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文本资源 立足学生生活

时间:2022-09-29 03:50:28

整合文本资源 立足学生生活

【摘要】教师只有在整合文本资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生活,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经历并体验现实生活,从而使品德课程真正在学生的生活中。

【关键词】文本 生活 经历 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5-01

面对仅有导语、提示语及大量图片的品德教材,面对仅有少量说明性文字的品德教材,不少教师无法适应,不知道怎样教才好。其实在品德课程必须回归生活的理念下,教学过程肯定不是教师对教材的简单复制与搬运,而是必须要整合文本资源,巧妙使用文本,更要从文本出发,立足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的经历与生活体验,做到“文本”“生活”两相和。

一、凭栏十里芰荷香——整合文本资源的美丽

教材作为一种文本,它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利用的资源。它既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又是学生学习的对话伙伴。打开教材,呈现在眼前的或是一张张绚丽的图片,或是一个个可爱的人物,或是一段段亲切的话语,或是一个个富有启发的问题。文本呈现的内容富有童心、童真、童趣,又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逻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所提供的资源,巧妙地运用,灵活地选择,精心地处理,从而达到有效地整合。

1.巧妙运用教材图例

教材中的照片,撷取的是学生生活经历中的朵朵浪花,虽然只是静态的照片,但每个事件都有发生的不同过程和不同细节,教师可以用图片去唤醒学生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忆,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反思。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我是家中的成员》一课,教材中有四幅表现学生自理的照片:穿衣、洗袜子、收拾玩具、削笔,这些照片所描述的事件许多学生都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教学时,只要教师设计合理,照片就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2.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文本向学生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大胆取舍,补充学生需要的内容。同时,现有教材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城乡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别,教学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有所侧重。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中主要涉及到的“朋友”有公用电话、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游乐器械、候车室、路灯等。

3.精心处理教材留白

品德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倾听者,更成了对话的参与者,活动的体验者。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的留白空间,让学生体验角色,拓展实践空间,记录成长足迹,从而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例如,教学《拉拉手,交朋友》一课,当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跨入小学的大门,首先应熟悉新环境,认识新朋友。为此,本课教材设计了“做名片”活动。课堂上,老师启发学生:刚才,小朋友介绍了不少交朋友的方法,大家是否注意过,大人还通过交换名片的方式来认识朋友呢?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张?在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后,教师提出要求:怎么做呢?小朋友可以回家和父母商量,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不过,老师希望小朋友每个人所做的名片能与众不同,因为你们是独一无二的。第二节课上,学生先展示、交流名片,然后通过交换名片,认识新朋友,这时老师发现,教材中虽没有提供图例让学生仿照,然而学生却能运用多种方法制作名片:或画、或写、或贴照片、或图文结合。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恰当运用留白,拓展了孩子们的实践空间,同时又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允许其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为学生创设了德性自由成长的空间。

二、映日荷花别样红——立足学生生活的绚丽

“道德源自于生活,道德产生的前提是人类长期的生活——生存实践。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人类逐步形成一种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而现实也告诉我们:道德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生活场景中一切在场与不在场都会和道德纠结在一起。”鲁洁教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的发展,最终是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而达成这一目标仅靠教材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立足学生开发资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超越教材,多角度地面向学生生活,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1.校园生活:因你而美丽

农村的学校生活虽然与城市学校有着许多的区别,但农村的学校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把这些教育资源整合进教材,为我所用。如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时,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认识学校新面貌。带领学生参观学校新添制的多媒体教室、苗苗电视台、学校刚改建完毕的图书馆、这些都使学生自豪不已;(2)走近学校荣誉室。面对着金光闪闪的奖牌、奖杯,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油然。(3)介绍学校的快乐生活。我就利用事先拍好了运动会、参观污水处理厂、读书节、广播操比赛等一系列的照片。在课上把这些照片一一展示出来,学生情绪激动,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体味着快乐。(4)开展“我为母校添光彩”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作文、绘画、书法等多种形式把对学校的爱表达出来,从而真正体会“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思想。从感知——体悟——实践,整个活动融校本资源和教材于一体,把教材这薄薄的书变得丰厚无比。

2.家庭生活:因你而温馨

家庭是学生温馨的港湾。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触角深入到家庭,也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家庭情景,或是恰当地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更好地为学生品德的养成服务。例如,我校教师在上《父母的疼爱》这一课时,针对现在的孩子享受着父母之爱,但是好些孩子身在福中却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的现象,开发了家长这一资源。让家长走进课堂,动情地讲述关爱孩子的每一件事,有的家长还带来了孩子小时候的照片。面向家庭生活,使孩子真切感受到了父母之爱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学生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品德也在家长与孩子的真情碰撞中逐渐形成,真正实现了德育的“润物细无声”。

3.社会生活:因你而多彩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品德教学不仅要挖掘现实生活中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素材,并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同时还要结合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家乡变化的点点滴滴,都是德育的素材,都能让学生受到生动的教育。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这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搜集家乡的旅游名胜、家乡的特产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可以结合“开展‘走近华罗庚’‘金坛名人知多少’的介绍活动;利用金坛市首届乡村旅游节的活动,让学生做小导游,设计旅游路线等。恰当地利用社会资源,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了知识的共同建构者。

作者简介:

贺国财,男,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

上一篇:为预设下的生成喝彩 下一篇:设置“悬念”,为历史课堂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