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指导

时间:2022-09-27 10:14:29

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指导

关键词 糖尿病 家庭护理

糖尿病(DM)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院外治疗是患者治疗的主要形式,指导患者以适当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治疗为基础, 结合药物治疗, 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测,可有效控制病情, 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其护理要点如下。

饮食指导

合理控制总能量,在规定的热量范围内,保证营养平衡。

食物的选择:①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CHO)[1]:长期以来人们误以为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主食吃得越少越好,低糖类食品是糖尿病的安全食品,然而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来自粮谷类食物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利多弊少[2]。在合理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减少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预防酮血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刺激葡萄糖的利用,改善糖耐量。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占总能量的50%~60%,甚至可达65%,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00~300g,相当于主食250~400g。可选择的食物:大米、玉米、小米、荞麦等,多吃当地当时当季出产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芹菜、白菜、苦瓜)和海藻类,可提供给人体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可溶性纤维素。学会自己烹饪,长期坚持。②限制脂肪和胆固醇[2]:膳食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5%以下,每日40~60g,尽量少吃或不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动物油、黄油等,膳食脂肪应主要来源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前者为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后者为橄榄油、花生油、各种坚果油(核桃油除外)。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日。③适量蛋白质[2]:占总热量的10%~20%,每日需要量为0.8~1.2gkg体重左右,相当于蛋白质50~70g。有肝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摄入量应降低,0.6~0.7g(kg・日), 膳食中 以上的蛋白质应为瘦肉、鱼、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④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以清淡为宜,每日钠盐在 6g(约2啤酒盖)以下[2]。合并肾病水肿者盐限制在2~4g日或酱油10~20ml,忌食咸蛋、咸肉、酱菜等一切咸食。

合理分配:少食多餐,至少一日三餐,药物治疗后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三个正餐之间加餐2~3次。

适量的运动锻炼[3]: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加快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减轻焦虑情绪及精神紧张,改善中枢神经的调节机制,对预防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运动锻炼的方式[4]: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等,其中步行最安全、易坚持,为首选方式。每次运动20~30分钟,每天1次或每周3~4次。运动时间以餐后60~90分钟为宜,强度循序渐进。随身携带糖果,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用药指导

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糖适平等,服药时间应在餐前30分钟 ;二甲双胍、降糖灵等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苹、培欣应在进餐咀嚼第1口食物时咀嚼服用,避免与抗酸药、肠道吸附剂及消化酶同时服用,以免减低降糖效果。向患者交待药物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定期查血糖,以便调整用药剂量。

胰岛素应用的患者,应掌握注射部位及注射时间与进餐的关系,每次注射前检查胰岛素的剂型和有效期注射后勿揉注射部位, 以免胰岛素吸收过快。经常更换部位,以防组织硬化影响吸收。

掌握低血糖的识别及处理:由于每个人的表现不尽相同,应注意与他人交流低血糖反应,以便及时发现[5]。低血糖症状有:虚汗、眩晕、颤抖,尤其是双手;双腿软弱无力;饥饿感明显;手足或嘴唇麻木或刺痛;视力模糊;眼冒金花;说话含糊不清;脚步不稳可发生跌倒;焦虑易怒;头晕头痛;精力不集中等。自觉低血糖症状时先服10~20g糖或喝1杯糖水或1杯果汁或1杯牛奶或1~2块糖,必要时急诊就医。糖尿病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识别卡,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指导患者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①指导病人掌握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重要性及测定技术,教会病人微量血糖仪的使用,测量血糖的情况和时间,血糖监测的记录内容;训练患者掌握自数脉搏、自测血压、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技术。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标准[4],如空腹血糖应<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②帮助病人了解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帮助病人家属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以在家庭生活上给病人以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介绍鼓励病人参加病友俱乐部,相互鼓励、交流、疏泄不良情绪,适量运动[6]、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均可缓解焦虑情绪和精神紧张,有利于降血糖,提高糖耐量。

并发症的预防:①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②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勤刷牙,患口腔疾病时及时检查治疗。③足部护理:每天做足部检查,确定是否有受伤,感染,足部温度是否有改变;每天温水泡脚;鞋大小合适,透气性好;袜子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松软暖和; 趾甲勿剪太短。积极治疗鸡眼和足癣病,不用刺激性药物。④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因此要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医务人员定期随诊,以家访、面谈、电话等方式经常与患者联系,在健康教育中给患者以知识灌注和行为训练指导,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文华,李磊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 .中国全科医学,2001,4(6):423.

2焦广宇,蒋卓勤,主编.临床营养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9~212

3 南登,主编 .康复医学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09~310

4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8

5 王艳梅,主编 .老年护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3

6 姜乾金,主编 .医学心理学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74~175

上一篇:83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新生儿筛查足底加温采血与常规采血对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