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28 11:02:50

国内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摘 要: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美国荣誉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践为我国研究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思路。本文以我国10所研究型大学的荣誉学院为例,对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调研,对荣誉学院的成立、选拔培养方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具体数据进行梳理,对荣誉学院的组织形式进行简单分类,探索荣誉学院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荣誉学院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1.我国荣誉学院兴起的背景

1945年美国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美国教育进入黄金时期,美国的荣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旨在在荣誉的召唤下强化学生的荣誉感和激励学生学习。“所谓荣誉教育是指专门为优秀拔尖的具有高平高能力(High-ability) 本科生设计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这为我们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因此,在研究型高校成立荣誉学院,成为我国高等大众化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

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时,高等教育的重心已不再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02年达到了15%后,持续增长,到2013年已达到34.5%。2002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该如何承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重任,成为高校面临的一大挑战。2005年,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的这一难题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为此,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这一政策的号召下各研究型高校纷纷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探索。

2.国内荣誉学院现状概览

自2000年5月浙江大学成立竺可桢学院以来,众多高校纷纷设置荣誉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在211、985高校中,我们选取了如下十所高校作为现状调研对象。

2.1荣誉学院基本情况

如上表所示,除哈工大英才学院成立较早之外,其余各荣誉学院均在2000至2010年之间成立。从起源来看,浙江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都起源于早期的学科强化班,江南大学、澳门大学、中南大学则属于直接建立荣誉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则比较特殊,其学院成立于1983年,但2009年设立英才班,进行学科强化的培养。

2.2荣誉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这十所高校具体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我们按不同类别将学院分组,将各个学院的办院宗旨、培养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人才的领导能力和在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是荣誉学院培养的共同目标,各个荣誉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强调国际化培养和学科交叉理念。以下是对相近学院具体对比论述。

2.2.1培养方向对比分析

英才学院与致远学院分别属于哈工大与上海交大,英才学院培养目标为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与先进合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具有发明创造与工程实践能力;爱国敬业、上进务实、身心健康、有竞争力的精英型人才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志愿学院旨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具有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科技领袖人才。作为老牌工科强校,其学术资源丰富性与工科体系成熟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他们更注重突出综合素质、人格方面的培养,更强调创新型领袖的塑造。

2.2.2培养特点对比分析

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江南大学作为综合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更强调多样化,学科交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充分发掘、尽早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因其都有丰富广阔的多学科资源,也就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多学科培养,并且因材施教的可能性也更高,集全校最优质资源为荣誉生打造高平台,注重个性化拔尖培养。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拥有国际视野的精英人才。

2.2.3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在培养模式方面,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有相似的培养模式。四个荣誉学院分别为:竺可桢学院2+2学科大类强化班、吴健雄学院“2+2”学科大类强化班的培养模式、大禹学院“2+2”学科大类强化班、强化培养学院基础性学习阶段+研究性专业学习阶段。

可以看出,浙江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荣誉学院都属于“2+2”培养模式的代表高校,入学按照大类招生,以严格的要求,扎实的基础培养人才的基本能力,然后在高年级进行分专业培养,他们的共同目的是培养出基础扎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2.2.4荣誉学院对比研究小结

荣誉学院运用全方位选拔机制,使学生尽早接受精英培养。对学生的采用动态流动管理机制,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现行的荣誉学院培养方式中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跨学科思维的锻炼。为此,学院在学校支持下为荣誉生提供大量资源(图书馆借阅日期延长、奖学金倾斜等),汇集全校优秀师资,使学生享受与研究生同等资源待遇并尽早进入科研领域。除此之外,综合类高校较理工类高校更具荣誉学院建设的条件,各类学科的平衡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3荣誉学院人才选拔模式

众多高校的选拔模式都各有差异,但总体类似。我们可以看出,招生时间大都集中在开学季,或者预录取时间段。生源范围大多以大一新生为主,这主要是众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以强化基础培养所决定的,也反映了现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注重基础和素质培养的趋势。因此,高考成绩就是一项较重要的参考标准。

具体来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才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强化培养学院主要依据高考志愿与成绩进行直接录取,大禹学院也是根据大一报考情况录取。但各个学校的选拔与培养都在探索阶段,因此近几年对选拔的模式都有调整与改变。关于分流与增补机制我们在后文有详细概述。从选拔方式来看,笔试与面试是一般的基本选拔模式,但各个学院之间具体的笔试面试内容与程度各有不同。后文中我们将具体对比江南大学至善学院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笔试与面试内容。除了常规的选拔参考之外,部分学院还有一些附加选拔参考,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将心理测试、体质测试纳入选拔方式。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成熟,选拔模式作为培养工作的前期基础工作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如何正确选拔有培养潜质的学生,如何保持荣誉学院学生的最佳面貌,如何科学地分流不适合培养的学生,对选拔分流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选拔模式的探索也将成为荣誉学院发展的重点关注的工作。

3.荣誉学院发展前景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各界都对高等教育有着新的期待,大众教育进程中的精英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我国荣誉学院应运而生,数量逐年增加,这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形式会在探索中越来越成熟。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荣誉学院的培养目标趋于具备领导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系统的专业基础,培养工作将更加明确。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实,荣誉学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国际视野、通识教育,探索更多的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国际化培养成为荣誉学院发展趋势,让学生学习全世界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成为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鼓励学生自由选课,跨学科选课,博学多识,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制度创新是荣誉学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才选拔分流机制是荣誉学院教育质量的保障,保证生源地优秀性,维持学生的竞争性,这一环节出现差错,选拔过程只关注成绩而不顾综合素质,分流比例没有科学依据,可能导致人才流失,选拔分流机制科学性的探索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拔分流机制必然会向着制度化、标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必将越来越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将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沈蓓绯.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0(04):59-63,91.

[2]黄敏,陈炎辉.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985工程”大学《2010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51-56.

[3]董瑞.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5所名校学院建设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1(06):66-70.

[4]邴浩,罗婧.拔尖创新人才因材施教模式探索――以清华大学“星火班”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3(11):37-39.

[5]庞伟,叶芳慧,邓玉林.地方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19):251-252.

[6].以“四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1):4+93.

[7]崔海涛.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3(05):94-95.

[8]吕成祯,钟蓉戎.荣誉教育: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1):53-57.

[9]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吴玉章学院[J].高等理科教育,2012(03):2.

[10]贾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性试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1]刘竞.省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大学,2013.

[12]孙鑫.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4年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410295073);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选拔机制的对比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 下一篇:对服装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