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时间:2022-09-29 09:04:16

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摘 要】 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专业胜任能力模型,从人员的选拔、培养、考核、职业发展等方面打造我国企业集团公司高端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 企业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 人力资源管理; 胜任能力模型

人才队伍建设是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内部审计保障机制的根本条件。尤其是作为产权多元化、业务多样化、管理区域多面化和组织结构多极化的大型企业集群,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公司加强管控、提升价值的有力工具。而要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目标,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没有一支具有高度职业责任感和专业胜任能力的稳定的人才队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很难长效持久。尤其是当前面临审计业务复杂性、内部审计地位弱势性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考验,内部审计人员要做到顶“天”立“地”,确实挑战巨大。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公司的高层领导能够高瞻远瞩,躬亲垂问,充分重视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内部审计人员的成长、成才及切身利益,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奠定基础。

国家审计署“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体系研究”重点科研课题组(2012)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进行了大量调研,其中关于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是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在此结合调研成果试进行探讨。

一、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审计人才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

由于对内部审计职能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内审工作给企业带来审计成果的示范效应,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得到公司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的学习培训、职业发展等正进入审计战略规划之中,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使得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如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该公司的审计部和审计服务中心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员工占70%以上,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70%,审计和会计专业人员近80%。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等集团公司则要求总部审计人员必须至少达到硕士学位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出国培训学习的机会,要求具备适应国际性、复杂性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审计人员规模及岗位设计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普遍现象是任务繁重、人手紧张、人员配置不够科学合理、人与事不相宜、内部审计人员任务多头、岗位职责与人员需求不明,导致审计精细化程度不够,审计成效不明显。

(三)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规范遵循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了大幅提升,在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年龄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但不少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水平、执业经验、沟通协调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方面与现代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复杂或特殊的经营业务,尤其是审计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对比较专业的审计技术方法也备感头痛,专业胜任能力还有待提高,诚信、客观、公正的执业勇气也需进一步磨练。

(四)审计人员绩效考核和职业规划发展机制缺乏激励性

相当比例的集团公司还没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规划发展机制,审计人员职业晋升空间有限;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不够合理完善,对审计人员的考核指标不够合理明晰,福利待遇相对其他人员激励效果还有差距。调研显示,内部审计人员普遍感觉薪酬待遇相对较低,根据对影响内部审计人员薪酬待遇因素的调研,有80.15%的受访者选择了内部审计工作受重视程度这一因素,75.57%的受访者选择了业绩考核制度。这说明内部审计人员之所以感觉投入与回报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还不足够重视,业绩考核还不足以体现内部审计价值。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

二、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

企业集团公司应从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构建内部审计人才素质模型,通过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和职业发展机制等全面打造符合内部审计工作需求的、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队伍,以保证履职尽责。

(一)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塑造

企业集团公司应积极重视做好职业道德相关规范的制定,并研究实践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诚信、客观、保密和胜任能力等核心价值观的根植,以先进的职业道德文化引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集团公司领导、首席审计执行官、审计部门负责人和内部审计人员应协同推进,长期演化并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尤其是内部审计首席执行官和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当成为内部审计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通过其率先垂范以及培训交流等形式,在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中间塑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客观公正、勇于坚持的职业操守,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示人。

(二)审计人员选拔机制的设计

1.合理进行内部审计人员规模配置与岗位设计

首先,集团公司应结合本单位内部审计发展战略、审计计划需求、审计工作量、人员变动、人员绩效考核等因素,对审计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审计人力资源长期及短期需求规划;其次,应根据内部审计管理目标和要求,科学进行审计人员岗位设计,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制定明晰的岗位说明书,保证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最后,应考虑岗位的适度动态轮换,以激励为原则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保持工作新鲜感,提升工作绩效。

2.构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模型是指对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岗位配置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特点、内部审计业务对象进行分析,明确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胜任能力指标体系。IIA《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CFIA)指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标准的综合指标根据属性,可分为认知技能和行为技能两类。设计胜任能力指标体系应充分考虑:语言能力(中文书写及表达能力)、学历水平、专业背景、审计专业知识水平和实务工作经验、内部审计工作资历证明、内部审计工作其他相关业务知识水平、文案工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关系管理能力,尤其是要选拔既懂审计业务知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审计人员能力模型应与审计发展战略、内部审计职能、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以及公司整体人力资源需求相匹配,并进行动态调整。

(三)审计人员培养机制的设计

1.制定科学的审计人员培训计划

针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模型提出的要求,编制相应的评估问卷,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技能测试及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培训计划,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该考核评估结果也可为审计人员的职称职务晋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2.多渠道、多方式培养锻炼审计人员,提升业务技能

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实行审计项目主审轮流负责制和岗位轮换学习机制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锻炼审计人员,提升其业务技能。审计项目轮流主审负责制可以培养责任意识、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项目组内应建立共同讨论、畅所欲言的氛围。首席审计执行官应率先垂范,起到传承的榜样作用。岗位轮换或异地交流对审计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和掌握公司实际运营状况更有帮助。集团公司既可以从业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加入审计团队,也可以鼓励审计人员到业务部门工作。

(四)审计人员考核机制的设计

1.企业集团公司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自上而下地建立以内部审计人员为对象的、更加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考核体系。考核体系中应涵盖总部审计部并以项目形式向各审计分部抽调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明确抽调人员在抽调期间的绩效考核评估程序、考核比重及考核指标分析等相关的制度规定。

2.企业集团公司应将考核结果与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坚持正向激励为主的原则,充分保障内部审计人员的权益,激励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动力与热情。

(五)内部审计人力资源职业发展机制的设计

对于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需要设计充分的职业发展机制来确保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一方面要保证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持续成长;另一方面要给予审计人员积极充分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1.为内部审计人员持续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透明通畅的审计业绩晋升与调整的职业发展通道,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意识与专业知识自修习惯,创建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景,使内部审计部门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基地。

2.提供富有成效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

富有成效的精神激励,包括事业激励、声誉与地位激励、权力激励、晋升与解职威胁激励、道德与情感激励等能够增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使命感与职业成就感。比如在全公司定期授予奖励证书、定期公开表彰、经验交流和交付责任更重大、意义更重要的专项审计任务。

合理的物质激励,包括较为可观的工资奖金、股票股权等福利待遇,可以鼓励与刺激员工努力进取以提高审计工作绩效,增强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除了考虑审计人员的职业发展之外,集团公司还应充分照顾、解决审计人员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实际困难问题,解除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安心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 时现,毛勇.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2] 王光远,译.内部审计思想[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 贾云洁.从战略角度谈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策略[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5-49.

[4] 仲福英,赵永军.内部审计应对信息化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1(2):44-45.

[5] 张丽艳.对我国内部审计领域人力资源建设的相关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4):59.

[6] 戚振东,王芳.国外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0(5):28-33.

[7] 张庆龙,王宝庆.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人力资源保障[J].中国内部审计,2011(11):28-29.

[8] Sandra Hoa,Marion Hutchinsonb.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characteristics/activities and audit fees:Some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and Taxation 19(2010)121-136.

[9] Barbara Arel. The influence of litigation risk and internal audit source on reliance decisions[J].Advances in Accounting,incorporating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26(2010)170-176.

上一篇:企业融资管理新模式 下一篇:审计软件开发风险评价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