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科技史复习整体建构的几点策略

时间:2022-09-28 04:16:39

高中历史科技史复习整体建构的几点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在高中历史复习中的实例分析,介绍了高中历史科技史复习整体建构新旧并列异同比较、按图索骥循序探究、开垦扩展搭建深化和提炼转化重组整合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科技史复习;整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46-1高中历史科技史内容散见于不同的专题,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复习,学生对人类科技历程的感知会凌乱无序,知识结构会杂乱无章,难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从整体结构关系上把某些看来似乎是孤立、零散的信息,通过相似、接近、因果、对比等联想手段搭起微妙的桥,使之曲径通幽,实现高中历史科技史复习的整体建构。本文以科技史复习为例,谈谈整体建构

一、新旧并列异同比较,丰富学生原有图式

历史课改前是按照时间编下来的,原先的教材它的时间线索是非常明晰的,但是在课改之后教材方式变了,从编年的通史换成专题史,(现在的试卷中的材料题也更多的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所以,需要考生做什么工作呢?就是你在看教材的同时,尝试自己整理也好,寻求老师帮助也好,做一个历史大事件的年表,把政治、经济、文化的线索时间给理清楚了,看看哪些事是同时发生的,哪些事之间有一个前后因果的逻辑关系,不光要知道中国的历史渊源是怎么走过来的,还需要把中国历史和外国的历史结合在一块儿,做一个中西的对比。

例如,2008年上海单科A组第8题(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第42题(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2011年江苏单科第3题(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以上各题都考了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的基本史实与概念。因此,基础知识的整理(包括课本所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必须精准到位。

二、按图索骥循序探究,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史观是人们了解、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以多元史观引领教学,可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和评价历史,分析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认识到对历史的解释是受到一定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影响的,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基本素养。对科技史的认识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如对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就可从文明史观角度、全球史观角度、唯物史观角度等多种史观角度去解读。这样,多种史观角度的解读,在筛选学生旧知中找出思维空白点,帮助学生持续而有序地进行“螺旋式上升”思考和探究,将教学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的“亚研究”、“类创造”过程,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三、开垦扩展搭建深化,促进学生知识迁移

新课改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有时候课堂动态生成的问题很有价值,但却因为课堂的时空有限而不适合在现场展开。此时教师首先不能加以否定,其次也不能草草了事,而应该尽量创造条件配合学生在课外寻找答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开垦扩展,进行以专题为平台的搭建深化,设置有特性的研究问题。如,特性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1)从历史程度来看: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纪前);明清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2)从科学思想来看: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3)强调实用技术,忽视科学理论的研究,制约了近代科学的产生。(特性研究之高考链接:(2010・安徽文综35)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

四、提炼转化重组整合,优化学生认知结构

高三第一轮复习以知识立意为主,它按照原有的章节顺序从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结构,第二轮复习则应以能力立意为主,以提高能力为主要任务,使知识相对系统化、网络化。这就需要教师更加关注过程、突出过程,坚持以过程为主线的原则进行复习教学,而不仅仅是习题的堆积。实践表明,第二轮复习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内讨论和课外探究互补结合的学习形式,构建起相应的历史科技史网络,同时针对高考热点进行纵横深化,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整合思维的作用。因此在复习相关内容时,研究高考的命题规律,寻求知识的重组,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就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注重整体结构与整体意识的整合。如:命题探究: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规律:影响科技发展的一般因素。一般规律之高考链接:(2010・安徽文综3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略)第(1)问第二小问: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历史是很多同学又喜又忧的学科,一方面学习历史觉得很有意思,但是需要记大量的内容和知识,纵观2012年全国各地试卷来看,需要大家靠纯记忆就能拿分的试题已很少见,需要驾驭和思辨才能拿分,所有的题目,选择也好,大题也好,题干通常比较长,不光有白话文,还有文言文,还有表格图像,很多从来没在课本中读到的东西都需要在考试中灵活地分析应用处理这个东西,这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挺高的。可见,历史学习不是最后几天背诵一蹴而就的东西,政史地三科都是积累的过程,突击背几天就把分数全部拿到在现在的高考情况下肯定不行了。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如何更有效地告诉学生哪些东西是是需要掌握的,哪些课外的背景也是需要了解的。因此,历史复习的整体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上一篇:融入情感展现语文课堂魅力 下一篇:美丽乡村,美在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