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振制造业对中国影响有限

时间:2022-09-30 05:50:20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中国影响有限

怎么评价现在美国制造业的真实竞争力?

徐沪初:美国制造业衰落这个结论,我觉得比较偏颇,因为从整个历史来看,美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过去是,现在是,我觉得将来还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方面,美国一直走在前面。

和中国制造业相比较呢?

徐沪初:从技术角度看,美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当中,技术一直遥遥领先,而且和我们的差距还不是一点点。体现在行业上,不管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等不同领域,我们和它的差距都比较大。

从成本上,最早期的时候差距非常明显,现在差距是逐步减小的趋势,中国劳动力成本在沿海地区上升的幅度非常快,人民币升值进一步缩小了中美之间劳动力成本的差距。

另外很重要的是,奥巴马上台之后搞了一个项目,核心是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很多政策上都有优惠,包括税收,包括人才,包括一些配套的设施等等,进一步使成本差距缩小。

另外一个因素可能和产业自身特点相关,现在企业非常重视消费者需求,而消费者需求变化很快。那么企业响应速度就要更快,为了更好满足美国市场,就希望美国企业能够真正在本土生产。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叫供应链风险,所谓供应链风险就是对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它的安全性,这也使得美国企业必须有一部分产品能够在国内生产。因为上述因素,有一部分美国企业可能会考虑要么回到美国,要么加大他们在美国的投入。

重振美国制造业这样的口号提出来以后,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

徐沪初:重振制造业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政治意义,一个是经济的意义。奥巴马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我觉得他更多还是从政治角度上考虑。

经济上,从市场角度有一定的需求,因为美国现在制造业的能力,只能满足它国内需求的75%左右,还有25%没有满足。在成本的角度,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成本差距一直在缩小,缩小到一定程度,美国企业就会有一种动力要回来,可能会把它定义叫逆向回流,最后转移出去的产业最先回流。

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的高技术导致了高附加值,它的劳动力要素成本占价值的比例比较低,技术所占比例比较高。这使得它能更容易摆脱对于基层资源型国家和地区的依赖,能够在美国、欧洲发达国家生产。

从大的企业主体来说,现在这个回流应该还不是太明显,我觉得回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在一部分很少的企业回去了,而且所谓回流,实际上很多是在美国新投资的企业、新增的产能,而不是把国外的产能搬回美国去了。另外,在中国,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向中国转移产能的速度在减缓。但一些周边国家,像泰国、越南、印尼、印度,因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更明显,仍然吸引着发达国家产业向它们转移,所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移还在继续,而不是完全逆过来了,它没有改变世界整个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大趋势。我觉得短则5年,长一点可能10年,还不会发生这样根本的变化。

3D打印机这些新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美国抵消中国低成本制造的优势?

徐沪初:这个技术到底产业化到什么样的程度,有多快,第一需要时间来验证;第二,哪怕这个技术应用速度比较快,技术也是为市场服务的,市场在哪里,技术就要跟到哪里,如果中国是个庞大的市场,这种技术也会同时在中国得到应用,尽管可能速度比发达国家慢一点,但是这种时间差,从过去的历史来看越来越短。

我觉得它首先会从非常小的细分行业开始应用,然后再一步步扩大,短期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变化,不是很现实。

新技术如果还暂时不能把整个产业链带动起来,劳动力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就依然有它的优势。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中国制造业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是有限度的。

上一篇:注重实效 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下一篇:度全省人民银行工作回顾及下年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