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06-25 10:05:16

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摘 要: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国各高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才能验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理论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46-02

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现象不难看出,招聘与求职遭遇“两难”境地。一方面,企业缺乏人才,企业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没有过多地承担社会责任;二是企业不愿承担培养储备高校毕业生的成本。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就业能力低、职业素质缺乏等问题,就业核心竞争力不足,降低了他们就业的砝码。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与麦肯锡中国分公司《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国每年提供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但高级人才的缺乏使跨国公司在华遭遇人才短缺。在庞大的中国毕业生群体中,只有不到10%拥有为外企工作的技能”[1]。在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更快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本科生导师制概述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由14世纪初创办“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是指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但直至17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的“导师制”实质都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并不用于本科生。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的浙江大学训导长费巩针对那时我国大学教育的“教法呆板、重知识灌输轻思想启发、师生关系生疏、重技术之授轻人格陶冶”等问题,提出我国大学教育应该学习、借鉴英国导师制的优点。在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和费巩训导长的倡导下,浙江大学率先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或管理人员中,为本科生选择一批符合预定条件的导师,每个导师分别分工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要求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和开展科研实践;要求学生完成导师布置的各种课外学习、科研和实践任务。这一新模式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促进作用

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两位教授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施炜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大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种综合性能力[2]。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

基于Mansuour Javidan给出了核心竞争力的层状结构图,杨其滨将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就业核心资源、就业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人才三个层面。就业核心能力包括品质力、技术力、实践力、学习力和创新力。认为就业核心能力是能给毕业生创造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关键能力,包括品质力、技术力、实践力、学习力和创新力[3]。

1.能够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品质力。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来完成,但这种专兼结合的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够解决较低的师生比所造成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尽如人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建构纵横交叉的立体教育结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同时,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在较低的师生比造成了多数高校往往采取“开大会”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批量处理”的结果就是不能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 “因材施教”,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能够较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确立符合自身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的价值体系,教育方式更显个性化。二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基于学生对导师的认同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学生信赖导师传授的文化知识、道德观念,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内化过程的实现。内化是指“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4],教育情境更有亲和性。三是导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与学生聊天谈心、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等方式,“结合实践讲修身,结合情境讲行为,结合生活讲情操”[5],在潜移默化中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避免了传统的义正词严的说教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以及由此引发学生对教育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导师将思想引导体现在各种具体的教育细节中,带有很强的渗透性。

2.能够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技术力。长期以来,学生步入大学后,学习缺少目标,缺乏动力,明显后劲不足,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缺失,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许多大学生对很多课程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清楚学的课程到底有什么用,造成一些学生只是为了课程考试能及格而学,专业学习效果较差。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指导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发展动态以及社会需求情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在学生选课、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法及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学生与导师学导互动的情境下,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项目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良好局面,能够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本科生导师又能够及时为学生“开小灶”,答疑解惑,又进一步促进和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策略 下一篇: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