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策略

时间:2022-10-01 07:43:3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策略

【摘 要】要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减负”就是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作业量,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在教学改革中提出的减负增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驾驭好课堂教学艺术的改革。只要我们的任课教师能够不无节制地扩展知识面,也不对学生进行施教不因材的教育,我们就可以远离减负为我们带来的苦恼,从而更好地利用它。

【关键词】高中数学;减负增效;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主管部门也提出:要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是数学教学中,现在课堂上还存在着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教学,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减负。那么如何更好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呢?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减负增效”的教学试验进行了初步探索,重点做好如下几点。

1.减负增效需要教师精心备课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教学“六认真”,而备课环节排在第一位,它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因为老师和学生知识交流的主阵地是课堂,而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必须下功夫、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和钻研新课程标准,理解和吃透教材内容,找准教学重点、难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分解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认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关键还要备学生,这其中包括了解学生的双基知识、认知能力、接受水平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把握住学生,驾驭好课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消化所学知识,把学生过重的负担减下来,学习的质量提上去。

2.减负增效需要教师科学设计作业

布置作业是每节课堂教学结束后,为了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现在好多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存在“一刀切”和缺少自主性这种情况较普遍,作业过于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及重复的训练,必然会有许多学生做“无用功”而造成课业负担过重。而我认为,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学生掌握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那么对数学就感兴趣,再大的量也不是负担,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话,再小的量也是一个负担。要做到减负增效,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就必须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去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的达到增效。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这一学习方法。在数学课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并不是一定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要运用,而是要考虑到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相连的,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较好的发挥其作用,达到增效。课堂上,当一个问题提出的时候,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出现解题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4.杜绝无节制的扩展知识面的现象 高中数学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总是会不断地补充一些其他的数学知识或公式进去,或者是补充一些解题的方法,就这样,本来内容很精的一节课,但是数学教师讲下来,却拓展了很多内容,让高中生根本无处下手。尤其是高三学生到了总复习的阶段,数学教师的这种无节制地扩展的现象更加严重,所以我们要呼吁各位战斗在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来教,不能无限制地拓展知识面,如像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之类的一定要记得。但其推敲过程可以暂时不记。这种大量补充公式的作法是不明智的,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做推导题占用了不少时间。 诚然,本人并不是全盘否定高中数学教师补充一些公式,因为有些公式补充出来确实是有用的。但首先一条就是要合理,要有节制,不能补充的太多了,否则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其次是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程度都非常好,知识水平比较高,那么就可以多加一些公式,这样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但是如果学生智商一般,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话,那就尽量少加或是不加公式,以免给学生造成较大的负担。第三是要就所讲的内容而决定需要不需要进行扩充。比如教材上的函数值等等。教科书中并没有给出任何求解的方法,学生都自己探究,最终得到了不小的收获。诸如此类的内容,教师就大可不必再进行扩充,否则不但画蛇添足,于事无补,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5.注重思维过程, 形成解题能力

首先要注重思维过程的整体性。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数学问题往往是一个由某种数量关系或逻辑关系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在解决这样的系统问题时,就不能着眼于它的局部要素,而要从宏观的总体上关注系统的整体特征,并由此进行全面地考察和深入地分析,弄清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从而把握住问题的内在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思路和途径。实际上,整体性也反映了数学中极富辩证思维特点的思想方法。其次要注重思维过程的独创性。仅就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和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而言,数学解题是一种特别需要发扬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学解题的理性认识本质和数学思维的独创性特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数学思维的独创性与敛散息相关。思维的发散层次愈高,愈有可能产生出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从而使思维收敛的选择性也愈好,它所能够达到的优化综合程度也会更高。此外,由于数学本身就具有逻辑的严谨性,所以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在解题的过程中,既要使思维过程保持连续和缜密,又要使思维环节具有充分的逻辑根据和基础,从而使最终的结论和结果既正确无误又切实可信。

总之,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决定着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关系到数学素质教育的成败。为此,不但要正确认识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趋势,而且还要充分地发掘和突出解题过程的基本特点,努力地渗透数学思维方法,促进解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显然,这既是协调“减负”与“增效”的关系的需要,又是增强数学素质潜能的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2-07-10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应着力焕发职工主人翁精神 下一篇: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