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儒家传统"慎独"观的当下德育意义

时间:2022-10-01 12:52:29

简析儒家传统

一、前言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儒家提出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身方法。它以敬天诚意为本,集中地反映了华夏先民对自己、他人乃至宇宙人生了悟的一已存在的体认,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在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慎独”的内涵及本质

“慎独”观念最早见于先秦《礼记?中庸》。《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几句话意思是说,人为天所生,人性与天道相通,率性而为则可沟通人道与天命。可以看出,“慎独”是与道并相要求而提出来的,“慎独”在此可以说为被体任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领域中,人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是与道一体存在。道乃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说,人心即道心,人行即道行,以心体道达道,自有慎独之行,自人为主体视道,道为客体,需要主体的体任与达成,这便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便是真正实现“率性之谓道”。然而在道的流行中,道反客为主,规定着人的视听言动,监视着人的一言一行。是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况且道广大而微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须臾不可离,这就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都有“道”的要求,都须循“道”而行,这就务必要求“君子慎其独也”,因为“慎独”保证了率性而为是否真正的是顺道而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慎独的本质是体道达道的过程。再说,道在人为德。德者得也,得道之谓德。故自人言之,慎独就是人之至德,非得道之人无以达到慎独境界。也就是说,唯有能“慎独”的人,方能在于道德行为中保持意志与天命之性的高度与专一,实现人性与天道的合一,这便是叶适所说的“慎独为入德之方”。

既然“慎独”为“入德之方”,“德”又为得“道”之过程,那么以道在人为德就必须依据道德之方的规定性来加强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的修养,并使之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形而上的意义下达到形而下层面,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的自身修养方法。“慎独”的这种修养方法从两个维度展开,向内则诚心正意,依靠良知、良能来自觉自省;向外则慎隐慎微,不欺暗室,不愧屋漏。通过行为反身自省,真心实意地向善守道,涵化道德准则于功心,真正由天命之性作主宰,使主体的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这是对人主体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人主体的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可见,“慎独”两个维度地展开实际是能为一,体用不二的,从这个意义上,“慎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一般人们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慎独”的本义强调内心对于道德境界和人生修养目的的专一和专注,并要慎重对待他人不知的隐蔽处之所作所为努力做到不欺暗室,不愧屋漏,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坦荡行事。“慎”的字面义为谨慎小心,就德性而言,谨小慎微方能养其心,不失本心,因为修身的核心在于修心,一个人若能凭“本心”办事,就能掌握住道德的标准,自己的言行就会依良心去做,就合乎道德准则。从“慎”的造字结构来看,“慎”字由“心”与“真”构成,心真为慎,由小心而达于真心,这样保持其心之真的本然状态,才会获得真正的意诚。所谓意诚,就是《大学》说的“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意思就是去恶向善,不自我欺骗,在与别人相处时是如此,在独处里也应该如此,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这便是“诚于中形于外”。再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诚既是天德,又是人性;从诚为天德而言,它能下贯而为性。从诚为人性而言,它又能上达天德。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 则知天矣”,慎独强调正心诚意,正是在穷尽人的良知来达到对天命之性的体认和把握,这样就能洞见天道,实现性命天道的贯通,所以说“唯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见,至诚由慎独入门,能诚意则可尽人之性,进而尽物之性,进而融入天地之间,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即所谓“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其唯有如此,才可以称为真正的行人道,才可以称为能成已成人。

“独”的本义是独处。朱熹曰:“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也”,即无他人监督,自我孤单之境,这里指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其次是独知,把已之意念,已之想法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中,别人也不知道,只有自己清楚。孔子说:“不畏莫已知,求为可知也”,即“已知”在人不在已,“求为可知”在已不在人。在人则不可强求,在已则可力求得。这里有强调内因是外因根据的意义。为此,“慎”与“独”二字合在一起联言,就形而上层面而言,是一种哲学理念,一种精神体悟,一种人生态度,而就形而下层面而言,是一种行为习性,一种人格修养,一种具有可操性的修身方法。然而,不论是形上还是形下,“慎独”的理路指向都在强调道德修养的理性自觉,重视自律在修养过程中知、情、 意 、行等方面的统一。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律己、真己、实己、和超己,所谓律己,就是强调一己之言行合于社会要求,合于人伦大道的要求,不管在有人监督还是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以社会的道德要求约束自己;真己是于人性中求修身之道,天命之谓性,继天之性则为善,人性本善,只要能时时诚心诚意,依照本心去做,扩其善端,人人皆可成为君子,这便是“自得”,所谓“自得”便是使自己自省,自觉真正成为自己的性格。当然,“自得”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还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对内要随时警惕自己和本心是否放知,对外要积极面对现实,使自己的言行合乎道德。一个人如能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自律自己,就会在人格上显出“自昭明德”的光辉,这便是个体人性的立足完善,这便是人伦大道的完成和实现,成为最为天下贵者。这便是实己和超己,也是自我内在与外在的双向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慎独”是对人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把人的道德提高到这样的境界,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才能真正根植于人的心田,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从而使整个社会成为有序、理性、道德文明的社会。

三、“慎独”的实践解读与当下意义

“慎独”的价值取向致于一种道德自律和自解,表现在形而上层面,它是一种精神体悟,一种人生境界,具体说来就是人的主体在客观状态和主观状态两重境界中,慎独既是主体的实质状态,又是客体的必然状态,并由此发现真实自我,体会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这是从发现自我到实现真实自我的过程,发现自我是真实自我向主体之我完全敞开、展现和呈现,这种发现自我不是向外求取,而是向心内求,从面摆脱任何外在条件限制,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是绝对自由的,不但主体敢于接受真实的自我,而且实现真实自我的完全转变,使“我”作为我而存在,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业已实现的人性自觉,在这样的境界中,主体的意识被真实自我完全占有,或者说主体完全占有真实自我。而这里说的真实自我,是自我与主体意识经过分离之后又重新统一,回到与天地自然同一的状态,这便是实现了真正的“天人合一”,在这样境界下,人性臻于完美,道德得以实现。表现在形而下层面,慎独是主体修身养性的实践部分。慎独的实践活动随时地都伴随着主体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把社会道德体认为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体认为被遮蔽的人之本性。通过慎之行中一己之德的发用流行来实现社会道德的达成,也就是说通过提升主体自我思想境界的方法使主体个体思想与社会要求同一。再说,慎独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种永远生成的运动状态,因此,“慎独”的实践过程就是要永远考量着主体自我的行

为取向,监督着主体自我的行为准则,并在实践慎修养过程中,不断培养“慎独”能力,使之成为一种道德的自觉,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对于当今这样一个已经存在道德问题的社会而言,“慎独”的修养方法更为突出其 的必要性。当今社会风气大变,个人私欲膨胀,、违法犯罪、唯利是图、人心浮躁、社会不安,这一切都是精神文明道德缺失所致,因而缺少慎独精神,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灵魂归宿感,不能独,故向外求,任欲望横流;不知慎,故不知谨敛,无所不为,更谈不上自律了。对于此,我们正可用古之道以救今世,将传统文化儒家“慎独”的解读来指导当下我们的道德修养,将“慎独”本义中对于儒家仁、义、礼、智、信这一君子人格德行的专一改造成对当下社会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完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标准的专一和专注,以此形成一个牢固的内心信念,然后在这个诚于中的内心信念统摄与驱动下,更好地形于外,这样我们的社会不断修正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显,也会更为注重和调整独处时候的隐,从而达到高度的自律自觉。这便是“慎独”传统观念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实践意义。

上一篇:如何才能成为出色的产品经理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推行作业成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