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主动参与”的思考

时间:2022-09-27 11:01:34

新课标下学生“主动参与”的思考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被赋予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完全被忽视。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放开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教学环境,也在实践中有所探索、有所实践;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所有的探索都只是昙花一现,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参与只是成为某些所谓的“优质课”“示范课”的课堂花架子,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本无法实施。之于此,在新课标下,按照课改精神,课堂教学真正到了应该还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有效果,才有出路。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 新课标; 主体地位; 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在我省实施快两年了,在这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为参与课堂改革的第一线教师,我身有体会:现在迫切需要做就是“还课堂于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1学生“主动参与”的内涵

所谓“主动参与”,实质上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情感、态度,让学生无论是从情感态度上还是从课堂的教学实践上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其主动参与,从而更好地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

2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主动参与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1有利于强化课堂效果,达到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掌握,课堂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它不同于演员的单边活动,而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既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培养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为在课堂活动中,学生自身能否主动、积极参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所教知识的理解质量,所教技能的掌握程度。由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主动参与”对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2.2有利于激活课堂氛围,达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各种渠道,而课堂教学活动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新课标中就特别注动在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要达到此效果,就心须让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的调动起来。比如,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首先,学生离不开观察、思考、认知、记忆、分析、想象等基本的心理思维活动,而在同时参与这些的活动中,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其次,在课堂的探究环节,学生要参与学习活动,就离不开课前对材料的收集和处理,就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亲自操作和分析,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显然,如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灌输这种意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就会随之而培养和建立起来。

2.3有利于课堂和谐,达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就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来说,自然、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客体,而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这是人超越于自然和动物的基本表现,由此,人在社会中从事各种活动就与动物的本能活动、被动活动具有严格的区分,人必须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主体性也是人发展的最高目的和追求。记得马克思说过,只有当人的所有活动转化为自主的、积极的能动性的活动时,人的思维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素质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调动和激发起来。这种课堂活动才会是双边的和谐活动,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教学的双边互动活动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想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尽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对此有所涉及,但迫于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机制,在高中教学环节中,这基本上还是一种摆设,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今天,面对新时期知识来源的广泛性,面对教育改革呼声的强烈性,面对家长和学生的无奈,面对广大教师的困境,我们必须重新去审视传统教育的局限,光靠教师的“一言堂”已根本无法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学生的主动参与必须体现,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出几点建设:

3.1关注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引导参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学生平时在学习之外感受最深、最多的题材,所以,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容易参与,并喜欢参与,就必须从学生的亲身生活入手。比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消费方式,并分析其消费心理,这些都是贴近学生生活而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有了这些准备,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课堂就容易参与进来,而且在课堂的参与中,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有关消费的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就是生活,在学习中更好地享受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调动起来,这种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就高涨起来,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为时不远。

3.2关注学生需要,就地取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就感,激发参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确实如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就必须使他们感受快乐,体验快乐。而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学生根本无快乐可言,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长期在被动甚至是被迫的学习环境中来接受他们并不太喜欢的生硬死板的东西,这又何来快乐和成就之感。所以,在今天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从学生最需要而且最能接受的话题入手进行教学。比如在讲解如何引导分析各种消费方式的利弊时,我们可以就地取材,从班上学生的消费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搞辩论赛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在集体的共同协作下,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言权,都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刻领会,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快乐轻松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就,获取知识,主动参与的热情自然高涨起来。

3.3关注弱生,适时鼓励,培养自信,保证参与,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教师不能只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俗话说,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全体学生能在课堂参与中体现价值,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特点要注重对差生的鼓励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信,不要让他们有被遗望的感受,要关注他们,只有他们能自信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才是完满的,才是健全的。如果每堂课只是部分学生,甚至只是所谓“优秀生”的表演,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教学终将失去持续的动力,难以持久进行,所以,时刻关注弱生,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在你追我赶的主动参与中永保生机和活力!

当然,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除了以上方法外,还要求我们教师自身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让学生能真正在课堂参与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收获成功,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探索》.2006年第9期

[2]齐振海.《认识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上一篇:麻杏石甘汤口服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 下一篇:改良圆利针聚刺膝周筋结治疗骨性关节炎46例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