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9-27 01:40:32

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与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生态系的脆弱性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凸显。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马克思著作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是解决当前西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意义重大。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然而,就在人类享用成果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正在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敏感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适时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日程,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与人的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有机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不仅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和谐,更加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生产力)的和谐: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与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引用威廉・配第的话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附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和人类社会归根到底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自身”。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人不能脱离对自然界的依赖而独立的加以存在,人与自然必须保持和谐统一,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自身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对自然界的关系,而是按照人的意愿同自然界发生关系,是与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即“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人类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可以将自然界变为“人化”的自然,“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了,才能以更好的更科学的方式征服自然。“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具有的客观性和先在性,人及其意识都是自然和环境的产物。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

(二)物质变换是联接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

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来定义劳动,并以此来描述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物质变换概念实质上是生态经济概念,因为一切经济过程,都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指人类借助于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从自然界获取自身生存所必须得各种物质,同时将各种废弃物排放到体外的一种生命活动,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合理的物质变换是生态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也可以称之为生态经济理论。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马克思非常重视物质变换在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资本论》中不仅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包含了“自然物作为人的使用价值或产品被人占有”以及“人以食物和衣物的形式消费掉的土壤成分回归大地”的废弃过程,还指出了废弃物被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即循环经济的可能性。“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虽然要以劳动为中介,采取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形式来进行,但是这一过程不能扰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三)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以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不仅由于贫富分化,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因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对劳动力的掠夺性使用,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深化。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人类文明史和发展方式,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与自然尖锐对立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了以往社会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颠倒,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矛盾的激化。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只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制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的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将它置于他们共同的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承受旧的生产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始终将人类走向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长期坚持下去。正是在社会主义这个崭新的制度下,“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二、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重大意义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5%;区域人口3.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万亿元,仅占全国比重的19.2%。2011年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27731元。西部地区是天然的生态屏障,牧草地占全国面积的93%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占全国数量的37.5%,但是西部地区能源消耗指标高于东部地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每万元,标准煤计算)全国平均指标是1.01%,而西部地区平均能耗比是1.21%,远远超过全国水平。为了能实现环保与经济并重,生态与发展同步,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显示其前所未有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除此以外,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草地不断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生态脆弱性加强;水资源短缺等方面。我国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资源的供给源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又是我国主要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曾指出:“西部地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要害地区,但目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搞好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源头和上游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状况也得到局部改善,环境恶化的速度减慢,但是生态恶化的趋势却未能得到根本遏制。近年来,西部地区相继发生多起严重生态破坏带来的恶性生态事件,西部地区生态保护迫在眉睫。

三、用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立足于西部的生态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指导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高生态意识

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国家要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要把强化生态意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在群众中树立正确的环保观、人生观,强调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只有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特别是相关的制度保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1.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核算机制。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树立绿色政绩观,尽快建立我国的“绿色GDP”考核体系,进行干部选举制度、考核制度的创新。要把发展思路是否正确,发展战略是否合理,能否处理好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以便根本扭转现行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青海已经启动了三江源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对果洛、玉树两个自治州不再考核GDP,减少对招商引资的考核,增加对生态保护完成情况的考核。

2.实施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 西部地区企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资金短缺,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大对西部的财政投入,帮助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完善生产工艺,减少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除此之外,国家可以实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对有利于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实施信贷政策倾斜。西部的新增项目和梯度转移的项目给予指导,禁止向西部转移超过其生态承受力的项目,即使这种项目能带来经济效益。对于有利于西部生态环境改善的项目进行必要的信贷支持。

(三)加强能源环境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加强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上到政府部门,下到企业、个人都必须依法办事,每个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生态环境,自然应该尽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后,法律法规的建设远远跟不上开发的脚步,使有些地方的西部的大开发变成了西部的大开采,环境受到极大的污染与破坏。首先,要解决地方性的环境法律法规在内容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的重叠、矛盾之处,填补立法空白,充分考虑法规制定背后的生态环境现实状况和文化地理背景。其次,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规范。应当宣传和执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完善立法模式,形成立法体系,调整相关立法内容,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四)使资源保护与减贫同时进行

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不得不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经营,这进一步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反过来又会加剧对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制约,最终陷入“资源短缺―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破坏―加重贫困”的恶性循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行“生态型”反贫困的思路,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政策相结合,以此为指导解决西部生态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该地区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比如实施生态移民政策。生态移民就是政府有组织地把生态恶化地区或自然保护区的人口迁移出来,以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口迁移活动。针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国家应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公正公平、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规范化,推动各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实现离不开对资源节约利用和再利用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十再次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是以绿色技术体系为依托,以改善环境问题为目的经济形态。绿色经济重点是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既具有生态环境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低碳经济强调创新发展模式,淘汰落后产能,追求“绿色GDP”。循环经济强调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一方面能够保证企业承担环保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的目标;另一方面能够帮助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郭学军.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第1期:141-144

[2]杨欣.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第12卷第5期:7-8

[3]李炳炎.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述评[J].海派经济学,2008第22辑:143-161

[4]刘思华.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纲[J].理论,2006第2期:62-66转89

[5]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制度维度[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第2期:28-31

作者简介:

尤绪超(1980- ),女,汉族,山东省胶州市人,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上一篇: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下一篇:关于城市群的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