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科院校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1 03:45:17

地方工科院校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存在实习时间没有保证、实习内容缺乏新意、实习场所建设滞后和实习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因此,要采取措施充分保证实习时间,丰富和更新实习内容,拓展实习场所,加强实习管理,以切实保障实习效果,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实习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9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2012年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要求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鉴于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以期对地方工科院校开展实习教学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表现 1.实习时间没有保证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要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而当前,地方高校安排实习的时间普遍达不到国家要求。

同时,高校实习还往往存在“缩水”现象,对于4周的实习来说,一般实际执行仅2~3周,时间缩减了25%~50%。这种现象在地方工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并成为影响实习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实习内容缺乏新意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去,将枯燥的专业知识与丰富形象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但是,受实习成本、实习场所等方面的影响,高校在实习过程中普遍简化了实习环节,导致实习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1)理工科学生实习缺乏实际操作

理工科学生通过实习,应该能够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培养创新和应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许多地方工科院校在组织理工科学生实习时,往往以参观某个工厂、演示某项操作技能或观看某个程序的运行等作为实习内容,替代了本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实习效果较差。

(2)文科生实习缺乏动脑思考

与理工科专业相比,文科专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实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实习锻炼学生动脑思考、推理和辩证等方面的能力。然而,相当一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对文科专业的实习不够重视,在实习内容上往往以参观某行政单位或游览某名胜古迹等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毫无新意,学生缺乏能力的锻炼和动脑思考,远远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和效果。

3.实习场所建设滞后

(1)校内实习条件差,无法满足实习要求

通过某地方院校对学生实习条件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学生对校内实习条件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满意度极低。有些地方院校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无法展示专业的现代技术风貌,不能满足实习需要。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较差的工作环境,难以给学生正面的观感,无法提升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兴趣,这些都使得学生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校外实习基地严重不足

由于受地方院校影响力和专业知名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单位对于接收学生实习不太支持,加上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等问题,其往往把学生实习视为一种负担,承担实习任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导致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存在困难。另外,由于实习经费紧张,地方院校对一些实习基地基本上是零投入,平时很少联系,只是在实习前联系落实实习事宜。因此,高校实习基地出现数量逐渐减少、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严重不足的现象[1]。目前,大多数企业以安全、技术保密和生产任务重等种种原因为由,推脱乃至拒绝学校的实习请求,使得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场所频繁更换,甚至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不仅学校年年为实习场所发愁,而且实习单位也因为缺乏经验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4.实习管理不够到位

(1)实习管理与监控机制缺失

学生实习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参与真实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管理和监控上存在一定难度。许多地方工科院校的实习教学因为没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从实习指导书到实习考核方式以及实习经费等方面都缺少明确的管理规定和监控保障机制,使实习教学在各环节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实习收效甚微。

(2)教师对实习指导经验不足

有调查显示,在最需要产业经验的工科院校教师中,80%到90%都是高学历出身却没有产业界经验的知识分子,缺乏与工业界的沟通和共同语言,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缺乏。而生源的扩大也导致了实习过程中负责指导的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足,导致实习教学质量下降[2]。我国地方工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师指导经验不足的问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在实习前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实习过程中得不到必要的辅导,最终实习报告的撰写也极不规范等,这都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质量。

(3)实习考核不认真,流于形式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实习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考核不认真,普遍流于形式,从而造成了实习效果没有得到真实反映。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充分保证实习时间,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1)高校要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做出调整,以确保实习时间达到国家标准

地方工科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对所有专业的实践总学分(学时)作出调整,增大实习教学学时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达到国家最低标准。同时,也要增加综合性、专业性实习的数量,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上一篇:地方高校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下一篇:基于教学效益理念的课堂要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