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导向型组织在施工管理组织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01 06:12:01

项目导向型组织在施工管理组织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现状,然后从施工管理组织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将项目导向型组织结合到施工管理组织中去,从而对建立以企业科层制为主导、项目层次相对临时、两层分离的二元组织结构的设想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施工管理;项目导向型组织;两层分离;二元组织

一、施工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总体来看,建筑业企业结构不合理,企业体制发展障碍仍存在,未能建立适合市场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组织模式,这造成了管理水平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

(一)建筑业企业结构不合理,建筑业改革滞后

我国建筑业虽已形成了“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的3级格局,但结构不尽合理。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资质体系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已达5万余家,从业人员约2800万人,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施工总承包企业数量偏多,专业承包企业过少;劳务层素质较低且疏于管理。这些情况是引发过度竞争、造成建筑市场混乱、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企业的组织体制障碍

基于项目管理部的,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主体的项目建设需要的是面向活动的、基于团队合作的项目管理模式,而我国多数企业采用科层制的组织体系和基于部门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面向日常运营的基于分工的职能管理模式,不利于建设项目的开展。因而导致了企业与项目关系不清晰,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混乱,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企业的监督失控,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配套措施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等一系列问题。

(三)管理水平低下

企业组织结构老化是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已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但目前许多企业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另外,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仍采用粗放经营模式,重项目、轻收益、轻管理,再加上管理人才匮乏等原因,致使企业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另外,企业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工程项目点多面广等,也在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上的难度。

(四)资源配置薄弱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还相当薄弱。有的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仅仅停留在劳动工资管理的层次上,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及办法;有的国有施工企业的中、高层骨干正在向民营企业流失,带走了他们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带走了业主和市场。

二、施工管理组织形式的理论与实践

管理的有效运行要依靠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来支撑,组织形式又称组织结构的类型,是指一个组织以什么样的结构方式去处理层次、跨度、部门设置和上下级关系。施工项目组织的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不可分割的。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就必须进行企业管理体制和内部配套改革。

(一)施工项目的组织形式

我国施工企业项目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式、职能式和矩阵式组织等结构形式。

1、直线式组织具有决策快,责权利关系清楚等优点。在直线式组织中组织的效率直接取决于位于顶部的项目经理的能力。项目管理组织与项目同寿命。项目结束后机构撤消,所有人员仍回原所在部门和岗位。

2、职能式项目组织是按职能原则建立的项目组织。它并不打乱企业现行的建制,把项目委托给企业某一专业部门或委托给某一施工队,由被委托的部门(施工队)领导,在本单位选人组合负责实施项目组织,项目终止后恢复原职。

3、矩阵式组织是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能部门的结合,项目部门同职能部门数量相同,多个项目与职能部门的结合部呈矩阵状。它把职能原则和对象原则结合起来,既发挥职能部的纵向优势,又发挥项目组织的横向优势。专业职能部门是永久性的,项目组织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参与项目组织的人员有组织调配、业务指导和管理考察。项目经理将参与项目组织的职能人员在横向上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为实现项目目标协同工作。

(二)施工项目的组织形式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矛盾

主流项目管理理论认为,动态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之一;从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出发,处在施工组织中的项目经理部应该是临时的、一次性的,其寿命周期是固定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是针对特定的项目建立的,该特定项目的施工任务完成后就解体。项目完成后,项目成员回归原来的职位。但是,在施工实践中,长期以来我国的施工企业的体制沿袭了科层制的组织体系和基于部门的资源配置方式,而且相当多数的、经营管理比较成功的企业,几乎都是实行相对固定的项目经理部模式。而照搬国外的一些管理理论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没有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本文从现有施工企业成功的管理组织形式来探索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施工组织管理形式。而从我国“创建创新型项目导向型国家”的战略构想来看,项目导向型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推进社会发展、国家进步,而这种面向项目的组织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否也同样适用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将做探讨。

三、项目导向型组织

(一)项目导向型组织

从目前国内对项目导向型组织的研究来看,戚安邦教授及其团队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入,他们认为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模型和特性项目导向型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单元就是项目导向型组织,它既包括项目导向型企业与事业组织,也包括项目导向型政府和社团组织,并根据研究给出了这种组织的一般模型(见图1)。透过这个模型可以发现,项目导向型组织要有广义的项目管理能力,能从战略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具备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的能力,必须设计和建成一种既有为运营而设的永久性部门,又有为临时性任务而设的项目团队的二元化组织,具有综合管理的能力。下文就从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构建来探讨其结构。

(二)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构建

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构建要有一个过渡期,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国外对项目导向型组织构建的情况,对项目导向型组织的建立提出了如下的设想。

1、企业科层制的日常职能管理仍是主导。在现阶段,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仍是其工作的重点,科层制的职能式管理仍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维持了企业的稳定,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企业管理习惯,目前以及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仍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项目临时性组织逐渐成长。项目一次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需要临时性的项目团队来开展项目,以企业为主导,合理地进行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同时,项目临时组织还要承担各种一次性、独特性的任务,并为人们提供各种他们需要的独特(如各种突发事件应对项目和各种基层提出的特项目等)。这样,永久性组织和临时性组织就构成了一个二元式的组织,这种二元式的组织,既要求在企业的组织层面上建立,也要在政府的服务职能中有所体现并逐步建立,并要求全社会要提升其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

3、弱矩阵的二元组织结构。基于以上的分析,项目导向型组织的构建需要有永久性和临时性并存的组织结构。从两个组织的作用以及我国目前的国情和企业的现状来看,建议以弱矩阵的组织结构来发展项目导向型组织。在该矩阵组织中,纵向上仍保持组织原来的日常运作的职能式科层制的机构设置,而横向上采用了临时性组织,来进行科技活动的开发和运作。这既保留了原来职能分工的部分管理,又突出按可交付成果的项目综合管理,强调信息双向流动和双向反馈机制。

四、项目导向型组织在施工管理组织中的应用建议

通过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组织实践,在宏观上形成了“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的3级格局,微观上多数企业采用科层制的组织体系和基于部门的资源配置方式,虽然建筑业的生产方式的改革日渐深入,但该模式仍占主要的地位,这种管面向日常运营的基于分工的职能管理模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人员臃肿、生产效率低,虽经过长时间以来的改革,有所好转,但想要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依然任重道远。同时,我国的主流的项目管理理论认为动态管理是主导,施工组织管理中的项目经理部是临时的,随着项目的成立而建立,因项目的结束而解体。但在实践中,项目经理部却是相对较为固定的。本文提出了项目导向型组织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用的建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保持建筑企业科层制的稳定性

建筑企业的日常管理机构,是企业的常设机构,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分工中的决策管理层。它围绕企业目标开展正常的企业活动,以科层制的管理为主导,行使企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以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二)项目层次建立的相对临时性

建筑企业项目经理部的建立具有相对临时性,企业的智力密集型中的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采购人员等项目经理部中的管理人员是相对固定的,均来自于企业,而其他人员,尤其是劳动密集的劳务人员则是临时招聘的,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两层分离。

(三)优化两层分离模式

建筑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了两层分离(即智力密集型工程公司的决策管理层和不固定归属为某一公司,能真正自由地与在各个项目上流动的劳务层分离),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在建筑业的优化配置。项目经理部的管理层中的绝大部分职员(尤其是重要岗位)均来自公司总部有关部门的长期雇员,次要岗位都是临时向社会招聘。劳务层从工头到技术工人直至民工全部向社会临时招聘,并随着工程的进展随时招聘和解聘,从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项目管理层和永远是动态地在各项目、各公司间自由流动的劳务层这样一个优化的两层分离运作模式。

五、结束语

将项目导向型组织应用在施工管理组织中,由建筑企业常设机构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应建立以项目导向型的相对临时的项目经理部,实现两层分离,区分企业和项目的责任界限,提高了企业和项目的管理水平,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建立理想的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资质体系。这在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实践中已经初见端倪,在以后的应用探索中也会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如龙.建筑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方式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J].浙江建筑,2004(6).

2、傅淼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法[J].建筑技术,2005(3).

3、吴鹤文.关于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的再探讨――试论施工项目经理部相对固定的合理性[EB/OL].武汉建设建筑业协会,2007-05-16.

4、戚安邦.论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社会和组织的建设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5、徐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作者单位:李怀亮,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温楠,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岳婷婷,华中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简要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浅议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