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视野中的独立学院转型

时间:2022-09-29 06:29:58

管理学视野中的独立学院转型

摘要: 独立学院的兴起、发展、壮大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发展独立学院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力和物力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办学经费短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的政策推动和办学环境的变迁下,独立学院这个办学群体面临着整体转型的任务。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与群体层面对独立学院的转型进行分析,可以展现出独立学院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独立学院;转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9-0266-02

0 引言

独立学院的兴起、发展、壮大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表明,发展独立学院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力和物力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办学经费短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独立学院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蓬勃发展,原因就在于它通过与母体高校,一方面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得到了互补、整体办学风险得到了降低,更重要、更本质的内在动因是在共生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表现为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独立学院全额的学费收入、整体教学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由于办学效率高带来的办学成本降低、管理费用减少等,社会效益包括:学校总体办学规模的扩大、人才培养品种与规格范围的扩张、教师的合理分流、学校整体品牌的提升以及独立学院数量的增加等[1]。然而,在政府的政策推动和办学环境的变迁下,独立学院这个办学群体面临着整体转型的任务。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和提高质量。

1 独立学院转型的环境分析

2008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对独立学院的设立、组织与活动、管理与监督、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2]。教育部第26号令的出台给独立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进一步规范独立学院办学行为,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这一办法至少凸显了几层含义:一是为开启独立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供了政策依据,提出将于2013年完成独立学院的改革,并指出了独立学院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存在、转设民办高校、撤销或合并的3条“出路”;二是实现独立学院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升转变,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是引进民间资本办学,继续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从国家政策的视角来看,引进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是大势所趋,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的决心。独立学院面临着转型提速之路。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12所独立学院获教育部批准后与所属公立院校脱离,转制成为民办高校[3],他们为办学转制提供了范例。但与我国323所独立学院的总数相比,评估转设为民办高校的独立学院还只占很少一部分,仅占3.7%。其余的独立学院未来的转型之路值得思考。

从当前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来看,与当初举办独立学院时的环境相比,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改革,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将大为增长,国家承诺到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当前化解高校债务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从总体上讲办学经费短缺的状况会大为改观。母体高校从独立学院获取管理费作为办学经费的动力有所减弱。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已经得到实现,目前预期民办高校来实现向普及化方向发展的目标。公办高校面临的政策压力有所减退,由于国家财政经费毕竟有限,不可能承担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目标,只能引进民间资本发展民办教育,实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目标,培养特色办学模式。三是独立学院的不同发展模式决定了未来不同的发展路径。从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现实状况来看,主要有两种典型的办学模式:内生型办学模式与外生型办学模式[4],即浙江模式与广东模式。相比较而言,外生型独立学院以社会企业或个人为出资主体,通过借用普通公办高校校名等办学资源来办学,受母体高校的影响较小,拥有独立决策权,转设为民办高校较为容易。而内生型独立学院以普通公办高校作为举办主体,母体高校对独立学院的实际办学起主导作用,在专业学科、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大都依托母体学校,独立学院拥有部分自有师资,也共享母体高校优质师资。通过依托母体学校的办学品牌、师资队伍、特色专业、管理体系等资源,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能够得到较好保证,招生规模能够得到快速扩张,在办学初期就能够很快进入规范发展的轨道,但由于受母体高校的影响较多,独立决策权有限,转型的方向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体高校的态度,甚至在引进民间资本办学的态度上存在迟疑不决的态度,经济利益使得母体高校不愿轻易放手,阻碍独立学院独立转型之路,同时独立学院的专业门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母体高校存在雷同趋势,办学特色不易形成。四是在独立转型后,独立学院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学院必须独立配备师资、教学设备、师生宿舍,投入非常大,单靠学费收入远远不够,可能会使得民营性质的独立学院陷入公益性和营利性的两难境地。

2 独立学院转型的多层次管理透视

我们可以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与群体层面对独立学院的转型进行分析。

2.1 独立学院个体层面 独立学院转型就是管理者个体的转型、学习和自我选择的过程。独立学院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政府和母体高校,独立学院的院长目前是母体高校委派的管理干部,其职业路径与思维方式与母体高校的管理干部有颇多相似之处。完全独立办学后,独立学院管理者需要完成由公办高校向民办高校的角色转变。一方面,独立学院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职业培训积累关于民办高校的运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高等教育的市场竞争来积累市场知识和办学经验。

上一篇: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举措 下一篇: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