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8:42:29

整合管理论文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真正优势,尤其是在传统的教育理论背景下信息技术无法找到自己在教育中的真正位置。近来年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理想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传统的教室和教学方式很难建构这样的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方便地建设这样的理想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值的我们注意的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建构出富有个性化色彩和创见性的意义——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尤其应该鼓励学习者建构出他自己独特的意义,形成他自己的独特“认知结构”,而不是机械复制教师提供的结论,作文更是如此,当前语文教学中内容理解的统一性和作文教学中的“集体失语症”现象,只能说是僵化的语文教育的恶果。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理论对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近年来批评甚多,笔者认为,我们固然不可把语文教学的成绩一概抹杀,但当前语文教学也确实存在着问题。

首先,现行教学体系与语文学科体系之间存在着很难解决的矛盾。现行教学体系要求学生以线性方式发展,即由低向高的方式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一般来说,学科知识体系也应按照线性方式构建,这样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一些层次较清楚、序列性较强的学科如数理化等在教学上显得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学生也较易适应。而语文学科本身知识体系就存在着模糊性,在基础教育层次上的语文学科知识更缺乏清晰的层次,难以准确地规定量化的标准,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曾经有人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弊端即在于此,教、学皆无所依。有许多学者、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中学语文知识体系,并试图以此为依据建设语文教材。也有的老师注意到,语文知识本身在层次上有交叉性,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不同的知识层面上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且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语文知识的简单记忆理解所能奏效的。有的教材编写者试图建设网络式的教材体系,按单元编写,但语文学科的学习并不能用简单的认识过程来概括,它必须以大量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知识与能力不完全同步发展,学生也并不是在知识层次上完成了由分解到综合的过程就能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师而言,很难按照编者的意图进行有效的操作。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也存在着模糊性,或者说很难按照一个线性序定学生处于哪一个层次上,这与数理化等学科有明显的区别。同年级的语文水平差别之大远超过其他学科,在中学以上,很难根据年级判断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但我们只能按年级进行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只能在同一个层次上学习。

以上都是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而如果让我们的目光关注一下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读、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方式将由过去的线性方式向非线性的网络化方式转变,这使读者能够自主决定阅读的内容,利用链接随时可以转向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过去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一般要按作者规定的次序进行,而现在则由阅读者自主决定。这样便形成了一种网络式的结构。这种变化正在发生并将对人类的思维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想我们可以从中获得重要的启示:能否以这种方式来构建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教材,模糊知识的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决定他的学习方向。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也由学习内容的传播者变成学生的学习导师、合作伙伴和学习顾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知道学生如何选择学习方向、筛选信息、判断信息,这些实际都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甚至可能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丰富课程本身的内容。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将使语文教育发生根本的变革。

基于以上思考,我试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建设网络化教材,创建包括开放性的学习资源库、具有良好的协作交流功能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方面尝试进行一些实践探索。

二、实践探索

首先我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是进行网站建设,我利用asp技术建设了语文教学网站,asp技术可以方便地对网站内容随时进行更新,并可在网站内使所有的学生进行实时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协作与交流的过程。网站中包括课文参考资料和语文论坛两部分。我根据教材篇目在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加入课文参考资料中,其中包括课文分析、相关图片及音频视频资料、相关文章、同步练习等,供学生自由选择浏览。在语文论坛中我为班级每个学生都注册了用户,学生可在里面发表文章进行讨论。论坛目前建立了语文研究和作文天地两大分类,语文研究以课文为单位分版,学生浏览完有关资料后可在相应课文论坛提问、讨论;作文天地包括自由作文和作文训练,学生可在自由作文中发表自己平时的练笔,在作文训练中按训练要求完成写作训练,学生可互相浏览文章并提出意见,随时进行修改。论坛还有用户等级功能,学生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可以上升一个等级,起到了激励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课例进行分析。

课例:《近体诗八首》

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第三册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欣赏,第三单元是唐诗宋词欣赏,文学欣赏是一个创作性的过程,学生的欣赏过程绝不等于对教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意义建构”更为重要。而且这篇课文包括八首唐宋近体诗,容量大,如果按传统讲授方式,难以充分展示作品的背景资料,更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仅靠教师的分析描述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样费时多而效率较低,更难以实现最终意义建构的目标。于是我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们在多媒体教室共同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

我计划用四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分为三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1—2课时为尝试研讨阶段。

〖学习目标〗

1.熟悉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积极进行协作交流的态度。

3.了解课文的背景资料,掌握必要的知识。

4.学习欣赏诗词的方法。

5.进行诗词欣赏的初步尝试。

〖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以下任务:

1.自己选择阅读网站内关于近体诗八首的资料。

2.(1)任选两首诗写一份作者简介、作品写作背景简介,要求语言简洁。

(2)你认为作者在写作此诗时的心境如何?将这些内容写成文章发表在论坛内。

3.要求阅读网站内《欣赏诗词九要》系列文章,学会欣赏诗词的方法。

4.任选课文中的二首诗尝试进行赏析,并在论坛中发表文章。

5.阅读有关杜甫的资料,写一首诗介绍杜甫,诗体不限,发表在论坛内。

【第二阶段】第三课时为引导研究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杜甫的《登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进一步提高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并引导学生实现自己对作品的意义建构。

〖教学过程〗

1.作者介绍:将学生诗作投影到大屏幕,一方面了解了作者,提供理解诗作的背景,另一方

面把学生自己的诗作展示出来,对学生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2.欣赏配乐朗诵。我选用了《二泉映月》作为配乐,为后面的问题作了铺垫。

4.语文论坛讨论,在以下思考题中任选其一,进行讨论,如有其他问题也可在论坛中提出。

A.《登高》与《二泉映月》意境是否一致。

B.对诗中你认为最精彩之处进行分析。

学生在课文参考资料中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在论坛中发表观点,进行实时的讨论,教师也

参与其中,对学生的文章及时反馈,提出指导意见或给与适当评价。

5.小结。

6.开放性研讨题目。

A.根据登高诗意写一首诗。

B.选几首表现秋意的诗歌进行比较研究,如《山居秋暝》、《沁园春长沙》等。

7.诵读《登高》。

我制作了《登高》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了《登高》的配乐、配画朗诵,学生跟读品味。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自主深入研究阶段。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诗歌欣赏有了初步的认识,可自己尝试进行研究。我首先在论坛中转贴了清华附中的一位学生写的一篇论文《梅边吹笛露桥闻》作为范例供学生参考,并提供了部分杜甫研究的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在近体诗八首中选自己喜欢的篇目进行研究,在论坛中进行讨论,我也在论坛中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

三、思考与讨论

我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了这篇课文的学习,这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经过了艰苦的准备过程,但也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学生的表现甚至让我感到吃惊。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共10课时后学生在论坛内的贴子总数便达到1,041篇,所有学生均参加了讨论,最多的同学发表了30多篇文章。学生兴趣的高昂、思维的活跃、思维的深度都让我感到意外。我把学生的部分讨论内容和我的一些思考在中国中小学教育网即K12网站的语文论坛中发表出来,引起了许多老师的关注,并对学生的文章发出了一致的赞叹。这次教学探索,也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网络教学活动的几个突出的特点:

1.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网站内用户等级的功能也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固然有着许多有效的刺激学生学习的力量,如来自各方面的奖惩手段、社会环境的潜在影响等,但大多最终指向今天的学习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上,如果缺少学生真正的内在的兴趣,学生很难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学生在某一学科上下功夫为了什么?除了兴趣外最直接的就是为了分数,学习内容在考试后异化成了分数、结业凭证、录取通知,最终造成了学生的厌学,甚至造成了无意义的教育——背离了本来教育目的的教育。而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发并得到满足,而学习内容所自然形成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只有在深入学习后才能得到更充分、更出色的表现。有人说,在网络上最重要的是抓住别人的眼球,那么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尤其是在一个有着长期固定的学习团体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只有提出更好的问题、更深刻的思想、更有新意的观点或者提供更新的材料,才能有效的吸引别人的眼球,而学习的深入所带来的收获更能带来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是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因此,网络学习环境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2.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在交流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进行真正的思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这也给了他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我们在课堂上有很多时候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过于急迫的想把答案塞给学生,学生缺少充分的时间去作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难以真正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时表面上课堂活跃,有问有答,但学生那种快速的反应只是表层思维的活跃,思考缺乏深度,长久以往,学生将失去真正的思考能力。

3.真正实现了学习的意义建构,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终目标。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建构知识框架。尤其对于这样一次文学欣赏课来说,学生的个性创造表现的更为突出。在此仅举两首学生咏杜甫的诗作为例:

其一(高二·二班杨春雷)

瑶湾才子纵情志,不辨官场仕途歧。

风云忽起历患难,满怀壮志空衫衣。

目含世间疮痍泪,笔走人间劳苦疾。

何日工部碑前过,青松自有杜鹃啼。

其二(高二·一班王泽)

世上疮痍笔中锋,

黎民疾苦化心中。

壮志未遂孔明愿,

诗史存世启放翁。

像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这是学生创造性的充分表现。

4.使协作交流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在协作交流的环境中,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交流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对语文学习来说交流则更为重要,可以说,交流是语言学习的催化剂。在传统的课堂中却很难做到,师生交流可能有一些机会,但生生交流却难以充分的进行,在网络教学方式下,这种交流则可以充分地进行,或者说,交流就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基本内容。

5.这样建设教材便能更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效率、增加容量。

教材容量的增大增加了学生的读写量,使学生有足够的言语活动和感性的积累,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同时也在语文学习中加入了信息选择和处理的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未来的信息社会。

6.让语文成为真实的语文。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最重要的意义。

以上只是这次教学探索的一些初步思考,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讨论,如语文网络教学教材建设、语文教学网站的基本规范探讨、网络教学课基本模式的探讨、新的教育评价问题、课时安排、网络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问题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现在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做。但这里不再有教参,正如当前流行的一句话——把创造还给教师,它需要你、我去创造。

参考文献: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钟志贤徐洪建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境---探究模式,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

目前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分为三种基本方式:

①L-about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②L-from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

③L-withIT方式: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在中学范围内大多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应用的模式为“情境----探究”模式,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形成创意)、实践探索、意义建构、自我评价几个基本环节。这种模式适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料,形成创新性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最终实现问题解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会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达到建构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对知识学习的自我意义建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习者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与成效,以便在后续问题中改进与提高。笔者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法的理解、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化学学科课程教材的分析,在进行“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教学中应用“情境----探究”模式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进行整合。下面介绍一下整合时“情境----探究”模式的具体运用。

笔者采用powerpoint为基准,在某些内容处插入影片和声音等解决了传统教学的一些问题。在引入这一课题时用一张画面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故事的内容为: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因蛀牙补过一颗不锈钢的假牙。不料后来,她又因为车祸掉了一颗牙,为了显示她的富有,她装了一颗黄金假牙。自此以后,她就经常出现头痛、失眠、心情烦躁等症状。更奇怪的是,众多的医学专家为她检查后,都找不到病因,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会诊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为她开出了一张处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

在学生进入了以上的画面情境和故事情境时就会思考一些与这堂课的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位贵族夫人为什么有这样的病症呢?此时他们的思考可能非常的不成熟,很急切的想知道为什么?这时教师再进入主题。在教材一开始有一个演示实验,这个实验最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调动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传统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一些化学演示实验原则上只要无污染的都应该在课堂上演示,而不能通过课件演示,因为这样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只是利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讲述原电池原理这一重难点时,采用了一个用flash制作的动画,动画的主题是锌铜—硫酸原电池的微观反应原理。

(学生观察第一幅画面后根据预习的情况、课外资料的搜索及教师的引导思考若电路闭合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境?)

动画体现的变化在于:电路从开路到闭合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前者没有什么反应发生,而闭合后,可以从动画中显示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不难得出结论是锌片有电子流向铜片,有两个电子流向时同时游离一个锌离子,铜片上则有两个氢离子得到电子形成氢分子。学生通过动画看到了原电池的微观反应,印象深刻,加深了对原电池原理这一重难点的理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这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比拟的。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最初自己思考的现象和实际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自己在哪部分还有欠缺即对自己进行评价,教师也在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又如在介绍酯化反应时可以用flash制作乙酸和乙醇的分子模型,用动画演示反应的微观变化后,从反应物渐变到产物乙酸乙酯和水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酯化反应原理的理解,在介绍酯化反应的实质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两种反应物是如何脱水的,学生根据自己对两种反应物的结构判断可得出初步的结论。待思考后再观看另一个动画,其实就是在前一动画的基础上将乙醇中的O原子换为另一种颜色代表O-18,其他的内容不变,在播放动画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O-18的目的产物,学生很容易看出“酸脱羟基醇脱氢”这一实质。这样我们就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了比传统教学中的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启发。

在介绍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这一部分时,则可以设计实验情境,用画图软件设计几个实验装置图,让学生根据装置图进行实验探索,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学生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得到了实践,并在内心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这也充分利用了实验探索手段来代替传统教学中的枯燥的文字叙述,学生通过用电流计测定很容易得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更主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教师创设的实验中有所收获,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看自己能否很好的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师也可以评价学生如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等。

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原理和形成条件后再让学生思考那位贵族妇人为何出现病症,这时学生很容易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解释,还可以开出一张有效的“处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学习解决了课题引入时情境中的问题。

在最后一部分介绍利用原电池的原理制成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池,废电池带来了一个重要问题是废旧电池的污染,可以采用一段教学录像素材介绍废旧电池的污染及目前的处理情况,播放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和“痛痛病”两起公害事件。结合日本人神奈川县众人震惊的废电池污染水源,从而导致多人重金属中毒事件,给学生提供这些材料让学生分析废电池随意丢弃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可以先让学生解剖废旧的干电池,分析各部分可能产生的污染,再用课件播放用powerpoint制作的电池的切面,一层一层的展示其结构和成分。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新世纪来临,不少地区和学校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革新。我校除了积极将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进行整合之外,还进一步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在此,结合一堂作文课(《给××的一封信》——劝戒烟)谈一谈我们的具体做法。一、相关背景简介:时间:2001年5月30日(世界无烟日)学生:六年制五年级硬件环境:宽带接入INTERNET的网络教室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教师巧设悬念: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要来说服一个人。随即播放录相(本班小园同学竭力劝阻爷爷戒烟,可爷爷就偏不听,而且祖孙二人还为此“斗嘴”),真实、生动的情节贴近生活,很快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爷爷为什么听不进去小园同学的劝告呢?兴趣正浓的学生有的认为爷爷太固执,有的认为爷爷没文化,有的认为小园态度不好,不过多数同学认为是小园没有把吸烟有害的道理讲清楚。此时有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表现出了想“亲自出马”的强烈愿望。于是教师就顺势给了他们机会。然而由于阅历和知识面的有限,他们一个个都露出了“有理说不清”的尴尬,也正是这种“尴尬”使求知的欲望在同学们心中骤然萌发。三、明确目标积极求索当学生求知的欲望溢于形色时,教师问道:“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获取劝说爷爷戒烟的道理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看书、读报、问老师、看电视、上网……从学生那兴奋的表情看得出他们各有“高招”,这时任何统一的形式都将是“强人所难”,教师此时所能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可以让他们自由求索的空间。于是,教师抱出了一大摞相关的书籍,和多份当天(时逢5月30日世界无烟日)的法制报、商报、特区报供学生查阅,还提供了两个网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赋予了学生可随意离座询问的权利(现场有上百位听课教师)。这个环节,真正体现了学生面对丰富的信息源,有求知的“自由”。于是学生有的跑到听课老师的跟前咨询,并将其收获到局域网的BBS上,和大家共享;有的边读书报资料边作记录;有的凭借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网上麻利地检索到了众多吸烟危害的原理和独到的戒烟妙方;更有少数同学还将这些资料经过整理和加工直接用PowerPoint制成了图文并茂的“电子笔记”。随后同学们开始汇报,但是发现信息太多(尤其是BBS上的),却欠有条理,于是大家又将吸烟的危害归纳成三个方面:危害自己、危害别人、危害环境,并用不同颜色或其它记号区分开来。<教师同步板书>通过以上的过程不难看出,在这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以Internet教育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说学生掌握的大量理性材料,已经为后面的成功(说服爷爷和写出有情有理的文章)奠定了基础,而此时教师则进一步引导学生:“是不是我们只要把这些道理干巴巴地讲给爷爷听就行了呢?”经过短暂思考,学生很快就得出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还应该“动之以情”的认识。<即板书>这时老师请出了本节课的关键人物——“小园爷爷”(此前小园爷爷并未露面)。此时的学生可以说是胸有成竹,结合刚获取的材料饱含深情地将吸烟的危害向爷爷娓娓道来:“爷爷,您知道吗,一支烟足以毒死一只小白鼠,一支烟将缩短您十一分钟的寿命。您想想,您每天抽十支烟那将会对您的生命产生多大影响啊!用抽烟的时间您可以逛逛公园、看看电视、陪陪您的孙女儿小园那该多好啊……”渐渐地爷爷被同学们朴实的语言所感动,最后亲孙女小园同学说话了:“爷爷,我还小,还想让您再多陪我几年,为了延年益寿,把烟戒了吧!就算孙女求您了,行吗?”感动得年过七旬的爷爷不禁老泪纵横,哽咽着将孙女紧紧搂在怀里。五、当场写作网上评改上述感人的一幕令许多同学和听课老师不禁潸然泪下,也使学生不由得想起自己也有吸烟的亲人,创作的热情也就随之高涨。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书信的格式,并由学生将板书补充完整(如下图所示:黑体字和边框为学生补充内容,其余为老师同步教学内容)。接下来,老师允许学生任意选择劝告对象,进入现场写作。多数同学借助WORD直接在微机上完成,少部分学生动笔写。对学生习作的评改十分重要,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这一过程也凸现得十分突出。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学生推荐、评论一至两篇习作。由掌控主机的学生将文章“转播”给全体同学,让大家自由阅读和讨论同时将自己观点置于BBS上。之后由“版主”组织大家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点评。接着,利用局域网学生进行自由评改。根据个人意愿选择评改的对象,并将个人观点存放于BBS相应的专栏内供大家交流,产生线上互动作用。最后,学生和教师自由浏览大家的评改结果,有异议的可选择多种途径进行再交流。以上这堂作文课,是我们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的具体探索和实践,在此热忱欢迎专家和同行指正并提出宝贵建议。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并购是西方企业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快速扩张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并购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资本经营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实现资本的低成本、高效率扩张,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的重要途径,这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特点。当前,以并购为主的产业整合正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新热点。但在我国,由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在并购中企业的角色定位不同,并购企业双方的在制度(产权关系模糊和所有制阻隔)、运行机制、人员心理(尤其是行政主管领导认识上的不一致)和文化等方面的冲突,难以形成有效的并购整合,并购的效果差强人意。甚至有些企业并购后,陷入了困境,成为“问题企业”。因此,在大力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的过程中,研究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企业并购整合的核心能力发展趋势分析

在西方企业并购实践中,并购的目的先后被定位在寻求规模经济、分散经营风险、发现价值、实现战略转换上。自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提出核心能力理论以后,企业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能力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根据Prahalad和Hamel的理论[1],企业的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是能够提供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如下特点:①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它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和效益。②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及其服务上。③它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态及运营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企业的竞争正日益从企业外部产品和市场的竞争走向企业内部资源、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兴起正是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的必然,核心能力轮的提出及对其广泛深入地研究和应用,标志着企业管理学对企业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核心能力理论发展起来的分析框架,被认为是企业管理学关于企业竞争力问题分析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框架。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能力是对企业分析的基本元素,而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目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的各项职能都应围绕企业核心能力而展开,生产、营销和财务等管理活动也都应该以企业核心能力为中心[2,p432]。企业并购整合是一个系统过程,综合现代企业资源理论、知识理论、创新理论和能力理论,企业并购整合发展战略应该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来构筑和实施。

因此,我国在大力推进企业战略性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必须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为根本目的实施企业并购、整合管理,即由并购双方共同采取的一系列旨在推进合并过程,提高合并绩效的措施、手段和方法,它涉及到员工安排、队伍建设、文化重组和业务重建等必须面对和完成的各项工作。并购应以构筑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的,所以并购后的整合过程的指导思想应是围绕核心竞争力构筑来培育企业的战略性资产。由于企业的战略性资产是以独特的资源、技能和知识为根本要素,因此在整合过程中,要识别出并购双方在资源、技能和知识之间的互补性。对于具有战略性资产特征的要素,整合过程中要进行重组,对于不具有战略性资产特征的要素可以剥离。要强调的是,资产剥离要以不影响战略性资产发挥作用为原则。由于战略性资产要素是嵌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组织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各项职能活动之中的,所以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还是要从这些职能活动入手。概括地说,并购整合管理主要包括有形整合和无形整合两种类型。有形整合包括资产、财务整合、组织结构整合、管理战略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等,无形整合主要是指企业文化整合。

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有形和无形因素、心理、政治和权力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复杂性、无形性和交叉性,加大了整合管理的难度,因此,在整合构成中需要系统考虑企业各方面因素,以实现有效整合。企业并购后,以何种方式实施企业的整合,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并购双方企业制度、组织、机制和文化上的差异性;二是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战略的特点和要求。实际上,一个企业的整合,往往不是单纯地选择某一种模式,通常是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整合。只有选择恰当的方法对企业进行整合,使并购双方在制度、机制、组织和文化上协同运作,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并购后的整合管理也不是某一理论视角就能够解决的,而应把不同视角结合起来系统考虑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策略。

二、基于核心能力对企业并购整合的系统性思考

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系统时代,现代经济正从规模经济走向系统经济。这里是把以经济系统方式进行的经济活动称为系统经济。系统经济学(Systematiceconomics)认为经济系统化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的特征也不一样。在经济系统的系统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出现;随着经济系统的系统化水平的提高,个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逐步下降;在经济系统的系统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先进。一个企业能不能实现基业长青,重要的不在于有没有一个好的企业领袖,有没有一个好的CEO,更重要的是要把企业系统构造好[3]。企业购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购并战略的制定、购并目标的选取、谈判、成交、并购后的整合等都是并购这一系统工程的环节,其中任何一个子环节的失误,都会引起购并的失败,尤其是并购后的整合更是关键。对于并购整合来说,主要涉及的是管理问题,即管理整合问题,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并购整合也变得复杂起来,可以说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有起点无终点的系统工程,整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并购企业的命运,因此必须根据系统性原则精密筹划,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整合。按照系统经济的视角来进行企业的并购整合,将并购后的企业视为一个系统来解决整合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要全面把握和控制整合过程,综合探索整合过程中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把握住整合过程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成功的企业并购整合管理系统包括资产、财务整合、组织结构整合、管理战略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以及企业文化整合等五个关键要素:

(一)资产、财务整合是并购成功以后整合的第一要素。并购前的两部分资产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并购以后的生产经营需要,或原来的两部分资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这就需要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有些没有用的资产应及时变现或转让,尚可使用但需改造的资产或生产流水线应尽快改造。通过整合,使并购以后的生产要素发挥出最大的效应,最终实现盘活资产存量,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并购的初始动机总是与节约财务费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企业并购后,为了保证并购各方在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形象,并购双方在财务制度上互相连通,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协调一致是必需的。

(二)组织整合。它是指并购后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或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并购后公司还要进行组织整合,重建企业的组织指挥系统,以保证企业有健全的制度和合理的组织结构,从而实现重组双方最佳的协同效应,降低内耗,提高运作效率。企业并购后组织结构的调整是必要的。联合利华在华并购中的组织整合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证[4]。

(三)管理战略整合。企业并购后,应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对目标公司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造,做好目标公司的机制转换与制度创新工作。管理整合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2)制定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制度;(3)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科龙(容声)集团与格林柯尔公司之间的并购管理整合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5]。

(四)人力资源整合。基于核心能力构筑和培育的人力资源整合,首先要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因为这关系到以个人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积累,以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联结,若出现人员的大量流失,可能会使企业失去具有战略性作用的关键人才。所以在没有识别出关键人员之前,应尽可能保持人力资源的稳定是人力资源整合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向员工传递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信息,指引员工形成新的愿景体系,快速形成组织凝聚力;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与员工沟通,获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注重对关键人员的留用和整合。关键人员最具有战略资产的特征,可以说是企业能力的源泉,能否留住关键人才,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并购的成败。为了留住具有战略性作用的关键人员,在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中,对关键人员要采取怀柔政策,要运用3I原则,即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Information),能予以包容(Involvement)和诚实相待(Integrity)[6]。

(五)企业文化整合是影响公司并购战略与长期经营业绩的关键要素,也经常被看作是影响并购成功的最终标志。在很多的并购实践中,尽管技术、市场、生产、财务等方面的整合非常成功,但因为双方在价值观、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文化上的碰撞和冲突而导致并购的最终失败。文化整合涉及到双方价值理念、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工作风格等方面的整合,使优质企业文化取代劣质企业文化,达成理念趋同,规范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差异对整合有很大的影响。企业文化包含在集体价值观体系、信仰、行为规范及理想之中,是激励人们产生效率和效果的源泉。不同的企业在文化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对整合造成一些麻烦,也可能是整合时需要注意保护的对象,因为它代表着有价值的独特惯例。文化是企业的长期积累和沉淀,不可能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改变,但通过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够建立相互的尊重和理解,促进相互适应。

企业文化是一个以最高价值观为核心,包括企业战略、结构、制度、作风、人员、技能等七个因素的生态系统概念,帕斯卡尔和阿索斯将企业文化看成是一个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由七个因素构成的生态体系(这七个因素是:核心价值观、战略、结构、制度、技能、人员、作风)[7]。因此,企业文化整合从广义上讲就是企业生态系统的再造,其中战略、结构、制度、作风的整合事关全局[8]。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并购后整合的效果。企业并购系统经济越复杂,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影响也就越密切。系统的特征、性质和功能,不仅取决于系统的构成要素,更取决于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整体性是企业系统的一个特征。并购后企业在规模、结构、组织、机构、人事、文化等方面与并购前的企业都有所不同,是购并双方企业在各个要素方面的有机协调组合,但不是简单相加。它超越了原有的企业,是一个新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在并购成功以后组建的新公司作为一个新形成的系统整体,目标和环境也都发生了变化。

从目标来看,任何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一个企业系统的目标可能不止一个,而有好几个。这就要求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全面地协调实现各种目标。企业之所以从事购并活动,其目的是谋求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和超常发展,而并购企业的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的边际配置和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其二是耦合度问题,即并购企业的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度问题。并购企业为了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就要尽量提高其耦合度指标[9]。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根据购并后企业的宗旨、并购各方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组织企业的人、财、物资源,实现企业总目标的整体谋划。用企业发展战略指导购并活动,就是要求企业按协同化原则规范购并行为,采取积极有目的的购并方式,减少并购的机会主义。当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企业必须以突出主业,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为原则,即围绕培育、保持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进行购并,这样其成功的概率才会大。

企业并购前与并购后相比面临的环境有所改变。系统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后,系统也必需随之调整。并购前的并购设计与规划是建立在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战略以及组织力量等资源的有限信息基础上的,所以很难与并购后的现实完全一致,这就意味着并购前的预期方案不得不为适应现实而修改。故而整合过程也应该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现实的变化。此外,我国的企业并购整合,一方面必须顺应世界的潮流,以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这是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并购企业还应历史地承担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任;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从宏观上讲,企业的整合必须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国家的政策、政府的职能、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为是企业并购整合的大环境,这些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并购整合效果产生影响。而整合的含义是并购双方在目的一致(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拉形成的,企业在战略、策略、组织、机制和文化上的协同。因此,企业的并购和整合过程中,只能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应严格限制在对并购企业进行监管和服务上,并购后的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运作。环境的影响使企业问题的最优解往往不在企业内部,需要整合企业、产业、地区、国家甚至全球层次的经济系统[3]。

三、简短结语

企业并购整合的内容主要涉及资产、财务、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等很多方面,是一个系统过程,这个过程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这也决定了企业在并购成功以后的整合也必须进行系统化的考虑。

根据系统经济学的观点,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即企业以经济系统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更加符合系统经济学的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原理和持续发展原理三大基本公理,也就是说企业通过购并经济活动,其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并能为世界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能获得持续的发展[9]。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根据世界最经济原理应有:并购后企业的效益大于并购前各个企业的效益之和。

并购所产生的系统经济效应就是并购后企业的效益减去并购前各个企业的效益之和。以并购所产生的系统经济效应占并购后企业的效益之比来表示并购企业的系统经济效应水平,则该水平越高越好,但无论如何,不能为负。也就是说,并购企业的系统经济效应水平为正是企业进行并购整合的基本条件。

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有助于并购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处理好并购过程中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尤其是并购后双方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核心能力,实现1+1>2的功能;有利于并购企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Prahalad,C.K.andG.Hamel.TheCoreCompetenceofCorporation,HarvardBusinessReview1990,68(3),p79-91.

[2]金培.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432.

[3]昝廷全.系统经济:新经济的本质——兼论模块化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3,(9):23-29.

[4]胡峰,徐薇.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法律规范问题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19-21.

[5]胡峰.跨国公司在我国并购后的整合问题研究[J].攀登,2003(3):49-52.

[6]魏江.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后整合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2(1):31-36.

[7]王长征.并购整合:通过能力管理创造价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2):13-19.

[8]徐彬.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与协同[J].学习与探索2000(4):30-34.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运用思想理论围绕核心重视资源实现整合

多年来,我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它不能够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工作,准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教学效益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教学环节做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信息技术是一种认知工具,信息技术课是一种工具课,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呢?

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在信息时代,有很多问题是传统理论所不能回答和解释的,需要我们具有探求新知识、新理论、敢于向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挑战的勇气和精神。

在上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如果就凭教师按照书本内容直接讲解,学生很难想到氯化钠的结构情形,但做一个Nacl形成的课件,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可见,从内容、手段、方法、教学结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然而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就是教学结构。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传统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关系是: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而此地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作为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在这种结构下,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为了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即彻底改变教学系统中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多年来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而比较缺乏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上主席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在上初中《化学》绪言这节时,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描述,无论你怎样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只能凭自己的生活实践来理解,很难起到好的效果,但我们制作一个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可以变成天空的白云,白云可以变成雨滴或雪花重新降落在地面等有声有色的一段音乐片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入开门教学的情境中,引人处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互联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即创新人才)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要高度重视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化学概念、原理大多数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似“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拆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又如:在做“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使学生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和两极电子得失的情况。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实际上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即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如上所述,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

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的整合的原则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在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所以认识并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化学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和直观性,给学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同时不能脱离实验的作用。

同时,在教学中首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媒体,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化学教师的愿望。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民俗是人类古老文化的遗存,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影视通过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对民俗进行了艺术整合。在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作为陪体而存在,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状态。而在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和中心,表明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影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艺术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份,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关键词】民俗/影视/整合/复制式/点缀式/点化式

民俗是一种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与人类相始终的古老文化,它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体,扩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而影视是高科技的产物,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声、光、电、化、自动控制等)手段将大众生活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因而,民俗与影视的结合实乃出于必然。一方面民俗孕育并滋润了现代影视艺术。我国古人发明的“走马灯”和“皮影戏”,被某些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自从电影产生之后,民俗便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自觉不自觉地从民俗中吸收养份,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黄河谣》、《双旗镇刀客》等为代表的“新民俗电影”。这些影片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向全球展示了东方艺术风范,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声誉。电影的民俗化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中民族电影拓展生存空间的文化战略。另一方面,影视也在对民俗进行艺术整合,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欲求,同时也使自身的审美特性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影视整合民俗的几种形式及审美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诚然,影视与民俗的结合,归根结底是影视对民俗的整合。这里的整合包含如下几层含义:第一层意思,就是主体对某一现象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条理化;第二层意思,在整理、加工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主体的创新和改造,会融入主体的理想、情感、愿望等主观因子,并可能使整合对象扭曲、变形,发生质的变化;第三层意思,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一种现象与另一现象相一致,二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现象。据此,如果对众多的反映民俗的影视作品进行整体的考察,不难发现所谓民俗的影视整合大致可分三种类型:即复制式、点缀式和点化式。

所谓复制式,即影视通过其特有的声像系统(视听语言)对民俗事象进行机械复制。影视凭借电子高科技赋予的记录优势与传播优势,为当代人提供了展示和了解民俗的窗口。从80年代初开始,一些记录片制作者常常远离人群,远离我们熟悉的现实生活,深入荒凉的、人迹罕至的地区,到边远极地去探幽访古,到边缘文化圈中去揽胜猎奇,对我们民族的古老民俗进行重新确认,大型记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等则是他们的硕果,向观众展示了丰富而又翔实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古代文明的结晶,散射出久远的光辉,而其自身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民俗的认知体系。显然,影视整合焕发了民俗本身原有的活力,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所说:“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对象从传统的统治下解脱出来,它制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用众多的摹本代替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使复制品得以在观众或听众自己的特殊环境里被观赏,使被复制对象恢复了活力。”[1](P243)

由于复制式整合主要体现在纪录片中,无可挑剔的真实性、真人实物的现场感,使其具有了文献价值。而就文艺民俗来说,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民间舞乐,都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影视的声像系统得以发扬光大。尽管如此,从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角度看,复制式属于民俗整合的初级层次,更高的层次应该是点缀式和点化式。

点缀式,指民俗事象成为影视艺术作品中的一种点缀、一种不可或缺的陪衬物。形象地讲,如果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等似红花,那么民俗就像绿叶。通过点缀式整合,民俗与影视艺术作品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担负起多种叙事功能。民俗是人类绵延至今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可靠纪录,并融入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又因其传承性和扩布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可创性的生活材料,这就成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影片《良家妇女》以“小女婿大媳妇”这一传统习俗为题材,对旧时代妇女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沉思。《湘女萧萧》似乎是《良家妇女》的异地重演。《寡妇村》所反映的是福建惠安一带“不落夫家”(或称“长住娘家”)的原始遗风。当然,影视对民俗物态化文化层面的反映绝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一种审美描绘与把握,嵌入了创作主体的理性评价和情感观照。这类影片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审美要素:其一是用现代的眼光审视过去,《良家妇女》、《湘女萧萧》讲述的是旧时代的故事。其二是从内地的文化视角观照边远文化,《益西卓玛》表现的是的风俗民情。正是整合对象的“异时”性和“异地”性,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所需的“陌生化”效果,并激发了观众的审美感悟。

民俗熔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实用与审美于一炉的多重文化品性,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具有浓厚的民俗韵味,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将原作中的韵味直观地展现出来。影片中的鲁镇,保留着的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人们恪守男尊女卑、长尊幼卑的封建关系,街上的行人卑躬屈膝,鲁四老爷的客厅悬挂着陈腐的条幅,祥林嫂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喜剧片《五朵金花》把白族的奇异风情与民歌作为电影元素注入影片中。《青春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组空镜头:鳞次栉比的竹楼,高大粗砺的仙人掌丛,神秘而死寂的缅寺,挂着红布条的大青树。几个画面就把观众带到辽阔、神奇、安谧的南国傣乡。然后,虚实相间,引出人物,展开故事。在叙事的过程中,制作者又巧妙插入少女“洗澡”、“对歌”、“赶摆”、“猎少”、“杀牛祭谷”、“葬礼”等风土习俗。《过年》是从过年开始的:冬日的北方小城,银装素裹。除夕,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之中。请门神,贴窗花,摔钱罐,到处是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整个影片场景集中、矛盾集中、时间集中,故事发生在过年的24小时之内。尽管在点缀式整合中民俗并不是影视叙述的重心所在,却已为作品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细节,仍给观众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白毛女》中杨白劳给喜儿扯红头绳,《祝福》中的“阎罗大王分尸”、“捐门槛”,《牧马人》中许灵均夫妇孝敬父亲的“茶叶蛋”,《人生》中刘巧珍的婚礼,《良家妇女》中的“石人”,《湘女萧萧》中的“沉潭”,《老井》中那“血红的棺材”和镌刻着打井人名字的“石碑”,诸如此类的细节不胜枚举。当然,点缀在影视作品中的民俗事象绝不仅仅是点缀而已,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意愿和理性思考。《菊豆》中杨金山葬礼上的挡棺仪式,深刻地揭示了宗法制度的本质。《鼓楼情话》中“滚泥塘”的人生礼仪连续三次出现,其深层含义则是对侗族人顽强生命力的讴歌。作为民俗事象的场景、细节、器物等,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现实的根基,选择蕴含丰富的细枝末节与故事相链接,能产生惊人的艺术效果。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妻妾争宠与大红灯笼、《霸王别姬》中的主人公命运与京戏、《活着》中福贵一生的坎坷与皮影戏、《桃花满天红》中桃花和满天红的私情与皮影,等等。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这些民俗元素为影片带来了电影自身的奇观。影片叙述的故事是西方所熟悉的,而故事的民俗氛围却是西方所陌生的,这“熟悉的陌生”正是艺术创造的秘密。当然,从民俗入手展开对民族本性和民族精神的思考,已成为当代影视人的关注点。

从某种角度讲,人是民俗的人。人类在创造民俗的同时也在创造自身,人类生存机制的核心是民俗,这就为影视通过民俗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理论依据。《刘三姐》根据“刘三姐”传说改编。据钟敬文先生考证,此传说遍及我国南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始为口头传承,后记录于文字,至今已有700多年之历史。“刘三姐乃歌圩风俗之‘女儿’”[2](P316)影片《刘三姐》中刘三姐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歌圩风俗”来实现的。死亡是人生的终结,葬礼就有“盖棺定论”的成分在里面,影视创作者常常在葬礼上大作文章。美国电影《甘地传》铺陈的葬礼为甘地形象加上了灿烂的一笔,而葬礼本身的大场面和大气势则为影视制作树立了榜样。我国影片《焦裕录》、《》、《垂帘听政》、《我的父亲母亲》等都在葬礼上极尽铺陈之能事,电视剧《努尔哈赤》、《红楼梦》、《三国演义》、《大宅门》等作品中的葬礼就不仅仅是为了渲染气氛、吸引观众,更在于对人物进行刻画。所以,《我的父亲母亲》中对待父亲的遗体,儿子准备用车拉,母亲却坚持人抬,她的固执正是导演的匠心所在。在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借民俗塑造人物的心态也是常见的技法。电影《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可谓热烈,但红盖头并不能遮掩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哀怨。根据沈从文先生小说改编的影片《丈夫》,反映的是湘西农村的一种旧习,妇女结婚后为生计被迫离开丈夫去做皮肉生意。影片用舒缓的笔调,细腻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特殊境遇下的深情厚爱。

点化式,指民俗事象经过艺术点化,晶化为一种饱含创作者情感、想象、理性等诸多主观成分的审美意象,并且不再处于陪置,而上升为影视表现的主体。首先,点化意味着创作者对民俗事象的扭曲变形。艺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改变表现对象原有的性质,直至创造新的形象。因此,影视创作者在点化过程中往往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乃至幻想,在已有民俗事象的基础上“幻化”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民俗虚象,或称幻象。这种幻象已与原来的民俗事象自然脱离关系,同时达到一种高度的自我完满,并且包含了比现实某种民俗事象更多的意蕴。正如苏珊·朗格所说:“电影‘像梦’,则在于它的表现方式:它创造了虚幻的现在,一种直接的幻象出现的秩序。这是梦的方式。”[3](P480)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以及“点灯”、“灭灯”、“封灯”的一套程式,就是典型的民俗虚象。这些民俗虚象不是可以证实的民俗,而是一种浪漫的虚构,不是一种真实,而是一种叙事策略。本来,虚构与创新是一切艺术的本性。“电影作品就是一个梦境的外现,一个统一的、连续发展的、有意味的幻象的显现。”[3](P481)如此看来,影视对民俗的整合,可使原生态民俗事象发生质变,同时也并未排除其认识功能。

点化的过程也是创作者注入情感的过程,情感化的民俗事象成为一种审美意象。如果说点缀式偏重于再现,那么点化式则侧重于表现。若将影片《人生》和《黄土地》的“土地”稍作比较,《人生》中的“土地”仅仅承担叙事功能,而《黄土地》中的“土地”,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性的;既是再现的,又是表现的;既被一定的历史文化所塑造,又在创造着新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土地”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赋予一种高于社会、政治的容量,具有更深沉的历史内涵和更鲜明的民族性。再将《人生》中刘巧珍的结婚场面与《黄土地》中的结婚场面比较,会得到同样的感受。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克莱夫·贝尔曾说“艺术乃是有意味的形式”,并认为“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品中必定存在的一种特性,“离开它,艺术品就不能作为艺术品而存在;有了它,任何作品至少不会一点价值也没有。”基于对视觉艺术的考察,贝尔对“有意味的形式”作了如下的说明:“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之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4](P4)电影《黄土地》中的红色以乐景写哀情,收到了很好的反讽效果。《红高粱》中的红色基调同十八里坡等野性场景相结合,突出了生命的激昂之情。《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的热烈与妻妾争宠相辉映,更反衬出人性的被压抑。《桃花满天红》片尾的红色与姚老爷的阴谋,把大喜突变至大悲的大反差透彻地表现了出来。

如果说点缀式作品中民俗只是陪体,为叙述故事、渲染环境、塑造人物服务,那么点化式作品中民俗已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如果说点缀式仅仅表明民俗意识尚处于萌生阶段,那么点化式则是民俗意识的高度自觉。《黄土地》的摄影张艺谋面对黄土地兴奋地说:“就拍这块土!”因为“陕北的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它既是贫瘠的,又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给人以力量和希望。”[5]所以,《黄土地》的叙述主体不是顾青、翠巧、翠巧爹、憨憨等人物形象,而是土地、花轿、锣鼓、祈雨等民俗事象晶化而成的审美意象。同样,《红高粱》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不是“我奶奶”、“我爷爷”的情事和抗日的壮举,而是送亲仪式、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等。《大红灯笼高高挂》令观众难忘的是点灯、灭灯、封灯的一整套程式。民俗意象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艺术因子,并引起了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变化。影视对民俗的整合,一方面使民俗本身因“典型化”得以被发掘、整理而发扬光大,给观众以更为深刻、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另一方面又使民俗成为一种观念的载体,其现实性亦在逐渐削弱乃至消亡。

实际上,任何一种整合,都是一种改造、一种重构,而且对整合双方而言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影视艺术在对民俗进行改造、重构,另一方面民俗也使影视艺术的审美机制悄然发生变化。从点缀式到点化式的演进,民俗的影视整合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影视的叙事机制,突出了影视的影像性。二是削弱了影视的理性成分,提升了审美娱乐性。

影视艺术的叙述特性,决定了影视在本质上是偏重于再现的时间艺术。影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运用影视特有的声画系统叙述一个生动、直观、曲折、动人的故事。正如斯坦利·梭罗门说:“只有按电影的特殊表现方式来塑造一个叙事观念,才能完成自己的创作冲动。”[6](P2)伊芙特·皮涪也强调:“影片永远是一个故事。”[7](P11)可见,叙述性一直被认为是影视的主要特性。点缀式民俗事象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叙述对象,并与人物、故事情节构合为有机统一而和谐完满的叙事文本。《祝福》、《人生》、《老井》、《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影视作品承袭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叙事精神,结构完整清晰,发展脉络清楚,其中的民俗事象入情入理,为整部作品添色不少。由于点缀式民俗在整部作品中是陪体,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作品的叙事机制,也并没有削弱这些作品的叙事特性。一部作品的艺术时空都是既定的,各种艺术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形成了作品的总体特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点缀式意味着民俗因素所占的时空比例明显处于劣势。与点缀式不同,点化式中民俗成为影视表现的主体,同时也就意味着民俗与非民俗因素在艺术时空上形成争夺态势,结果至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俗因素压倒非民俗因素。《黄土地》中的迎亲仪式、婚礼、土地、黄河、锣鼓、祈雨等民俗因素在叙事时间上处于优势,又由于这些民俗因素大都属于非情节因素,也就决定了整部作品叙事性削弱,叙事节奏迟缓,而其在空间上的优势则又突出了作品的影像性,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另一种情况是民俗因素与非民俗因素平分秋色,《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大致属于这种情况。民俗在时空上的特有位置,使其既有时间上的延伸性,又有空间上的拓展性。事实上,张艺谋正是这样处理民俗的,他所谓的“好看”也就是情节性和影像性的巧妙结合。其中“颠轿”、“红高粱”、“高粱酒”、“红灯笼”等民俗所拓展的艺术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影像性,给影视带来了空前的艺术景观。

民俗本身具有娱乐功能,像节日、游戏、体育等民俗是人类生活的调节剂。影视艺术的主要目的也是使观众获得娱乐。鲁迅先生曾说:“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沾沾于用,甚嫌执持。”[8](P47)这样,娱乐就成为民俗与影视的契合点,也成为二者的终极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在作品中所占比重越大,作品的娱乐成分也就越大:反之,民俗成分越小,其娱乐成分也就越小。感官娱乐性又是和人类的理性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艺术的发展变化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民俗的影视整合而言,点缀式带有更多的理性成分,点化式则更具有娱乐因子。《祝福》、《人生》、《老井》等影片,带给观众的是更多的理性成分,对《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接受而言,感官刺激几乎取代了人们的理性思考。原因在于,影片过分地渲染了某些仪式。仪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它可以是神圣的也可以是凡俗的活动,这类活动经常被功能性地解释为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沟通(人与神之间、人与人之间)、过渡(社会类别的、地域的、生命周期的)、强化秩序及整合社会的方式。人类的生存需要仪式,没有仪式的生活是枯燥的、毫无生气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仪式为人类提供了情感释放的契机,如婚礼上的“闹洞房”,葬礼中的哭丧等。另一方面,某些仪式(如婚丧嫁娶)对于非当事人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审美活动,其非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好看”(张艺谋语),就在于通过某种仪式强化其作品的审美机制。王一川曾指出:“由于这里的奇异民俗总是交织着民间狂欢节气氛(如《黄土地》里的婚嫁喜庆和祈雨仪式,《红高粱》里的送亲仪式、颠轿,野合、酒誓等),所以对于厌倦了第三代虚幻大叙事而寻求个体解放的当代观众(主要是知识分子),能产生瞬间性的狂欢享受。”[9](P258)对于影视创作而言,理性和娱乐似乎构成了审美价值的两端,任何一种顾此失彼都是艺术的大忌。审美离不开娱乐性,但仅有娱乐性是远远不够的;审美也离不开理性,只有理性同样也是行不通的。艺术创作乐趣,是在不断地追寻新的平衡中获得游戏的快慰。

总的说来,影视艺术从其发生形态和发展走向来看,是以民俗为其依托和前提的,而最终则成为一种新的民俗,它是美的,也是民俗的。同样,民俗的生成和发展,也要以艺术为契机和指向,当代的影视无疑为民俗提供了展示其风采的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陆梅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M].南宁:漓江出版社,1988.

[2]钟敬文.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英]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5]张艺谋.我拍《黄土地》[J].当代电影,1987,(1).

[6][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7][匈]伊芙特.世俗神话[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8]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这个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又一次突破了人类活动的时空障碍,空间与时间的阻隔在互联网面前灰飞烟灭。多年来,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实施了全方位的渗透,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革命,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因此而加快了。信息时代的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面对人类的困境,新世纪的接班人应当具有更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社会发展对人发展的需求就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此时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深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并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二、语文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开掘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

具体语文教学时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这是创新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博采众长,涵摄百家,才能创新。郭沫若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权威,尊重名家、大家,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汞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不学无术,却指望“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次,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人们在其认识活动中经常对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产生疑问、困惑和探究的心理。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进行积极的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它体现了思维过程中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科学而辩证的阐述。宋代的另—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格拉底也同样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近代英国科学哲学家K.R.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加强自己的“问题意识”。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典型表现为两类:其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其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不管如何我们都可采用以笔代嘴的办法来对待。为此我们在本学年中采用提问本来取代练习本。学生所提的问题,只要与语文有关均可提,可提已学过的课文,也可提未学过的课文,可提课内的,也可提课外的。对学生所提的问题,可让学生自答,也可让学生互答,可亦教师回答,有些问题可问而不答。

第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有助于发散式(辐射式)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们为鼓励学生质疑、标新立异,立下了“三不”规定,即不呵斥质疑学生,不讽刺标新立异的学生。不敷衍质疑学生。设计讨论问题力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教完一篇课文,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每上完-个单元,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考老师(由学生提问题让老师谈看法或作解答).改变以往单元测试由老师考学生的惯例。这样做不仅拓展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第四,训练学生求异思维。促进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辩证分析能力,有助于撞击出智慧的火花。有人说,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还有人认为,“他的天才的相对论也就是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思考空间中产生出来的”。人们的这种看法是不无道理的。

第五、营造教学的民主氛围。例如发言必先举手,老师同意方能开口;发言必站立,老师不发话,不得坐下;不许在老师讲话时插话,否则会视为大不敬;坐,则要昂首挺胸,双手放膝,两眼平视,等等。思想上的框框条条太多,必然束缚学生的思维,窒息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取消举手发言制,还课堂权益于学生,此举颇受学生欢迎。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多媒体具有易于控制、交互性强、效果明显、直观性好、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信息量大等特点。多媒体信息可以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各种形式加以表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而在叙事结构上多采用树形或网状等超媒体结构。这种非线性的超媒体结构,与学生联想、跳跃的思维方式相统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CAI虽然是将较先进的技术引入了课堂,但其实它仍属于传统教学,是一种教学观念上的传统。众所周知,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大的信息资源。要研究基于互连网的教学,首先研究要研究对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组织,要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从内容上讲,网络信息资源具有:

a.数量上的海量化现代微电子技术以其高强的集成度、柔性的系统结构和严密的处理方式保证了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数量上的海量特征。

b.种类繁多。在网络信息中,除文本信息外,还包括大量的非文本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信息等,包括全文信息。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非规范、跨地理、跨语种等特点。

c.分布开放,但内容之间关联程度强网络信息被存放在网络计算机上,一方面由于信息资源分布分散、开放,显得无序化;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特有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得内容之间又有很强的关联程度。

(2)从形式上看:

a.非线性超文本技术的一大特征是信息的非线性编排,将信息组织成某种网状结构。浏览超文本信息时可根据需要,或以线性顺序依次翻阅,或沿着信息单元之间的链接进行浏览。

b.交互性网络信息资源中基于电子平台、数字编码基础上的新型信息组织形式------多媒体不仅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而且又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因为它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多媒体本质上是互动的媒体。

c.动态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呈现方式从静态的文本格式发展到动态的多模式的链接。

(3)从效用上看:

a.共享性Internet信息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外,还表现为一个Internet网页可供所有的Internet用户随时访问,不存在传统媒体信息由于副本数量的限制所产生的信息不能获取现象。

b.时效性网络信息的时效性远远超过其它任何一种信息,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及影响范围使得信息的时效性增强。同时网络信息增长速度快,更新频率高也是其它媒体信息所不能企及的。Internet信息都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所有的信息都又一个具体的URL地址或IP地址作为ID区别与其它网上信息的标志,这是不同于其它数字或电子信息的。

c.强转移性人类社会为使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总是要将信息加以转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转化是高效的。

d.强选择性网上信息比传统信息具有更强的可选择性。

e.高增值性正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使得它是一种成本低,产出高的可再生资源,具有高增值性。

网上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也很适合教学与学习。但考虑到实际,我们只能采用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以下策略:

1、掌握相关技术。

欲善工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必先掌握其相关技术,还不定期地进行课件制作与网络技术交流、探讨。共同提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

2、搜寻相关信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在教学每一课之前几乎都要在网上搜寻相关信息。百度、雅虎、163、新浪等都是我经常流连的搜索网站。小学语文网、中小学教育网……这些教育网站的信息也非常有实用性,对我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3、整理有关资料。

网上资料较为纷杂,我经常比较自己的教学设计与网上的教学设计取舍,再根据教学设计进行筛选有关资料。如时间允许,制作成相应课件。有时修改网上下载的课件。

4、课堂教学落实。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很欢迎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事先要做好相应准备,因为课间十分钟安装比较紧凑。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作为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探索者和建构者的定位将被赋予新的内涵。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将使过去教室中的封闭环境变得开放甚至没有明确边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开放而富有挑战。

通过近几年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尝试,我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呈现如下特点:

传统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

启发学生探究为主

教学方式

说教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

课程设置

分科性单一化教学

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

学习行为

集体的无个性的个体

学习行为

个性化、多样化的合作学习行为

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

教师作为学习的导航者、设计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评价方式

对分科知识与分类技能的评价

以行为为基础的综合性评价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高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如果我们仍然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企图通过改良方式来获得课堂教学的优化,电脑至多只能起到电子幻灯片的作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远得不到发挥。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应该是高科技与教育改革的结合部,应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上的两个重心转移和两个最佳结合,也就应该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当前教学亟待要改革的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事实上也证明:基于网络的教育环境,为现代教育理论所创设的教育情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播和确立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教育理当责无旁贷,因此,教育也必须改革旧的模式,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为塑造未来社会人才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结合语文学科我们认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学可尝试下列模式:

就教学内容来说主题式教学模式将成为主流。主题式教学指的是师生商定主题,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主题式教学有以下特征:①主题的丰富性、灵活性。主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方面的;可以是比较异同的,也可以是单纯求同或单纯求异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主题及有关文本可以由教材规定(提供)、教师规定(提供)或由学生自己选定。②信息容量大、外延宽。可阅读文本数量多,范围大,文本可以是纯语文的,也可以是多学科的,可以是纯课内的,也可以是纯课外的,或课内课外结合的。③传输路径的辐射性。主题式阅读是一种点圆式的信息输入方式,即以主题为圆心,以有关文本为圆的扇面组织信息输入。

教师的角色将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咨询者、群体的协作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的学术顾问作为研究者、学习者出现。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等能力,达到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近年来,我区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为抓手,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把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数学教学中,促进数学课堂更精彩,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最优化。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方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以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实验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探求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环境的一种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充分发展、形成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如下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图)

该模式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分层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和信息技术支持。本模式图只是一个总体的操作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风格作弹性的、灵活的改变。

对应“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复习准备,引入新课——新课讲授,问题解决——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拓展运用,问题探究——归纳小结,反馈评价5流程,信息技术分别起着问题情境创设,媒体直观演示,分层练习操练,网络协作探究以及建立电子学档进行过程性评价等支持作用。在问题解决流程的各个环节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具体的整合应用可归结如下表:

问题解决流程信息技术(IT)具体活动策略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收集新的信息各种信息搜寻工具、在线资源、电子书籍、数据库教师指导学生信息查找方法,学生收集信息.

资源整理、分析信息E-mail、BBS、聊天室、

视频点播、留言板等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信息、BBS、聊天室等进行信息交流。

信息整合

解决问题文字处理工具多媒体课件等把经过整理的信息整合起来,得出解决结果。分层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展示作品(陈述结果)文字处理工具、电子幻灯片等集体交流

评价、总结自我测试工具、专家系统自评、互评、师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最优化,我们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探索整合的切入点,形成了一些教学策略。

1.教育情境化策略

基于信息技术的情境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学习绝大多数不可能在现实的情境中进行,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与环境的交互,积极地建立新的认识和理解。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应当“新”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是能否创设有趣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二是情境能否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与思考;三是情境能否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独立的或者是合作的学习与探索。

(1)问题情境的创设

所谓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某个课题而精心设置的悬念、冲突、矛盾等心理刺激。“基于信息技术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策略”课题的实施,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问题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的优势,创设丰富生动的现实情境、问题情境或角色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激发学生思考。创设的情境除了让学生知道“这是什么”,更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辨别,理解它有什么特点,探究其原因,发现它与其它事物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怎样做?”。

在传统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导者,虽然也有师生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但合作与交流受时空限制,实效不大。在“分层指导,问题解决”实验中,教师利用校园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调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

(2)愉悦情境的创设

愉悦情境教育是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境缩短儿童与老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在审美愉悦中,能培育创新的土壤,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如:数学网络课《轴对称图形》,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介绍,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飞机、服装、北京天坛建筑……,有与美术和劳动整合的民间剪纸图案……,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进行自主学习,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在画图软件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用剪刀剪出轴对称图形,用纸折出轴对称图形,学生经历了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同伴协作的快乐,感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体会到了“数学美”。

(3)模拟情境的创设

模拟情境教育指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教学中,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积极的态度倾向,到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然后,自己的情感不由自主地移入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随着情境的延续,儿童的情感逐步加深,最终情感渗透到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

如在《最佳旅游方案》一课中,通过模拟组建旅行社活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水平分别扮演经理、导游、线路策划员等角色。学生在这虚拟的角色情境中,各尽其能、各展所长,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角色情境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学习个性化策略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了学习个性化策略。在实验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个别化学习环境,以学生的实际差异为出发点,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程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系统的个别化和交互,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规定范围内),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个性化。如:通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学习方案A的小步子、直观性呈现方式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摆脱困境,再通过A级分层练习,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成为合格学生;学习方案B“扶中带放”,中等层次学生通过电脑引导学会尝试、讨论、发现、总结,达到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学习方案C,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线,让学优生通过人机交流或同质学生间交流,主动探索,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反思能力,总结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计算机可自由选择学习方案,分层练习,避免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相互干扰。个别化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在《约数和倍数》、《圆的周长》等实验课中充分反映了这一特色。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与学生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如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采取专门讲解,对自制能力差的学生采取必要的约束,对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采取扩充学习内容等办法,这样有利于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网络协作化策略

信息时代,社会上人的交往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网络还使信息资源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集约化共享,使人们便捷获取。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

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将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的类型分为三类,即本地资源(教师在上课之前把学生需要的部分资料收集整理好,集中在本校网上,供学生参考使用);远程资源(教师课前运用“pagetopage”的方法超链接到Internet,学生通过超链接可以找到需要的资料);广泛资源(指学生自己运用搜索引擎直接上网收集资料)。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自由猎取知识,体现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导者,虽然也有师生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但合作与交流受时空限制,实效不大。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充分利用校园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老师的调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通过局域网或英特网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查询、分析和利用,通过E-mail、BBS、聊天室等,实现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协作和创造能力,改善课堂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4、多向互动式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的图文交互操作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人机交互的功能可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积极调动起来,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使学习内容变得易于掌握、理解和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了知识视野,升华了学习目标;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按学生为中心、学生需求、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多向交流;从无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多向互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了解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目标、过程、结论的递进。(1)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学生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化;(2)参与教学过程中重点难点的突破,通过人机交互,人与人的交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使学生从“我会学习”向“我要学会”转化;(3)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掌握知识的全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实现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4)教师引导学生反馈评价,评价方式适时,评价内容典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效果快捷,学生达成共识,共享成果。

如《最佳旅游方案》、《轴对称图形》等实验课,老师利用互联网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全体学生共同观察、分析问题情境,在老师的调控与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或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见解,评价学习伙伴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局域网或英特网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查询、分析和利用,通过E-mail、BBS、聊天室等,实现人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很好地体现了多向互动的效果。

多向互动的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方法、获得体验,增长智慧和提高能力;有利于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过程的组织者、辅导者和服务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利用网络互动,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考试等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启发,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需要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和发展机会。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让我们最大程度地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顺利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只能发展》主编:祝智庭、钟志贤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介绍我院临床医学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综合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验室;管理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两大阶段,临床医学是以实践性和经验性为突出特征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实验室是高等医学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高校合并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学层次的提高,我院原有的实验室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对实验室,尤其是临床医学实验室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施综合管理,获得良好效果。

1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概况

我院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按学科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检验、急救等,每个学科均有独立的实验室,由教务科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分科细而全,造成各实验室面积较小,用房紧缺,实验人数受限,影响实验开出率和工作效率。(2)仪器设备过于分散,存在使用率低、重复建设、更新慢、陈旧等现象,影响实验的整体效果。(3)实验管理人员力量分散,难以统筹管理。(4)条块分割,不利于学科间的渗透和横向联系,使教和学都易产生学科间的脱节[2]。(5)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原有的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软、硬件上都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要求,我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2临床医学实验室的资源整合

2.1实验室空间的综合利用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将内科、儿科及检验实验室调整到实验楼一楼,外科和妇产科实验室调整到二楼,基础护理实验室仍在三楼。使相关学科实验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例如,外科和妇产科都是手术科室,除设有独立的手术室、换药室、产房、围产期保健室、母婴同室之外,可共用多媒体教室、示教室、库房、准备间、高压灭菌室、更衣室、洗手间和模拟病房、护士站等。这使得各个学科实验室使用面积扩大,可同时进行2组实验,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2实验室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临床医学实验室的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除专业性强的设备和仪器由各专业负责申请购置和使用外,对外科、妇产科、基础护理等实验室的巾类、一般医疗器械以及消毒物品及模拟病房的常用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2.3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内科学、健康评估、外科学实验安排在第五学期,妇产科及儿科实验安排在第六学期,这样相关的实验室既可共享空间和资源,又互不干扰,同时避免了实验室闲置。

3临床医学实验室的综合管理

3.1改变管理模式,统筹安排各学科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我院过去的管理体制主要是按学科建立实验室,在教务科的领导下进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实验室小而全,每个学科各自为政,不能达到一定规模,而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基础护理等临床实验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就造成实验室的闲置,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对旧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实验中心,负责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首先根据学科特点,修订教学计划,然后重新整合实验资源,统筹安排实验科目和内容,使相关专业之间既能资源共享,又不互相影响;既能扩大实验室的规模,改善教学条件,又能避免重复建设,减少实验室闲置。

3.2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在旧的管理体制下,各学科实验室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安排,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由于教学经费的分散使用,造成经费的相对短缺,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这些都给教学和科研带来许多困难。通过改革,把原来各学科的仪器设备、实验用品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使实验资源由分散变为集中,互补遗缺,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为学院节约财力、物力[3]。实验中心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专用设备以及电教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每学期期末对仪器设备进行统计、保养和检修,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为制订新学期的实验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3统一培训师资,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人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实验水平及实验教学质量高低。因此,实验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尤为重要[3]。我院实验课教学主要由各科任课教师、专职实验员负责,每学期开始前,各科分别将新学期的实验计划上报实验中心,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实验时间,并进行师资培训,相关专业教师及实验员集体备课,每位教师不仅要掌握自己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对于相关学科的实验内容和方法也要熟悉。每个实验人员都要一专多能,以弥补某学科实验教师和专职实验员的不足,提高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此外,实验人员还应具备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因此,我院积极选派实验人员到实验力量雄厚的高校进修和参观,并组织实验人员参加大型科研课题,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动向。

3.4促进相关学科间的合作,开展创新教育,鼓励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目前我们的实验多以验证性和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这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在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进行的条件下,鼓励实验教师集思广义,各实验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师指定范围内,由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一些实验,如让学生为一个宫缩乏力产妇进行接生的实验,涉及外科的消毒、铺巾,基础护理的导尿、灌肠、静滴催产素的观察、测血压、生命体征的观察,产科的产程观察和处理、加强宫缩的方法、接生及新生儿的护理等,让学生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完成相关操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索、分析和操作能力。

4体会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能够反映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牵动全局的综合性工作[3]。实验教学涉及的因素众多,不进行统筹规划、系统管理,实验教学的某些环节就可能出问题、出故障,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4]。通过3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实现了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减少了重复建设,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课满意率也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宏,熊梦辉.医科院校教学实验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07,4(12):22~23.

[2]甘泉.浅谈实验室合并重组[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0,3:120.

[3]李莉娅,郭进武.加强高校实验工作改革,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高教论坛,2007,2(1):58~60.

整合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整合素质教育

一、引言

教育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指导,教育理念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技术的支持。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素质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红极一时的焦点。众所周知,素质教育观是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教育观,目前已深入民心。而网络教育则是近几年,由于多媒体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中小学网校的加入,网络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教育理念和教育的技术手段始终是推进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那么,网络教育如何重视素质教育的指导,体现素质教育的呢?两者是怎样相互促进,相互进行整合的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素质教育和网络教育

1.素质教育——一种现代教育观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自那以后,素质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9年,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至此,素质教育观作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已深入民心。按照南国农教授的认识,正确理解素质教育教,最要紧的是记住3个数字:3、2、1。3是3个字:三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2是2个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是一句话,培养创造型人才。总之,素质教育就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2.网络教育——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变革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在数字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交互等技术的支撑下,在教学新理念的渗透中,可以构建出理想的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和人文氛围。网络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推动了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开放性、交互性、非线性成为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也使其成为了能够实现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等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三、网络教育与素质教育观的整合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现代教育观,是如何为网络教育术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促进了网络教育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呢?网络教育又是如何重视素质教育观的指导,围绕素质教育来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教育教学的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创新人才培养——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目标上的整合

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教育借助自身优势,恰恰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正因为如此,网络教育才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其一,多样化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材料,使其想象力有了源头,而多种类的网络环境又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空间,使其想象力有了腾飞的舞台。其二,开放的资源,开放的学习氛围,开放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新意识带来了自由的呼吸,从而活跃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三,交互式的网络教育,无论是群体化的协作还是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都大大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情感。还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学生对信息的加工过程都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技能。时下搞的热火朝天的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就紧紧抓住了网络的优势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网络教育正在素质教育的创新目标上前进。

2.“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育服务上的整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理应成各类教育中的中心内容,网络教育也不例外。并且由于网络教育中师生之间复杂的精神交往简化为“机”和“机”的无情冷交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文关怀被淡忘。因此它更加强调及时、完善、全方位的服务,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1)民主平等的学习空间

·民主平等的学习心理

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采用匿名的交流方式,每一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自由参与和自由表达。因此,畏惧羞涩将不复存在,学习失败也不会变成难堪的事。近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负担和挫败感,放松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释放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在获取知识途径上一点也不落后于教师,甚至强于教师。自然师生之间的新型关系就会确立。师生之间互相理解,真诚相待,教师依靠人格力量,以“人”育“人”,以“德”育“德”,朋友式的帮助、引导学生,在与学生的合作中,提升自己和学生的生命价值。

2)资源服务

网络教育本身既是一种个性化教育过程,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过程,提供多样性、针对性、友好性的网络资源是其优质服务的开端。

·多样性

网络教育是全民教育,教育内容要适应各类人才的多样化学习需要,必须要求教育内容的广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娱乐信息、实用技术等各方面都应该成为网络信息的一部分。

·针对性

网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职业培训等诸方面。因此,教学资源不仅是要有多样性,还要有针对性。例如:对于农民来讲,他们需要喜闻乐见、简明易懂的急需知识、技术和市场信息、文明生活方式的传播,而对于在职人员或是转岗下岗人员来讲,则是希望接受到继续教育,接受到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因此只有提供针对性的资源才能真正发挥个性化的教育功能。

·友好性

网络教育是通过多媒体、网页等形式把信息传达给学习者的,因此,网络教材的友好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同时还需要人性化的交互界面,以便于学员获得有效指导和帮助,便于学员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支持服务

网络教育重视技术媒体所提供的资源服务,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人在资源环境中的重要地位。毕竟网络教育是新型事物,对于习惯于面授教学的学员来讲,运用网络情况还不容乐观,因此,提供及时、周到、完善、全方位的服务就会“雪中送炭”,从而引导帮助学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例如:中小学网络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实时或非实时一对一信息传播环境(E-mail.talk),开展课外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教学活动。为他们提供指导,解答疑问。网络高等教育中,教师可以进行定期集中面授,充分运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技术,优良的人格魅力,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学习交往,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失。此外,网络教育应该重视学习社区的建设和服务。一个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可以是以某学科为中心的,也可以是以活动或兴趣为中心的。他们彼此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一方面,满足了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注意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3.个别化自主学习——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中的整合

素质教育观强调个性发展,主张张扬个性,潜能开发,因此注重对学习者进行自主个别化的教育。网络教育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网络中的模块化,单元化,积件等技术等实现了课程教材个别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多媒体课件以支架、教练、随机进入等各种模式来辅助学习,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动态网页、超文本等技术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广泛选取信息,决定学习路径,选择认知环境。另外,学生利用智能评价系统还可以进行自检自测,进行有效的自我发展评价,从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自我驱动,自我主导,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总之,网络的技术环境,允许学习者自定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和进度,为素质教育中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4.开放性和专业化——网络教育、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因此,知识型人才观将让位于素质型人才观。学习者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还有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网络教育通过数字技术与课程整合为素质教育创造了理想的学习环境。

1)开放性——信息技术与多学科整合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信息素质等。因此,这就需要丰富多彩的内容,相应宽广的教学空间和多样化的教学渠道。网络教育超越了传统单一平面化的教育内容,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和课外,学校和社会,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环境中,形成了多元立体化的知识网络。不仅如此,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员的生活。人们的饮食结构,社区的功能定位,社区的污染治理等成为学员津津乐道的课题。他们利用Internet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利用E-mail,聊天室等与师生讨论交流;用Powerpoint呈现自己的成果。还有各种虚拟实验室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在网络这个信息海洋中,真正实现了国际与国内的统一,生活与学习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专业化——信息技术与单学科整合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注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各领域专业的拔尖人才。因此网络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为其提供各种所需的专业内容,提供学科的各种科普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就如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在互联网主持研究的行星课外活动组,其活动内容就包括一些科普讲座和有关星球轨道、天文现象等问题,免费向中学生开放。目前,我国各类专业网站、主题网站也在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等等都在这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5.全民教育——素质教育、网络教育在教学对象上的整合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通过素质教育,每一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使自己的个性及潜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网络教育就是全民教育,是教育平等目标实现的工具。尽管目前网络教育虽然无法实现绝对的平等,但却能因地、因人而异,使人能够享有近乎平等的教育机会。例如;西部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用的网络技术和资源来发展教育。甘南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合作的一个藏族中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通过卫星天线接受北大附小网站的优秀教育资源,传输到装有接受卡的计算机硬盘内,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实时、非实时的教育,实现了优秀资源的共享。总之,网络教育真正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受教育对象扩展到全社会,为一切有志求学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四、问题和展望

上一篇: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考评机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