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8 08:38:29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摘 要】 阅读理解是基础知识和经验技巧的结合,是英语能力培养的重点项目,是考试的一个重要题型,分值高、题量大。然而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学习有困难,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培养阅读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 阅读理解 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高考临近, 在最近的几次模拟试题中,发现学生的阅读试题往往有三四个错误,这仅是一般学生的水平,其他学生的错误为5至6个。在一次潍坊试卷的模考中,考试人数为935,通过率低的题有59,60,63,

66,68,70,74,这些题往往集中在阅读理解的各大类型上。阅读理解题型有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根据《标准》中八级对“语言技能目标”、“语言知识”、“学习策略”的目标内容界定,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正确理解文章,并根据出题者需要正确解答,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2. 存在的问题以及错误归因

2.1审题不清, 不符合语境即答非所问

个别学生有时根本不读题, 不看题目问的问题,仅凭所以然,武断做题。不再回到原文进行查读、反复读找依据。题目设置的特点是95% 的正确,仅错在某个词上,或者有绝对的词出现,如all, almost,absolutely等,这种情况往往不选。

其实读题是一种能力,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读题方面存在着粗心现象。只有正确全面地读题,才能读出命题者的意图。学生在读题时拿出笔,圈出关键词、落脚点,思考题目的隐含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建议在平时的讲课听课中注意老师的归类总结,比方说,这是考察主旨大意题,我们要全面来看, 不能因为某个选项正确就选,它可能是段落大意,而非全文大意。

2.2答题技巧重视不够

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文章读懂了就能做对题,这仅是其中的一步,还要看出题者的侧重点。 有时两种说法都对,就看作者观点的倾向性,容易犯顾此失彼的毛病。细节理解题目最容易让人掉入陷阱。它的设置一半正确,一半错误, 但学生粗心只看到了一半就盲目自以为是地选择了。这需要全面来看,仔细考虑,别匆忙下决定。

2.3主观臆测

错误地把个人看法当成文章作者态度,不从原文中找依据,凭自我的主观推测。做阅读理解有一条原则, 文章中未提及的不选,除非是推测题,他有字眼infer这个词。有时文中人名地名多, 我们可用首字母缩写来代替。有时文章是故事情节的,要看情节的演变,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排序。

2.4知之甚少

在阅读理解中考试允许有相当数量的生词出现来考察学生的猜测能力。有时会让学生来预测文章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这都需要在原文的语境和暗示下进行。多读几遍,回读查读的能力要用上。有个别生词阻塞文章的理解, 有个别难句子结构复杂, 不会分析断开意群都会影响做题的正确率。有一词多义的情况掌握不充分; 构词法理解运用较少。那就需要打好基础,系统全面彻底地学习掌握。

3. 备考建议

首先,针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各种错误,分类进行讲解,有针对性、有语境、有情景,到原文中找句子,反复细致理解。如果学生的问题是由于某个词句的阻碍、语义的误解造成的, 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把这个词相关的短语、固定搭配和例句全部呈现出来让学生彻底会。如果答案的依据不大集中, 我们就要引领学生从全文各个角落寻找相关的句子和关键词。告诉学生不要怕麻烦。老师的讲评要讲起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讲题时不光是讲解正确答案的依据,还要依据通过率讲错误的原因,怎样更正才对,错在哪里。学生的思路有时不是为什么它正确,而是他为什么错误。通过阅读理解题量的积累,学生一定会找出自己的病根,对症下药,将问题答案和正确答案相对照,采取积极得而应对策略,从而达到少犯错、多提分的目的。

经过高三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强化,学生有一定的答题经验。但还需要不断测试。测试某一部分知识学生学得怎么样,水平如何,通过答卷得到集中体现,所以老师的讲要系统性、常见性、针对性,这需要课下收集相关试题进行展示,难题攻坚,错题纠正。

其次,高三后期学生力的心理压力较大, 老师的心也很着急,此时批评发火都是不合时宜的。要适当引导、耐心说服,以理服人。关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说到底,英语教学质量能否取得突破,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潜能的发挥。

4. 结束语

最后,高三复习的过程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任何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必然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纠正、不断寻找方法和技巧的过程。每天一两篇阅读理解,坚持到高考,终究会取得好成绩。

[1] 杜志建. 试题调研高考热点大串讲高考通用[M].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3.

[2] 金考卷特快专递[M]. 天星教育, 2013(02).

[3] 张春平. 语言运用题的答题规范和策略[J]. 现代教育, 2013(04).

上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体会 下一篇: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因素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