忧与爱”化小,化实,化具体,文章就好写了。

三、立意要“忧中有爱”。忧与爱,两方面都要谈到。立意要求应当是,忧中要体现爱,忧和爱并非并列关系,忧是表象,要通过表象的忧感受到内在的爱。在写作中难点在于“忧与爱”两方面要兼顾,不偏向任何一方。

四、情怀要真切动人。可以发掘动情点,以典型的细节描绘彰显复杂的人情;可以巧设情感线,让“忧”与“爱”的情思跌宕起伏;可以找到妙载体,让如冰心的小桔灯、白毛女的红头绳等这般的物象在文中承载一种精神,或是一种情爱;……让流淌的真情成为你精美华章的制高点。

忧与爱

江苏一考生

“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一个人活着怎能没有忧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个正常人怎能没有爱?

人的感情总是那么复杂,许多情况下,对同一种事会有多种感觉,而忧与爱又是这其中极为普遍的。

“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的梦想,为此,他一生不懈奋斗,孜孜以求,兢兢业业。是什么力量使得袁隆平能够坚持研究?是忧,是爱。当他想起世界上仍有许多人吃不饱,有许多人被饿死,他便有一种担忧,他怕人口增长会有更多的人被饿死,于是,他便有了一种动力,他要让更多的人吃上饭。渐渐地,这种动力衍生为一种爱,这是一种无私的爱,一种博大的爱,为了这种爱,他甘愿到田间地头,日晒风吹,守着几株水稻,只要能给世界人民带来福音,不论多么辛苦,他都会觉得很快乐。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毋庸置疑,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在亡国之后是多么的忧愁。是啊!作为国君,他是罪人,他应当感到忧愁。祖宗的基业毁在了他的手上,他死后,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呢?月圆之夜,他也只能独自一人呆在小楼中,没有人与他做伴,他是何等的孤单,何等的寂寞。但是他不这样做又能怎样?他爱他的臣民,他爱他的国家,难道要用自己残余的几千人马去和金兵作战吗?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才罢休吗?因此,他选择了投降,不顾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不顾国人对他的谩骂。

谁不想高人一等,在与别人的斗争中将别人一军,可蔺相如却能够“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在廉颇宣言要羞辱蔺相如之后,蔺相如也许想反击的,可是他有所担忧,他担心因为自己的一时好胜而使他与廉颇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他担心因为自己的一时好胜而使赵国的国力衰退,让秦国有机可乘。于是他选择了忍气吞声。这一切也源于他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关爱,若非如此,他或许很难忍住吧。

而廉颇呢?他在得知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他毅然选择了负荆请罪。难道他就没有顾虑吗?他堂堂一个大将军,背着荆条向人请罪,那该是多么的丢人,但知错就应该改,况且他们俩都有共同的目的,都要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这也是他们的共同的情感,爱自己的祖国。

忧与爱是人类情感的两大主题,他们的融合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可以化解矛盾,可以带来成功……因此,正确利用忧与爱将使你受益无穷。

亮点精评:

1.选材典型。粮食的缺乏令人担忧,为了让全国人民吃得饱,袁隆平甘愿蹲地头,冒烈日,这就是他的爱,一种博大的世间之爱;面对心爱的国家山河破碎,所爱的臣民已经流离失所,无力挽回这一切的南唐后主李煜,只有投降,然后被囚禁在小楼中,他只有把忧伤与爱藏在心中;堂堂大将军却向人负荆请罪,这种行动需要多大的勇气,但廉颇却能做到。这便是缘于一种爱,一种对国家的大爱。选材精当,从古至今,从治国到科研,典型的事例,将主题集中而具地体现了出来。

2.议论点睛。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在列举事例后,用一段文字将主题表达出来,点明“正确利用忧与爱将会使你受益无穷”的中心。文末的这段文字增加了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3.结构合理。谁没有爱?在生活中,忧与爱是极普遍的。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了这一观点。中间部分用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论证:袁隆平的爱与忧、李煜的爱与忧、廉颇的爱与忧。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这样的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明了,结构紧凑而合理。

不足之处:

1.选材陈旧。李煜和蔺相如的事例均出自古代,袁隆平的事迹虽在近代,却用的人很多,因此缺乏时代新鲜感。好的议论文应该选择身边最新的素材,关注现实生活,以体现出作为一名青年人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2.语言不够凝练。有些语句不够恰切和凝练。好的文章应该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于平淡的文字中见丰厚底蕴。

忧与爱

江苏一考生

你常扪心自问: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儒生,到底要怎样力挽狂澜,揽将倾之大原,护将亡之王朝?你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奋力向远处的大江扔去,慢慢沉没。

上一篇:“站在高处看世界”讲评 下一篇:素材活用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