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听障学生语言培养的策略

时间:2022-08-22 07:11:10

浅谈听障学生语言培养的策略

听障学生语言培养是听障学生康复与教育的核心。多年来,笔者经过实践,总结出如下有效方法:

一 早期教育训练、早期配戴助听器

一般来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2~6岁。听障学生若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前配戴助听器接受语言训练,其效果绝对好于在关键期之后进行训练。前一阶段,笔者到长春特师参观,那里的听障学生早期康复做得非常到位,3周岁的听障儿童配戴人工耳蜗并经过一年的系统言语和语言训练后,基本能够实现无障碍口语交流。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因种种原因,我国听障学生的早期教育尚未普及,以致使一些听障学生失去了最佳训练期的机会。不过,黄显明教授研发的语言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听力缺失进行补偿。实践证明,对佩戴助听器的听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基本都能达到手语、口语并用与他人交流,有的甚至能完全用口语进行交际。如果有条件,植入人工耳蜗,效果更明显。

二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与正常儿童相比,听障学生因语言障碍,其言语活动的动力往往不足。如果生活中再缺乏应有的语言环境,其语言发展就更为困难。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下面情况:个别学生经过教师的艰难矫正与训练,口语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口语能力好的学生缺少交流对象,他们与同学交往时,只能选择手语。只有与教师交流时,才有运用口语的机会。这对听障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无疑是个极大的阻碍。因此,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促进听障学生语言发展的有利条件。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指父母与聋子女的交往要用双语,学校中的师生交往、同伴交往也要用双语。对听障学生来说,不能单独只用一种语言来学习与交际,如果只用手语,其认知只局限在聋文化的范畴内,不利于与主流社会沟通和获取大量信息;如果只用口语学习语言,则会游离于听障人群体之外,造成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说双语教学语言交往方式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交际。因此,家庭的环境、学习的环境都要尽可能注意用生动、形象、醒目的文字材料来烘托文明的气氛,便于听障学生耳濡目染;同时要结合实际活动给听障学生提供主动学习语言的机会,使听障学生渐渐习惯于以规范化的语言的交往方式与他人相处,并在各种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以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学校,可以让学生看说结合、读说结合、听说结合;在家里,深入挖掘生活素材,让孩子在游戏中说,在看动画片中说,在有需求时说。

三 改进教学策略,指导学习方法

1.改进教学策略

听障学生的语言训练与语文教学要避免机械式训练和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只满足于学习了多少词语,阅读了多少课文,而应注意培养听障学生获取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针对听障学生有听觉缺陷的实际,尽可能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在教育情境中、在实际操作中、在实际活动中识记、理解、巩固语言材料,引导他们将学到的语言知识、技能迁移到相应的情境中,从而促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提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凭借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用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进行口语训练等。

2.指导学习方法

学会如何学习,对语言学习十分重要。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例如,在学习新的字词时,遇到语义不明的问题,教师要教给听障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在学习了一些语法知识后,可引导听障学生组词造句,培养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我”这个字后,让学生组词,学生组了很多词语,有“我们、我家、我国”等,然后让听障学生用这些词语练习说话。在说话训练时,先说短语,再说句子。在说句子时,先说短句,再说长句。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逐步训练,既可降低学习难度,又符合掌握语言的规律。

四 充分利用残余听力,努力发挥完好感官的补偿作用

听障学生中先天聋及感音神经性聋是较少的,绝大多数的听障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残余听力对听障学生学习和发展语言是个极其有利的生理条件,必须充分利用。建立在残余听力基础上的听力训练可以大大提高语言训练的效果;反之,如果残余听力不被利用,则残余听力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残余听力的利用还必须同听障学生的完好感官的协调活动相结合,缺陷补偿效果才会更好。尤其是,语言学习中听障学生的视觉、触觉、振动觉、语言器官的动觉等完好感官的协同活动与残余听力的使用直接影响听觉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先利用各种大声响,如锣鼓、木鱼等乐器来刺激聋儿的残余听力,以达到唤醒听觉的目的。进而训练聋儿对各种声响进行鉴别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辅以视觉和触觉的训练,逐步由韵母到声母、由单字到短语,由浅入深、从简到繁进行语言训练,坚持不懈,直到学会讲话。

五 个别教育,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不像普通教育那样强调授课统一进度,这是因为听障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大。如有听力残疾程度的差异、致聋时间的差异、年龄的差异、遗传因素的差异、语言环境的差异、教育教学环境的差异、智力的差异、个性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由于种种差异的存在,使听障学生语言学习的特殊需要也千差万别。教师必须针对每一个听障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对听障学生进行集体训练与班级教学之外,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实施个别教育。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六 结论

总之,教师了解听障学生语言的理解、生成、获得的特点及独特的交往方式,掌握培养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教育策略是极其重要的。

上一篇:情感教学,让政治课堂焕发活力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的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