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追求

时间:2022-09-27 01:10:28

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追求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同时也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状态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角度出发,“和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追求。

塑造“和谐”的青年

和谐社会的“和谐”总的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人自身的和谐又取决于人“内心”的和谐。温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可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塑造“内心和谐”的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追求。

受传统思维习惯及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从我国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轻素质;重科学精神、轻人文精神等现象。这是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教育领域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现,加之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不能以理性的态度正视困难、挫折和荣誉等问题。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自杀现象、出走现象、暴力现象、恶搞现象就是以上问题的有力佐证。“实现人的内心和谐,必须具备对心灵世界进行‘和谐一不和谐一和谐’调节转化的素质和能力。”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是矛盾从发生到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为在于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的教育原则,帮助大学生在心灵世界具备矛盾调节转化的素质和能力。

营造“和谐”的校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才。只有和谐的校园才能培养出和谐的人才。和谐的校园环境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既是一种有形的,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使身处于其中的大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意志受到磨砺、情操得到陶冶。不良的校园环境则使学生精神不振,产生消极悲观的失落情绪。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影响到高校校园,使和谐校园的建设受到各种矛盾的干扰。有的学校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缺乏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盲目跟从市场短期需求,就某一热门短线专业领域来说,产生单个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性与多数学校人才培养盲目性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学和科研,教书和育人,实现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相协调;把高校的发展目标引导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轨道上来:高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旗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各类人员的创造活力;用沟通、宣传、说服等思想教育方式,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优化人际关系。

建设“和谐”的文化

文化是新世纪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但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承载精神、精神体现文化。校园文化,就是校园的‘环境’,就是校园的‘氛围’,就是校园的‘生态’,就是校园中弥漫着的文化精神,乃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是孕育、培养“和谐”大学生的“母体”,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也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价值。文化选择的价值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文化应该既是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文化,又是对个体发展有价值的文化;文化传承的价值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的文化不仅包括各种知识形态的文化,而且还包括意识形态的文化;文化创新的价值强调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由探索,自由辩证的传统和制度,具有多元化的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师生互动中创新文化。和谐文化是指反映一切人类和平、和睦及其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和谐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及行为规范的总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传承和创新和谐文化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建设以“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价值取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形成当代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上一篇: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百家讲坛》的热播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