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之途

时间:2022-06-07 12:43:53

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之途

问题的提出

民办高等教育自恢复发展以来,在规模、数量上发展很快。截至2005年底,经正式批准的民办学历普通高校250所,加上独立学校295所,共545所。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共达341万人,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15%左右。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促进高等教育走向竞争与繁荣的生力军。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传统改革往往注重宏观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了像课程这样微观层面的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是民办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实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体系,而且也反映着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以及文化等在大学教育中对于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根据学校定位与生源状况而定,因此,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

概念内涵界定

课程体系必须遵循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当前,民办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创新构建有用、有效、先进的课程体系,然后将每门课程按要素配置好,应该是民办高校课程建设真正的重点。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着眼国际接轨”的原则。课程体系内涵要体现国际性――广泛吸取国内外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优势;体现地方性――人才培养必须与推动地方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学生需要――学生是“消费”课程的主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应用性――培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要优化整合,要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突出课程的时代性、实现课程的多样性等,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状与问题

民办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受两大因素影响:第一受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为了满足学生与家长对职业追求的需要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第二受生源基本特征影响,民办高校的招生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生源质量比较差。就此,笔者深入分析民办高校课程结构,发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与应用性课程占优势

能够有充足的生源和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热门专业,市场对于这些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这一点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尤其明显。这种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市场机制模式导致了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实用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占据绝对优势的状况,也体现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实用性、职业性的价值取向。

2.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比例偏小

由于民办高校的功利性与过度依赖市场机制调节,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虽然教育部在专业调整中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但是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渡和转型期。在大多数民办高校中,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等这些通识性、基础性学科专业非常薄弱,相应的课程也是很少的。从市场角度分析,民办高校的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建设薄弱是自然适应和现实使然的结果,但是却违背了人的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人文主义课程在民办高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地位。然而,人文主义课程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由于耗资巨大、成本高,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明显,民办高校自然不想问津。通识性与基础性课程的缺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狭隘性。

3.选修课资源严重不足

课程资源不足不仅表现在专业类选修课程上,公共选修课更是如此。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专兼结合”,其中兼职教师占相当大比例,专职教师大多数为刚毕业的学生,只能基本保证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但要期待教师们开出更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客观上则存在很大的难度:选修课内容侧重于反映新兴学科领域方面的知识,或者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兼职教师的精力有限,对增开选修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专职教师都还年轻,受教学经验及能力学识的限制,承担的课程还不能一下子太多,开新课和多开课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往往成了“一纸空文”,具体实施时一旦没有合适的教师,就“因人设课”,变任意选修为“必修式的限选”,或者以“没有学生选”为由删去,所以真正给学生以自由权选择的课程少之又少。

4.课程体系改革力度不够

民办高校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在为生存而奋斗。为了在短期内争取最大的效益,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和“短平快”,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也同样运用到了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没有及时地伴之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只是为了满足选课而设置了一些课程,对课程与课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课程模块该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该怎样整合,与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匹配等问题,都来不及做充分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罗列和堆砌课程的现象在所难免。

改革途径

民办高校课程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性,一方面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受到传统公办高校的影响。由于有许多民办高校的领导、学科带头人是从公办高校过来的,其中肯定会受到公办模式的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必须根据教育基本规律与自身的定位,寻找发展的主动空间,摆脱课程体系建设中被动、适应与迎合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应走以下四个途径:

1.通专结合

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是指:将管理学、心理学、文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贯穿到专业教学中,成为专业教学的环境、内容和亮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中不知不觉接受通识教育的洗礼和熏陶,达到素质与能力的双重培养。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是:首先,通专结合是一场深刻的教学变革。上世纪40年代,梅贻琦就指出“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他所说的“通识之用,不止润身,亦以自通于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极为或缺的“营养品”。探索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大学文化,让人文价值重返大学校园,让精神和文化的生命力再现于校园。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恢复传统,我们要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最终要以这种精神文化力量唤醒、凝聚师生对大学高远目标的追求。其次,通专结合的核心是人格教育。我们强调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育

人。这也是民办高校承载的高等教育根本职责之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从自然层次行为的人,到创造行为的人,到知识合理的人,到象征人,到道德人,直至儒家所谓的圣人,人应该、也能够集中其全部才能与心性努力提升,达到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这既是教育的目的,也应是大学教育与文化的理想。第三,通专结合的特点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民办高校在构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框架下,将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通识教育向专业教育渗透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通识教育仅当作民办高校教育的基础。因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有时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所以应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让通识教育渗透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专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提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前提,突破学科界限,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做人素质培养,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模块组合

民办高校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公办高校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模式的共同缺陷是片面追求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平台由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群包括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政、史、地、生、数、理、化以及音、美、体和现代文化科技专题讲座等组成,以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通用性平台上,课程体系围绕教育目标进行划分模块。从结构上分析,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搭建由通识教育(含公共必修课、公共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三个模块)、学科教育(含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教育(含专业核心课、选修专业方向课模块)和能力教育(含基本能力课、职业能力课、综合能力课模块)等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再设立若干门专业技术课程,这些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与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口的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实质上就是传授产业界成熟的、实际运用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这些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课时占的比例应当大一些,以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模块的鲜明特色。

3.优化结构

课程体系目标应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征,人文课程、学术性课程、职业类课程、技术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都应该有合理的比例。课程体系的内容要考虑到知识的内在关系与社会、市场以及个人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教育目标要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当然,一个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在具体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既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民办高校应通过减少必修课比重、增加选修课比重;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课堂学时比重、增加自主学习比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民办课程体系要考虑到民办特色,增设一些校本课程以及地方性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是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的专业课程特色进行建设。如浙江树人大学的《茶文化》研究课程、《家庭教育》文化课程,泉州仰恩大学的《孙子兵法》课程等都很有特色。开创职业性、技术性、技能性的文化课程,不仅起到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作用,也可以很好地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最终达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4.质量监控

为了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三方的状况,达到良性互动,全面推进课程整体提高的效果,创建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成为重中之重的“后防线”。民办高校应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制定校、院系(部)二级课程评价标准,把质量监控保障建设转化为提高精品课程质量的内涵建设。

一是建立课程纵向监控体系。课程纵向监控体系是指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从纵向的教学管理层面实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工程。其特点是通过对监控管理方法的分析、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监控管理体系,从而对每门课程从开课到考试结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控管理,以此来约束、激励课程教学内部和外部因素,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它将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实行课前、课中和课后质量监控与管理,其主要监控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前期阶段的准备,如课程设置、专业计划的安排、教学设施的建设、教材的选用,教师的岗前培训与进修深造等环节。课程教学过程的中期阶段包含集体备课情况,课件制作与准备,出勤情况,讲课内容与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答疑及批改作业,另外还有学生到课情况,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环节。课程教学的后期阶段包含实验教学,考试情况,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课程教学监控管理的手段包括日常巡视、定期检查、学校一院系(部)一学科组(教研室)三级督导检查,以及教学评价、调查研究和学生评议等。课程教学纵向监控管理的组成成员包括学校督导组、资深专家、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等。

二是制定校、院系(部)二级的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建立“标准课程一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三层逐级提高的金字塔式的优秀课程建设结构。标准课程是满足各类课程建设基本要求的“规定动作”,是课程建设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所有的课程都要合格或达标;重点课程包括各类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标准课程,是各专业或学院根据标准课程的建设情况及人才培养需求的提升而确定;精品课程则是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确定的示范课程,也是课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努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其目的是通过机制创新,激发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形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推进整体的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的宏观管理,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民办高校诸多要素的实现程度如何,尤其不能忽视课程体系这个核心。课程不仅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单元,还是专业建设的“细胞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应是我们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帮助我们树立并提高质量意识,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程体系改革还要着眼于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立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一中心环节。

上一篇:论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下一篇: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