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科意志力,标本同治转化差生

时间:2022-09-28 08:28:19

提起差生,我想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会感到十分头痛和烦恼,差生影响一个班、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如何更有效地辅导和转化差生,是每个学校、每个教师不断反思的问题,也是个常抓共管的问题。

一、差生的特点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差生都有他们的个性表现,但他们却有共同的特点:(1)上课不专心。上课精神不集中,心不在焉,总喜欢开小差搞些小动作,或者无所事事,时不时还打瞌睡。(2)怕动脑筋。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怕动脑筋、怕思考问题、怕回答问题,做作业时怕动脑筋,干脆抄袭作业应付完事。(3)怕苦怕累。怕读书背书,怕记公式单词,怕做作业,总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二、差生成因分析

我们知道,很多差生本质并不坏,人也很聪明,也关心班集体、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跟其他同学并没什么区别。我想他们出生的时候也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聪明可爱的,但为什么这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成绩慢慢会变差呢?难道真的跟遗传基因有关吗?如果有关的话为什么有些学生的父母没什么文化知识,而小孩学业成绩却非常突出和优异,有些学生的父母文化修养很高的,可小孩学业成绩却远不理想呢?所以说当前教学中的差生,根本不是因为遗传因素或智商问题造成的。

那么,这些差生的成因是什么呢?如果认真去分析这些差生,为什么这些差生上课精神不能集中?为什么这些差生怕动脑筋?为什么这些差生怕苦怕累?我想,这些同学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的庇护,父母的娇生惯养,总担心小孩吃苦受累,什么事都由父母代劳,长此以往,这些小孩就养成了凡事不动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怕苦怕累的习性。学习上他们的表现也如此,凡事不动脑,怕苦怕累,久而久之,成绩就越变越差。他们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就是意志力薄弱。我认为意志力薄弱才是造成这些同学成绩差的根本因素。

三、学校教导差生治标不治本

当前,很多学校、老师无论在课堂教学上,还是在第二课堂辅差上,或是进行个别辅导上,都只注重在学科基础知识的辅导上下工夫,这样对差生而言,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说,这些差生辅导时说听不懂,检查作业时是说不会做,这些“听不懂,不会做”几乎就成了这些差生推脱责任的口头禅。意志力薄弱才是造成这些同学成绩变差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从根本上着手教学辅差,差生也就得不到根本性的转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科意志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意志力得到锻炼,树立科学严谨的作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面对困难挫折能迎难而上,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只有这样,优生才会更优,差生才会得到根本性的转化,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四、培养学科意志力,差生标本同治

1.在教学目标设计上,重视学科意志力的培养

当前我们教学目标的设计,都是基于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设计。但在课堂实施的情况和目标的达成来看,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都在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很下工夫,而在情感方面,特别是学科意志力的培养上,往往被忽视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样,对学科优生不利,对差生也起不到任何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重视学科意志力的培养,并且把学科意志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

2.在教学重难点突破上,树立学科意志力的重要性

平时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在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上,我们都是基于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两方面来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来突破,却忽视了学科意志力培养的突破、升华。学科意志力、思维能力、知识基础三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缺一不可。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我们也要树立学科意志力的重要性,适时地选择合适的情景、过程来突破;或者我们可以选择在学科知识难点的突破过程中,树立学科意志力的重要性;或者我们可以选择在一个知识点探究过程中或者一个例题解答过程中,来树立学科意志力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培养学科意志力。

3.从教学方式方法上,激发和培养学科意志力

每个学校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探讨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新理念,课堂教学方法也随之层出不穷。

(1)利用讲授法,激发学生,培养学科意志力

主要是指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难挫折时能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勇于拼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2)利用问题探究法,提高学科意志力

问题探究法指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而学生在整个探究和研究活动过程中,在不断遇到困难与挫折,又不断解决困难的斗争中,意志力得到培养和

提高。

(3)利用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磨炼学科意志力

主要是指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激发和磨炼学科意志力。

4.在作业设计上,重视学科意志力的磨炼

很多老师在作业设计上,都是基于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两个方面来考虑设计的。往往忽视了有意识地进行学科意志力的训练培养。这样,不利于纠正学生的情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作业设计上,我们要有意识地选择适量的作业,可以结合基础知识的训练题,难度虽然不大,但过程相对繁杂一些;可以结合思维能力的训练题,推理论证过程步骤相对长一点;周末还可以布置一些小制作、小实验等等,来磨炼学生的学科意志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能迎难而上的高贵品质。

5.在作业批改上,鼓励学科意志力的培养

很多时候,老师在批改作业时,都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进行评价,或对或错,却忽视了鼓励学生学科意志力的培养。哪怕学生做错,但学生不嫌其繁,不怕苦不怕累,把这道题做完,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和发扬。只要学生有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呢?怕的是这些学生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不能迎难而上。所以,在作业批改上,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言语,要多鼓励学生、多激发学生,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意志力。特别是对差生,要多鼓励、多表扬,拾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难不屈服,勇于迎面而上的斗志,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学习的怠性,彻底地从差生中走出来。

总之,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灵活多样化的变通,选择合适的教学情景,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意志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意志力得到不断的磨炼,使差生标本同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第一中学)

上一篇:让幸福与教师同在 下一篇:激发高中生物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