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味

时间:2022-09-30 06:06:04

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味

[关键词]课文教学;社会生活;语文活动;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50―01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语文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埋首于“题海”之中,却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渐渐被消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的要求深入人心,笔者在教学中也时刻要求自己不关起门来教书,眼光不仅要看着书本,而且要随时关注社会。

一、在课文中找切入点联系社会

语文课文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总结,因此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笔者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既充分理解课文的内涵,又能对社会有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文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带领学生学习了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笔者就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向学生介绍诸子百家的学说概况,儒家在封建社会被奉为至尊的背景、原因外,笔者还着重分析了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关注社会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组织开展了许多语文实践活动,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如,笔者坚持组织学生在每节课前轮流作5分钟的演讲,并要求演讲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在演讲中讲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笔者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和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笔者每周还会组织一至两次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关注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再加以引导,就会发现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十分深刻的。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三股文”盛行。为改变学生作文的这一现状,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笔者发现班里大多数学生改变了文风,也能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了。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雨却无休止地下,买瓜的老板难觅,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天气奇好,瓜价攀升”,“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抱瓜上车”,“车开走了,老忠拿着钱,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这篇作文深深地感染了笔者,是啊,“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复杂而深刻: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等都有所反映。

笔者将这篇作文作为范文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评价了作者直面社会、积极思考的精神,在学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学生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越来越多,思路也变得敏锐起来,同时,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强,写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的压力,因此,将语文教学同社会生活结合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并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让语文教学在社会生活中完美。

上一篇:语文素养的提升策略 下一篇:大学语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