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时间:2022-09-27 03:38:44

高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探究

摘要:通过对学校物理教师在常规教学过程中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了传统物理作业模式两个方面的弊端,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下结合物理作业设计原则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物理作业,并提出了四种类型的物理课外作业。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作业分层设计;实践与探究

传统作业观将作业视为强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途径或工具,追求的是作业终结性的实效。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而教师布置作业重视整体性和统一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我们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与手段在不断变化,教育评价在不断发展。新课程物理作业应创建以人为本的作业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结合我校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出高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探究:趣味性、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探究性的必做作业和自主作业。

一、课外作业存在的弊端

笔者对我校学校物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外作业的300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布置作业还是按课改前的方式,其弊端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课外作业设置方面的弊端

(1)机械重复的课外作业数量过多、过难、过偏,效益不高。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时注重课外作业的量,搞题海战术,忽略对课外作业的精心设计和选择。

(2)课外作业太过统一,缺乏层次性。尤其是现在高中学生的扩招,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太过统一的课外作业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收获。

(3)教师为了应付各类考试,布置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大多数是书面课外作业,物理教材中要求学生课外去做一做的实验,基本上被教师忽略了。这与物理学科的特点是相违背的。

2.课外作业批改、反馈评价方面的弊端

(1)批改课外作业的数量过多,效率不高。高中物理教师平均每周要批改300份左右的课外作业,这样花在备课、钻研教材和加强辅导方面的时间就很少了,效率是很低的。

(2)批改信息反馈不及时。由于课外作业数量多、花费时间长或其他各种原因,课外作业批阅相对滞后,这种信息反馈的滞后性造成了教师不能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3)无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于教师对学生课外作业采取“包批”的办法,学生无权过问,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激励学生的“自悟”,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能”。

二、改进物理课外作业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

针对上述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适应新课改,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方面应作调整,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笔者结合在教学中的体验,并申请了部级子课题高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

实践与探究,提出对高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与探究的方案。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着重体现以下原则:

1.趣味性

趣味性设计原则是指: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作业设计要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在作业时,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许多学生对作业应付、马虎,很大程度上因为作业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不会把作业当作一种负担,而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完成,并且知识也会掌握得迅速且牢固。

2.层次性

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功,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做到分层设计。例如,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为“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两个层次。“基础训练”题比较简单的巩固性课外作业,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

求。另外,层次性也可体现为同一作业设问由易及难,层层递进。它的特点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不同数量、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给学生留点自主选择的空间,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真正将学生的发展置于第

一位。

3.合作性

新课程要求从“独立学习”转为“合作学习”,它可以提高物理学习效率。对于习题性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是利大于弊,但有些作业如“家庭作业与活动”“课题研究”“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等

等,则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在广泛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与人合作、交流、共享及组织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知识经济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基本

要求。

4.实践性

学生在校接受知识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间接的途径获得,另一条是通过直接的途径获得,传统的学科课程更多地强调知识的间接性获得,以至于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到的知识纯粹为了应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结合物理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作业这个平台,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常见的实践性作业有:课题研究、小制作和小实验、参观调查、解析现象等。

5.探究性

“问题的结论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这就是探究性。

新型作业的类型和方式:

1.按作业完成时间分为长效类和短期类

短期类作业就是布置一些简单的巩固性练习,学生必须在校内完成。对此类课外作业教师要真正做到四个及时:及时布置、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对于了解性的物理知识,学生比较容易完成的,如学生学过电磁波谱及应用的内容后,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该类型课外作业。

这一类型的课外作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由于学生必须在校内完成课外作业,杜绝了回家抄袭课外作业。由于反馈及时,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真实地、准确地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和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地改进教学方法。

2.按作业完成方式分为书面作业和活动类作业

活动类作业包括:“信息检索、调查研究、实验探究、应用体验、设计制作”。

编制物理作业的五个基本环节:(1)研究教材,解读《标准》;(2)学情分析,设置方案;(3)编制作业,分类实施;(4)作业评定,反馈研讨;(5)修订方案,优化设计。

本着以上设计思路,课题组的成员一人负责一章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由高二理科17个班实践与探究,再找学生面谈及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及在讲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次对其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一套适合普通高中选修3-4和3-5的“必做作业和自主作业”。

课程标准的实施,布置课外作业不再是专门为了巩固知识,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人生的生活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则是对教学内容与思想的深化过程。新课程改革为实现教学改革和培养人才设计了宏伟蓝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作为联系课程和学生纽带的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应在课外作业模式、教学方式、师生对话等方面为实现教师专业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宛新泰.物理作业多样化的建构与优化.淮北煤师院学报,2003.

[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中物理课外作业模式的探究.中学物理教与学,2005(01).

[3]朱铁成.物理课程的思想、编订、实施与评价.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07.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

中学)

上一篇:构建与单元教学配合的单元测试 下一篇: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材中融入文化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