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观的公共设施设计

时间:2022-09-27 11:50:33

基于文化观的公共设施设计

【摘要】文化可界定为狭义与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其中便囊括了公共设施设计的造物活动。设计与文化存在的互动关系诉求以“文化观”的视角来审视公共设施设计。文化观是架构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有效途径,是公共设施建构“合理”的基础与保证,是公共设施建构“合情”的核心与依托。基于“文化观”的公共设施设计是以文化观作为设计的物质与精神基础,致力于“文化观”的设计理念与导向目标,它所着力打造的是城市的文化品牌与城市的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文化观 设计 公共设施

一、文化观的释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解读复杂而多样,就一般意义而言,文化可以以狭义与广义加以诠释。[1]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释义,即“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当属狭义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正如弗莱在《创造与再创造》一文中,对文化做出了一个宽泛的定义,他说:“人不像动物那样直接与裸地生活在自然之中,而是生活在他从自然中建构出来的封套里,这个封套通常被叫做文化或文明。”[1]弗莱此处所说的文化,就是一个大文化概念,它指自然之外人类所建构的一切生活。基于对文化广义的理会与全面的认知,文化观可界定为以广义文化内涵为指导,建立的面对与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方式、方法。依据思维取向的差异,文化观可划分为:以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观与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人文观;按照文化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又可划分为:传统文化观、现代与未来文化观等。

全面理会、认知与把握文化是建立文化观的前提与基础,而清晰、完整与正确的文化观则是审视、考量文化的依托与保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未来文化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淀与整合形成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的提炼与嬗变构成了未来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与未来文化总是在矛盾中完成和发展。我们要有新而全的文化观概念,摒弃狭隘的文化观。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将是传统文化。所以,我们不能一提传统文化,就联想到落后;现代与未来的文化也未必就是先进的代名词。

二、设计与文化互动关系诉求以“文化观”的视角来审视公共设施设计

设计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作为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中的一个门类或领域,设计的文化观建构于设计的特质与属性的认知。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或称之为文化活动,它既是“新生文化”的构建、传播与发展,也是对“旧有文化”的传承、梳理与提炼。[2]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相辅相成的。清华大学的柳冠中先生在《事理学论纲》一书中写道:“设计是一种投射文化的活动,是将文化意象物质化的过程;同时,设计对文化具有反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并不仅仅与宗教、政治、伦理或自然因素有关,而且,还与人们创造的、组成生活环境的物(设计)有关。”[3]

作为人类的众多设计造物之一的公共设施设计,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融工业产品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于一体的新型设计门类。它是城市的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是城市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城市细部文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们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公共设施是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一种交流媒介,它不但具有满足人需求的实用功能,同时还具有改善城市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与品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定民族、地域的文化是设计构建的原生动力与驱动力,而设计的效应则体现在与特定民族、地域文化的契合与共鸣上。[4]设计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决定了研究设计必然关联文化,而作为设计内容之一的公共设施设计也需着眼与把握文化,并应将其纳入文化的范畴。公共设施设计并非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城市及交通的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的信息传播设计、生态环境学、设计心理学、造型学、行为学、美学及人体工程学等一系列的广义文化,是透视一个社会文化内涵、文明程度的载体与标志,是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与价值取向的重要构成要素。

三、文化观是架构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有效途径

有些学者不将公共设施划归工业设计的范畴,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具有机器化、大批量生产的特征。而公共设施设计往往采用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与环境设计的特征具有相似之处,因而较多的将公共设施设计视为环境设计的延续。事实上,随着以加工工艺与生产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进步,早期工业设计的大批量化生产正在向今天“人性化”、“个性化”的小批量生产方式转移。设计中“人”与“环境”的因素已经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这一点与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特点是一致的。设计意味着创造,而公共设施的创造有别于其他设计之处便体现在其设计的独特性上[4]。公共设施设计的独特性表现为:设计者应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文化因素的差异,对相同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地与人相契合,与环境相融合。如2004杭州公共环境设施竞赛中有一个名为“框景”公交站台的设计。该设计的独特性体现在准确、巧妙地把握了杭州的传统文化,采用现代文化语言,符合了杭州未来的文化取向。

“设计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创造新的、有用的事物”(李斯维克:《工程设计中心简介》)。要“创造”就需灵感;有“创造”才具独特性。[2]就设计而言,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就文化论文化的空谈阔论。设计是实实在在的造物活动,公共设施设计更是人们所必需的物质存在。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公共设施设计独特性的架构就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觅创造的灵感,用现代文化来获取创造的依据,以未来文化把握创造的方向。

四、文化观是公共设施建构“合理”的基础与保证

就文化观而言,公共设施设计的“合理”可释义为符合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观。正如上文所述,公共设施设计涉猎众多文化门类,其中便包涵了人体工程学、材料学、成型工艺等理性科学技术。

公共设施设计是设计师依靠现实的材料和工具,通过深刻的想象和艺术的直觉而进行的创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为代表的理性文化为公共设施的构建提供了可以信赖与依托的物质基础,更从理性的角度为公共设施的创建拓展了空间。科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既为公共设施的构建注入了“合理”因素,同时也激发了公共设施新语言文化的出现。[5]

公共设施的建构不仅以科技文化为创作手段,而且还以科技文化为实施基础。公共设施的科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设施构建、形成所需的诸如材料、成型、涂饰与人机等科技文化因素;二是通过公共设施语言所蕴涵与传示出的“科技文化感”。

首先,就公共设施的生产成型过程而言,形态的建构包括形成形态所需的材料,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艺,以及材料成型后的涂饰、组装等工序,可以说每一步工序自身及其实施均体现着科技文化的“存在”。[6]公共设施作为一种物质形式,其基础是构成公共设施的物质材料,材料学自身的发展与材料加工工艺、成型方式的进步为公共设施的建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文化依据。就材料而言,它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物质条件,技术则是设计师实现设计的有力保障。没有材料,任何设计师也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计将成为纸上谈兵,设计只能停留在构思阶段;缺乏技术,设计师难以实现公共设施造型的物化,即使再高明的设计师也难以造就功能优良的设计。

其次,公共设施作为一种体现设计理念的视觉语言,在其构建中由于科技文化因素的介入,在语义表述上必然存在科技的“身影”,在一定意义上,公共设施便成为科技文化的视觉“代言人”。

五、文化观是公共设施建构“合情”的核心与依托

公共设施设计的“合情”则是指其设计应合乎文化观中感性思维为主要方式的人文观。这个“情”可以解读为:人情、地情与时情;就设计而言,则可诠释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与时间因素。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可以说,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公共设施的存在及构成,物质层面的需求左右着其功能的实施形式,精神层面的活动诉求其审美与价值取向。所以,公共设施设计应该首先着眼于人,而深厚的人文文化底蕴则成为设计的必须要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7]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公共设施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以达到实现“完美人格”。

其次,公共设施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它从属于环境,是环境的有机构成部分。文化观所赋予的社会与历史责任诉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注意设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共生。顺应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环境,通过具有“合情”设计的公共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环境与人的生活的和谐统一)。

再次,文化依据时间的界定分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未来文化三种不同形态的文化。作为文化意象物质化过程的设计活动,公共设施设计也具有时间性。这种“时间性”是全面的、动态的,既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与周围环境文化上的呼应与契合,也彰显于公共设施设计对整体环境现代与未来文化的反映、引领上。

注释:

[1]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2] 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3]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4] 左铁峰.产品设计进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5] 彭泽立.设计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6]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8]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9]张夫也,孙建君.传统工艺之旅[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艺术系)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皖南地区城市公共设施体验设计研究》(2009sk307)

上一篇:县级台如何办好自办节目探析 下一篇:浅谈尼古拉·凯帕斯汀的八首音乐会练习曲及其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