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安全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2 16:15:44 版权声明

留学安全总结

留学安全总结篇1

罗文,本名罗文波,1913年4月28日出生于热河省凌源县(现辽宁省凌源市)四官营子乡小房申村。罗文的祖父从山西榆次罗家庄闯关东来到东北,后来罗文的父亲经商创业有成,一家人终于在热河省的凌源县城安家定居。15岁时,罗文考入凌源县国立初级中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高级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罗文放弃长春高级师范学校的学业,于1933年冬考取伪满洲国第二批官费补助留日生。第二年的4月,他进入日本成城学校留学生部补习日语,准备投考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军救国。经同学中共党员王岳石介绍,罗文秘密参加了中共组织“东北青年解放社”。1935年春,他受王岳石的派遣,回国考取了奉天军官学校,后再度赴日留学。“七七”事变爆发,罗文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秘密回国,投奔延安,先后在安吴青训班、抗大四期、抗大三分校“东北干部队”学习工作。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9月,“东干队”副队长罗文与队长张学思、政委高存信率84名队员告别延安,准备依托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打回东北。党中央十分重视这批为奔赴东北而专门培养的优秀青年干部。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晋察冀军区的聂荣臻司令员安排他们先到冀中军区工作,等开辟东北的时机成熟后再前往。在1942年冀中“五一反扫荡”战役中,冀中军区司令部队训科副科长罗文协助吕正操司令员、沙克参谋长指挥作战。而且罗文在“掌史突围”的战斗中,第一次指挥就表现出色,这次战斗也被中央军委誉为“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

1943年6月,担任冀中军区主力第十七团参谋长的罗文奉调担任冀东军区曾克林部第七区队队长兼政委、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工委书记,独立率武工队深入伪满洲国腹地开辟抗日根据地。罗文在《自传》中曾回忆说:“部队在东北严寒期40多天未进过村庄,挨饿,吃野菜、杏仁”,“逐山头、逐山沟、逐村、逐户的斗争,极端惨酷、错综复杂。”罗文出关指挥攻下周杖子金矿,收编青龙县钓鱼台乡周子峰自卫团,坚持长城沿线千里无人区反“集家并村”斗争,成功开辟了凌(源)青(龙)绥(中)抗日根据地。七区队5个连600多人被老百姓称为“罗文部队”,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1945年4月1日发表的《屹立在敌后之敌后的冀热辽抗日根据地》中说,部队信赖罗文是“会打仗的知识分子”,地方拥戴罗文是“会做政治工作的部队首长”。

收复东北 抢占先机

在收复东北中,罗文是成功接洽苏军的第一人。1945年8月24日,冀热辽第十六军分区副参谋长罗文担任了八路军挺进东北东路纵队先遣队队长,他带领侦察排长和十二团五连,携电台先于大部队从台头营向关外进发,沿北宁铁路寻找联络苏联红军。在关外第一县绥中的公路上,身着笔挺军装的罗文礼貌地拦住了两辆拖着火炮的苏军卡车,并递上事先用俄语写好的国民政府第十八集团军慰问信。苏军少校看过慰问信后,也自我介绍是外贝加尔方面军第17集团军武装侦察小分队少校营长伊万诺夫。在绥中县城的苏军指挥部,在罗文的争取下,苏军队长同意在前往山海关途中与曾克林司令员会面。罗文还向苏军争取火炮配合,以配合曾克林部一举攻下了日伪军据守的山海关。在锦州,罗文给日军和伪军上层军官中的同学送出多封信件,兵不血刃,争取北宁线日伪军两个旅约7000人全部投降。罗文与苏军上校协商共同接管锦州地区14个县,由十六军分区参谋长王珩留下成立卫戍司令部。9月5日凌晨,罗文随司令员曾克林、政委唐凯率2000多名官兵乘一列40节的火车开进沈阳。罗文联系到苏军沈阳卫戍司令卡夫通的副手“中国通”拉夫钦科中校,后与曾克林、唐凯一同征得苏军同意部队驻守沈阳。9月7日,苏联近卫军第六集团军司令克拉夫琴科上将、图马尼扬中将会见并宴请曾克林、唐凯、罗文等人。席间,苏军建议曾克林部队先以“东北人民自治军”名义开展活动。次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沈阳卫戍司令部挂牌,曾克林任司令员,罗文任参谋长并分管对外联络。罗文千方百计将苏联红军的“默许和伟大的同情”作用发挥到最大,还办妥一批有马林柯夫签名的苏军占领区铁皮特别通行证,为我党政军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经略东北,罗文推动急速扩编东北军队。他建议曾克林兵分五路沿北宁、南满、安奉、奉吉、中长等铁路线迅速接管城市、收缴武器、收编旧武装。在随后的3个月内,东北人民自治军就扩编到10万人。沈阳卫戍司令部面对的是“伪满奉天市公署”摇身一变的“维持会”,市区治安极其混乱,枪声爆炸声不绝。罗文利用在伪满洲国军官学校和日本留学的关系,争取了沈阳伪满中的一批军官,解除了沈阳军、警、宪1.5万人的武装。罗文还争取留用了许多日籍技术人员,他要求十六军分区官兵对留用的日籍人员给予人格上的尊重、生活上的优待。罗文兼任本溪卫戍司令期间,在成功取得林弥一朗等日籍军事技术人员的信任,在本溪组建起东北人民自治军空军航校、炮兵旅、坦克团。到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仅招用日籍医护人员就有8000人。许多日籍技术人员随四野南下征战,一直打到海南岛。

东北决战 参谋智囊

在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罗文连任三纵、四纵、五纵三个主力纵队副参谋长及参谋长。他精于谋划,长于练兵。对训练“旋风三纵”、“敢打硬拼四纵”、“后起之秀五纵”贡献卓著。主官曾克林、吴克华、万毅都对其十分信赖和倚重。

北满三下江南、南满四保临江是扭转东北被动战局的关键战役。1946年11月,新任辽东(南满)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赶到临江三纵司令部驻地。期间,罗文与肖劲光同处一间指挥所,同车勘察地形。对这段经历,罗文在《自传》中写道:“肖劲光到南满后亲自指挥我们纵队近50天。规模大,加上战斗多,我个人在军事指挥上学到很多东西,是我在实际战斗中学习大兵团作战组织指挥收获最多时期。”四保临江战役,三纵与四纵紧密配合在运动中歼敌有生力量,创造了红石砬子等许多经典战例,粉碎了杜聿明“先南后北”的东北剿共作战计划。时任四保临江前方指挥员的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晚年谈及选打敌89师歼灭战时曾对人说:“告诉你们个秘密,我有个好参谋长,他叫罗文。”

1947年8月上旬,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陈诚提出“固点、联线,扩面”的作战方针,被东北民主联军历时50天的秋季攻势粉碎。1948年1月蒋介石飞抵沈阳,增设东北剿匪总司令部,调卫立煌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兼剿匪总司令。辽东(南满)军区四纵司令员吴克华指挥四、六两个纵队和辽南吴瑞林独立一师及军区炮兵部队夺取辽阳、鞍山。罗文在这期间协助吴克华周密制定了先扫、步炮协同攻城的计划,指挥部队如期连下两城,乘胜扩大战果奔袭攻下营口。卫立煌上任20多天就损失3个师3座城,坐困沈阳。

1948年春,20万东北翻身农民补充到东北军区扩编的12个纵队。5月,罗文调新组建的五纵任副参谋长。罗文到任就抓练兵,苦练半年,辽沈战役中五纵有不俗的表现,出色地完成了彰武阻击任务,在9个纵队围歼廖耀湘兵团10万大军的战斗中,五纵歼敌近2万人。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主力10个纵队兵分三路入关。12月12日上午,罗文接到中央军委及东总电令:抢占丰台,全力切断宛平(丰台)敌人退路。五纵一路攻击前进,提前一天抢占北平守军的供应基地丰台西仓库,缴获百余辆坦克、装甲车,成为解放战争中我军缴获最多的一次战斗。五纵参与围困北平期间,罗文协助副司令吴瑞林举行宛平攻城爆破演习,叶剑英、彭真、程子华等首长都来观看。惊天动地一声巨响,800公斤炸药将宛平城墙炸开一个大洞,把困守北平的傅作义吓了一大跳。

大军南下 保障功臣

1949年3月,罗文被调任四野后勤部参谋长,筹备大军南下后勤保障,部长周纯全,政委陈沂。四野共有4个兵团12个军,以及特种兵、铁道兵等部队近百万人,罗文抓紧赶制出百万大军南下后勤保障计划,筹备召开供给、卫生、行军沿途保障及铁路运输等后勤专题会议。

南下后勤保障计划中规划成立天津留守站和6个后勤分部,依托分部开设兵站运输线和兵站医院,各方向南下部队分别实施伴随保障。四野后勤部拆了东北的5条铁路,确保自天津经济南、徐州、郑州至信阳铁路运输干线的畅通,后勤部自备了4个汽车团共1200辆汽车接续铁路运输。动员地方保障力量,委托华北人民政府70华里设一小站负责柴草供应,200华里设一大站负责粮秣供应。在大部队开进之前,罗文筹划先期发出200多趟专列,将7422个车皮的弹药以及粮食、豆饼(马料)等物资运抵郑州一带。同时,给各军提前拨付3个月的经费、食盐和药品,印发了途中使用的粮、草票证,制定了统一的粮食、菜金伙食标准,颁布了不许扰民的宿营规定和买卖公平的采购政策等。四野作为实力最为雄厚的野战军,其南下成功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启了我军正规化后勤的历史新篇章。

1949年12月中旬,四野首长召见罗文,当面交代任务:带一批干部立即赴广东,靠前组织指挥海南岛战役的后勤保障。罗文挑选100余人从武汉赶赴广东,走前他与四野后勤部领导研究渡海部队武器弹药等物资的供应,决定抽调一个兵站、一个医脘、一个团又5个半连汽车部队,归广东军区后勤部建制。罗文带人与广东军区和第十五兵团后勤部一起边搭机构边拟制渡海作战后勤保障计划,人员分成前后两个梯队,前梯队进驻湛江保障作战部队,后梯队驻广州筹措海战物资。

海南岛登陆战役10万“渡海兵团”,由中共华南分局书记叶剑英统一领导,司令员为邓华、政委为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洪学智。渡海作战中后勤保障最大的困难就是筹措船只。四十军军长韩先楚提出木船渡海的方案,罗文就到雷州半岛组织汽车司机和当过木工、铁匠的战士,给木船装上汽车引擎和轻火炮,造出土炮艇。他还帮助作战部队开办“机帆船”驾驶员训练班、水手培训班,全部实兵实船演练。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备,部队从征集来的2130艘船只中选用800余艘作战,共拆下4个汽车连的汽车发动机,改装了200余艘船只,同时征集船工6000余人。参战部队四十军、四十三军改装100余艘船,训练水手6730名。罗文交出了一份令渡海作战指挥部满意的后勤保障报告。

1950年3月5日,我解放部队首次偷渡成功。罗文率后勤部前梯队由湛江进至海康,15日进至徐闻,各大站、分站也全部前移。4月16日晚7时30分,2.5万人分乘500多艘船只,从雷州半岛南端各港湾扬帆起航,登陆作战。我土炮舰按预定编队3艘迎战1艘敌舰,各种口径的火炮齐发,击沉敌舰1艘、击伤2艘,将敌旗舰“太平号”上的海军第二舰队司令王恩华击毙。土炮艇缠住敌舰彻夜海战,掩护木帆船主力编队于17日凌晨强行登陆成功。23日,第二梯队登陆成功。4月30日,海南岛宣告解放。

抗美援朝 决胜后勤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不久,美军就发现了志愿军“礼拜攻势”后勤补给困难的弱点,发动“空中绞杀战”。他们用1700架飞机昼夜不停地反复轰炸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天上挂灯,路上撒钉,地上炸坑”,实施一车一人一缕炊烟都不放过的超低空“梳篦扫射”。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作出“着即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的决定。在物色人选时,司令员洪学智和政委周纯全二人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罗文。周纯全说:“无论把什么任务交给罗文,他都能干得出乎你意料的好。”当年6月初,罗文奉命赴朝,先任志后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不久任志后副参谋长(当时没有设参谋长),主持志后司令部工作直到停战。

罗文一到志后司令部,洪学智就对他说:“我们是日不能安,夜不能寐,忧心如焚。罗文,保证战场供应,要想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罗文分析说:“必须变建制供应体制为战役后勤划区供应与战术后勤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体制,以适应阵地战大格局下部队多方向机动作战保障需要。”罗文来到地图前,将各军后勤至前沿阵地50公里内划为战术后勤区域,取消兵团后勤,各军按建制供应;将国内口岸至军后勤500余公里内,划为战役后勤区域,由志后分部、兵站负责分区供应。战役后勤5个供应区,3个按东、中、西方向划分,负责供应正面作战部队;2个按侧后东西两翼划分,负责衔接国内运输,囤积物资。聂荣臻元帅在回忆抗美援朝战争时曾特别强调:“实行划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建成兵站运输网,这是志愿军后勤工作逐步走向主动的成功经验。”

1951年1月末,在沈阳召开的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上提出了“千条万条,运输是第一条”的口号。可是修路的速度始终赶不上敌机轰炸和洪水冲毁的破坏速度。罗文计算修路工程进度,指出仅靠志后部队修路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洪学智提出发动全军修路,罗文迅速拟制了40天道路修复计划,将工程任务“分段包干”以作战命令下达,还开展劳动竞赛。结果,在朝鲜军民的支援下,志愿军二线11个军加上9个工兵团、志后3个工程大队,仅用25天就全部完成任务。不但整修了原有公路和桥梁,还新修7条公路和大批汽车掩体和半地下仓库。到1952年夏,共用394万个工日,将朝鲜战场修成前后贯通、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汽车掩蔽部最多时达到8900多个,为完善兵站运输网打下了坚实基础。

抗美援朝后勤局面的改观根本在于树立后勤也是作战的现代战争理念。罗文落实洪学智的指示,在国内口岸至三八线附近成功开辟了一个纵深500多公里的“运输、抢修、防空”三位一体的后方战场。志后司令部指挥的部队由刚入朝时不足7000人增加到后来的30万人,除后勤自身的汽车团、分部、兵站、仓库、医院、修理所、警卫力量等,还配属有步兵、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通信兵,形成多兵种合成的作战部队。志愿军先后有4个高炮师、4个城防团、53个独立高炮营入朝,其中划归志后司令部指挥的兵力最多时达3个高炮师、4个城防团、16个独立高炮营、1个高射机枪团和1个探照灯团。罗文协助洪学智将50%的防空力量调集到蜂腰部三角地带“重点保卫,机动作战”。

罗文还拟定方案,推广周纯全总结的第一、第三分部防空哨战术,即每哨5人、间距2公里,在2800多公里的运输线上,设置步兵防空哨1568个。最多时使用兵力达11个团2万多人,成为中外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志后司令部指挥共击落敌机109架,击伤698架,捉获驾驶员24名,捉获匪特1289名,缴获各种枪支499支(挺)。整个战区形成能运、能储、能供、能医、能修、能防、能打的后勤作战运输网,建起了“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与战争初期相比,运输效率提高了76%,车辆损失率由42.8%下降到1.8%,物资损失率由13.4%下降到4.8%。1953年,仅粮食储备就可供志愿军食用8个半月。志愿军后勤出色的工作保障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上一篇:餐桌安全总结范文 下一篇:镀锌安全总结范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