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少年险些魂断他乡,“跟风”妈妈悔不当初

时间:2022-09-28 04:36:25

留学少年险些魂断他乡,“跟风”妈妈悔不当初

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了儿子身上。为了让儿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她见近些年国内的许多家长都早早将送孩子出国留学,便也千方百计地将还不满15周岁的儿子送到了加拿大去留学。不曾想,儿子的性格内向孤僻,再加上年龄小,缺乏自理能力,在异国他乡因为孤独而与女同学早恋同居。最终,因为女友的离去和母亲的责备,竟然准备一死了之……

为赶时髦,单亲妈妈送儿子到国外留学

1994年10月,张博深出生于辽宁省抚顺市。他的父亲是一名机关干部,母亲张美萍在一家外企工作,家境比较优越。2007年张博深上初中时,他的父母离婚了,张博深跟着母亲生活并随了母姓,为此同学们偶尔取笑他,这给生性敏感、自尊心特强的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张博深从此变得孤僻,很少与同龄孩子交往。后来,他跨区转到另一所中学上初中,并因为英语成绩出色,被选为英语课代表。老师和同学们都说,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张博深考上重点高中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母亲张美萍婚姻失败后,便把儿子看作后半生的全部寄托,呕心沥血地为他规划着未来。当听说孩子年龄小出国留学好处更多时,她怦然心动。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她联系上了早年移民到加拿大的女同学李洁,请她做儿子留学时的监护人,并让儿子寄宿在她家里,李洁同意了。可儿子留学每年需要近10万的费用,她的工资根本不够。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又找了份兼职翻译的活儿干。

谁知儿子张博深压根儿不想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直到看见妈妈忙碌出了眉目,他这才有点儿慌了。一天,他对妈妈说:“妈妈,还是等我读完大学再去留学吧!那时候我也能够打工,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可张美萍说:“博深,只要你有出息,妈妈再苦再累也愿意!我哪怕去贷款,也要让你接受最好的教育!”

2009年4月底,不满15岁的张博深独自直飞加拿大多伦多。在加拿大,寄宿学生的房租价格是根据是否包伙食、帮忙做家务而定的。张博深在家里时被妈妈宠着,不会做任何家务,到了这里一日三餐只得全由李洁家负责,每周付50加元。他吃不惯李洁家的伙食,经常吃不饱,又不知如何与李洁沟通,就常常买零食躲在房间里吃。李洁发现后觉得他懒惰又好吃,对他的热情与日俱减。

几天后,张博深进了语言学校,被分到中级班,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适应性语言学习。他虽然在国内曾是初中英语课代表,可学到的不过是简单的基本用语,到了加拿大自然不管用。语言学校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大部分都很主动地与人交流、沟通,到了假日就三五成群地拿着地图四处去玩儿。可在这陌生的环境里,性格孤僻内向的张博深根本不善于主动找人交流,显得很不合群,很快就被同学们遗忘了。

难耐孤寂,儿子身在异乡开始早恋

结束语言学校的课程后,张博深转入多伦多希尔菲戈中学。加拿大的中学是走课制,每天早上9时才开始上课,下午一般到3点半就放学了。在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里,张博深以为自己会学得很好,成为同学们敬重的对象,可结果却恰恰相反。在希尔菲戈中学,全校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华人学生,那些金发碧眼的同学起初对他很热情,常常主动跟他打招呼,但仅仅限于这种一问一答式的简单交流。几次交流发现无法沟通后,就很少有人再主动与他搭讪了。

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张博深才基本扫除了语言障碍。这时,班上来了一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交换生克瑞斯汀。克瑞斯汀身上有四分之一东方血统,个子高挑、活泼开朗,很健谈,爱说笑,男同学们都想与这个可爱的混血女孩儿交往,但她却偏偏把好奇的目光投向了独来独往的张博深。

这学期英语科一开课,老师就布置了整个学期的主要作业,让大家进行一项交流计划。老师刚一布置完,克瑞斯汀就主动坐到张博深旁边,张博深吃了一惊,手足无措。有同学在一边开玩笑,克瑞斯汀却笑着大声说:“我就是要找喜欢的人交流。我长得像东方人,喜欢中国,也喜欢神秘的东方男孩子!”

这是张博深第一次体会到来自异国的“温暖”。2011年4月,张博深离开了李洁的家,和克瑞斯汀私自另找了一间公寓,两人过起了同居生活。

不堪打击,懵懂少年竟自寻绝路

但时间一长,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矛盾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随着时间地推移,他俩的矛盾和误解就越来越深,以至到了要分手的地步。张博深沉溺在感情漩涡里更加无法自拔,成绩直线下降。他万万没想到,偏偏这时一直拼命攒钱供他读书的妈妈张美萍,突然来探望他了!

张美萍是因为获得所在外企公司的奖励到加拿大出国旅游的。2012年4月12日,张美萍抵达加拿大,一下飞机,就马上坐车去了儿子张博深的学校。母子重逢,没有预想中的激动,张博深对突然出现的妈妈只是淡淡地道了声好,就说要去上课,对于妈妈关于搬离监护人李洁家的原因的追问,他支支吾吾解释半天也说不清楚,令张美萍满心疑惑。放学后,克瑞斯汀开车与张美萍张博深母子一起回到公寓,然后迅速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微笑着向张美萍说了声“再见”,就开车走了。

张美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当牛作马地供儿子出国留学,见到的却是儿子与一个美国女孩儿早恋、同居的结果。张美萍傻了,站在儿子租的公寓里一动不动,双眼直直地瞪着面前头发长长的遮住了脸的儿子许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博深心里既愧疚又痛苦,觉得对不起母亲,更为克瑞斯汀的一走了之伤心欲绝。他怯怯地叫了一声“妈!”张美萍被这声呼唤惊醒,恨铁不成钢的她愤怒地抬手猛地就给了他一记耳光。张博深盯着妈妈,只说了一句话:“我又没要出来读书,你为什么要送我出来受罪?”就扭头冲出了门。

下午3点钟,李洁突然给她传来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张博深出了车祸,虽经医院抢救脱险,但却永远失去了左腿!随后,有关部门根据张博深的讲述和现场的痕迹鉴定,得出张博深是自杀未遂的结论。

2012年9月,带着儿子回国治疗的张美萍接受笔者一行的采访时,悔恨交加地流着泪说:“其实在国内读书,他的成绩很不错,一样能够上大学成才呀!我真不该盲目赶时髦,该尊重他的意见,等他再大点儿,有了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再送他留学。我真是后悔,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啊……”

(文中人物为化名)

后记

曾几何时,认为孩子出国留学越早越好,己经成为当今家长中流行的一种“时髦”观念。在做出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决定时,许多家长只是盲目地“跟风”,并没有综合考虑孩子实际的心理年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对诱惑的承受力。张博深的悲剧,无疑为这些家长们敲响了警钟。事实上,送孩子留学,只是培养子女的方式之一,未必真能达到预期效果,若出于盲从心理送年少的孩子出国念书,到头来也许适得其反,害了孩子。愿天下父母三思而行!

上一篇:如何有效预防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 下一篇:融儿在飞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