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数学“小警察”

时间:2022-09-28 01:32:01

学做数学“小警察”

“警察”这个神圣而又令人敬佩的角色向来都是孩子们崇拜的对象。警察叔叔的破案过程是那么的让孩子们着迷,今天有关的《位置》的复习课上,我也尝试着让孩子们过了一把“警察”瘾。

在练习题中有一道根据信息帮小动物找家的题目。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一看到信息就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做练习的兴趣也不是很高,只有极个别的孩子在动脑筋思考。看到这种情况,光是老师说出答案,或是引导似乎也只有那个几动脑筋的孩子受益。

怎么办?这时我突然灵光一闪,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让孩子当一回小警察帮这的小动物找家。于是我就开始编故事:这些小动物都是被拐卖的,请大家做个小警察根据小动物提供的线索来帮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好吗?刚说完,班上有一半孩子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了。可是题目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点,怎么办?我开始启发引导孩子们:警察叔叔在破案的时候常常会用到“假设”的方法去推理破案,那我们现在也根据线索假设一下小猴的家在第一家,看看是不是能帮他们找到家呢?

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先假设,在一步一步的根据线索推理,这时发现我们之前假设出现了错误。孩子们有点泄气了。不行,我得给孩子们打打气。于是我告诉孩子们:没关系,我们的假设虽然错了,但是我们却得到了另一个收获,那就是排除了小猴的家一定不在第一家,那么我们可以依照第一次的假设这样,接着继续假设、推理。有了第一次的假设推断的过程,全班的孩子在我的引导下,在小警察这个光荣角色的鼓舞下变得越来越积极的参与,都纷纷的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了。

接着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进行第二次的假设,“小警察们”各抒己见假设、推理很快的就得出了答案,顺利的帮小动物都找到了家,全班的孩子表现的是极其的兴奋。这时我及时的给予孩子们鼓励:“你们都是名侦探柯南!都是光荣的警察了已经会有假设推理的方法根据线索破案了!”接着,我趁热打铁的与孩子一起分析、归纳、总结了解决这道题的方法:我们先用“假设”的方法假设小猴的家是第一家,接着是“推理”,根据线索来推断我们的假设成不成立,最后是得出结论,这个假设不成立,小猴家在第一家是不对的。然后我们又再一次的用“假设”――“推理”――“得出结论”这个方法进行了第二次的判断,结果第二次我们就成功的帮小动物们找到了家。并且我还告诉孩子们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也常常会用到警察叔叔破案的方法去解决我们的数学问题,只要大家能像警察叔叔一样细心的寻找线索――数学小信息,分析已经条件要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做个数学“小警察”就可以很好的破案解决数学问题了。

孩子们在我的启发引导下,一下似乎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很多!希望他们能持之以恒的保持这样的学习兴趣去感受数学的魅力。

上一篇:浅谈藏族幼师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 下一篇:新课改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