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趣味,在思维训练中构建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时间:2022-09-28 03:27:29

培养审美趣味,在思维训练中构建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趣味又叫“审美鉴赏力”。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一种偏爱,这种偏爱常常表现为学生的审美选择和评价。学生的审美趣味虽然表现为直感的个别的选择方式,却包含着某些审美观念的因素,它是学生自发审美需要和自觉审美意识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学性文本及唐诗宋词等选修教材无疑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的重要载体。如何培养这种审美趣味?在实践笔者认为,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在反复实践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它的作用很大,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而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思维训练,高中生的思维训练能够构建他们的审美能力。

首先,审美偏爱是个体审美心理的指向性,其实是一种审美思维定式。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现代散文,有的学生偏爱文言文。可是在审美教育中,并不应该让这种偏颇随意发展,而是要刻意引导。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回答是这样的:“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我们偏爱某个历史人物、某个历史常常会心会潮澎湃,于是喜欢这个历史人物,喜欢他的诗歌,喜欢这段历史。三国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时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样的诗歌有学生喜欢,同样诗中所写的人物如写诸葛亮、孙权、写周瑜、写曹操等,这段历史有学生津津乐道,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深入钻研,向纵深发展;“京口北固亭”与“地坛”一样有着深沉的历史积淀,古代作者的情怀我们也要试着体会,并在这种体会中达成审美;现代作家的思想,一样可以穿越,横亘数载,思接千里,不唯现代与古代,也不唯白话与文言,所以教师要打破学生那种审美偏爱的思维定式,对其审美创造力进行某方面的重塑。

其次,审美标准是个体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审美判断的尺度。马克思说过,再美妙的音乐对于不会审美的耳朵也是无用的。可见审美标准其实是双向的,审美主体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客体要有普罗的美的要素。高中生学习语文时的审美客体,是由专家、学者精选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对于它们蕴含的美的要素毋庸置疑。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语言美历来受人赞赏,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脍炙人口,成为千秋名篇。文章情文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只有一千五百多字的文章里,作者把静夜里的荷塘和月色写得千姿百态,饱含着浓郁的诗情,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而文章的语言既有美丽的色彩,又有和谐的音调、鲜明的节奏,简洁洗练、朗朗上口,可以当作诗来吟诵。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看他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她的生活值得一过。我要长久的凝望我的老师,看看她的嘴巴和鼻子,以及身上的一切。第二天,我要看光的变幻莫测和日出,看看日出是怎样落下去的,它要奔向何方。第三天,我还要看日出。因为,这将是我能见到光明的最后一天。看完日出,我想去探索与研究。我将奔向城市,去看看那些有名的艺术馆。以一个盲人的身份想象如果自己能够有三天的时间看到世界,将会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世界。其震撼心灵的力量与美为世人所公认。那么剩下的就是培养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了。这是个方向性的、结构性的问题,总之真、善、美的引导涵盖高中生整个学习阶段。

第三,审美理想是在偏爱与标准已基本形成后产生的一种理性观念,它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追求和期待。高中语文审美理想充分地体现在每一篇的《写作》章节中。在“必修二”中有“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老师的启发式教育。我常引用孔子的话,叫“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就是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追求真理,追求真知。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是一组反义词,讲的是文章的详略处理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文章写得有详有略,疏密相问,才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有“恰当选用叙述角度”,用恰当的角度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性格;有“准确、及时与便捷”,介绍了消息与通讯,结合课文及联系电视、广播、报刊新闻,进行阅读分析,掌握两类新闻文体的特点及写法。这些写作方法论不用多阐释,其本身已经透露出强烈的文体、内容,甚至意境上的审美趣味。教师若能带着学生细细体味,一定受益颇多。

总之,审美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而一般能力教育有助于特殊能力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致力水平高的受教育者比一般智力者接受美育的效果要好很多。因此,高中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审美心理能力的提高,有意识促进这一效应向发展一般能力迁移。希望本文的阐述对于当代初、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些许借鉴作用。

上一篇:如何提高写作课的教学效率 下一篇:浅谈学生“阅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