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动物疫情防范建议

时间:2022-09-27 11:34:14

乡村动物疫情防范建议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向农村,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规模的养殖场(小区)疫病防控意识都很强,难点就在千家万户的小饲养户,仍然存在防疫意识淡薄,自觉接受免疫能力差,加之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薄弱,工作经费不足,防疫人员工作消极,市场开放,动物及产品流通性大等因素,疫情发生隐患依然存在。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谈几点想法。

1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机制

1.1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成立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部领导,吸收相关部门,如:畜牧、发改、财政、公安、卫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适时解决动物防疫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队伍,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开展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2健全兽医防疫体制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按《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建立县、乡、村、屯四级防疫网络,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1.3健全责任机制

进一步明确防疫工作责任,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双向落实防疫工作任务。

1.4健全督查督办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督查机构要经常性督查动物防疫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1.5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动物防疫工作积极、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认真,动物防疫效果差的,予以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惩罚,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1.6建立技术包保机制

畜牧部门负责技术责任,要建立长期的技术包保责任制,一方面增强基层工作人员责任心;另一方面调动工作积极性。

2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

2.1开展普法教育

定期组织学习,以《动物防疫法》为主体的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做到行政干部知法,业务干部懂法,广大养殖户明法,创造一个畜牧业生产法律环境。

2.1.1抓重点人群学法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和畜牧兽医人员的法律学习,通过学法让各级领导、干部、畜牧兽医人员真正了解和掌握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防疫。

2.1.2向养殖农户普法广泛深入地向广大养殖农户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使他们转变观念,自觉接受防疫,主动参与防疫。

2.1.3为重点对象讲法对规模养殖大户,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加工、经营和运输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遵守法律法规,积极支持动物疫病防治、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免疫注射等工作,控制疫病发生,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1.4打击违法者对不接受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生产者、经营者、更要重拳给予打击,规范畜牧业生产法制环境。建立绿色通道。

3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3.1改善生产条件

坚持发展与防疫并重、扶持养殖业与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并重的原则,各级财政共同努力,将预算内投资向改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生产生活条件倾斜、改善基层工作环境。

3.2增加防疫设施投入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统一规划,制定设备配置标准,由各级财政逐年解决。使动物防疫能力适应生产需要。

3.3提高兽医人员待遇

各级政府要从社会公益上考虑,一是增加基层动物防控岗位数量,二是提高畜牧兽医行政事业收费标准,解决好兽医人员报酬偏低与经费保障问题,稳定基层防疫队伍,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3.4建立一支技术力量强的专业队伍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安心基层工作、热心为农民服务的畜牧兽医队伍。

4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投入机制

4.1完善防疫物资投入机制

《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机构应适量储备预防和扑灭动物疫病所需的药品、生物制品和物资,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专项预算中,疫苗和其他防疫物资经费每年初由县级畜牧部门编写计划,报当地政府审定后列入当年预算。”

4.2完善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

认真研究解决因强制免疫反应死亡造成经济损失补偿问题。充分调查,完善动物强制免疫中动物因免疫反应造成死亡的赔偿标准及赔偿方案,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4.3完善村级防疫员劳务费补助机制

不能忽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应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对其任务、考核、待遇、奖惩予以规范。给予与工作相适应劳务补助费。

4.4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经费保障机制

对于一些突发的疫病和特殊的疫病形势下,各级政府应给予经费保障。疫苗经费已由中央、省财政解决,县级以上财政应安排工作经费。

5搞好畜牧兽医队伍自身建设

畜牧系统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工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增强业务工作能力。严格职工管理,规范职工行为,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

上一篇:幼师职业道德对幼教启迪 下一篇:乡村经济模式建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