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过程练习法在高中体育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时间:2022-09-27 12:43:09

目标—过程练习法在高中体育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自主性要求较高,学生个体运动负荷量可控性不高,加上教师痕迹性惯性思维的影响,造成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的教学长效性不足。这里我将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界定为指尽可能不受外界干扰的条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去达到时间、距离、重量、分数、个数等不同属性参数目标的教学项目和内容,比如田径项目、传统武术、健美操、各种素质练习等等。根据高中体育改革对技能和体能的要求,我们分析了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的特征,通过5年的苦苦实践与探索,汇总实践成果,经过专家的提示,提出目标—过程教学法,仅供同行们参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目标—过程练习法”释义

目标—过程练习法是根据在非对抗性项目和内容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具备的条件,通过面部表情、问答、技能练习、测试等途径进行学生个人练习内容目标设计、调整,学生通过多种小组形式进行随堂练习并由自己或小组长记录每次练习情况,教师根据课时、单元、模块练习中记录的反馈信息与预期的对应目标进行比较、评价、调整,从而调节非对抗性项目或内容练习过程的方法。此方法把练习指导目标具体化,实施手段针对化,评价策略过程化;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主导性、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成性;追求教、学、评的有效统一。教学程序如图1。

二、运用要点及说明

1.根据学情,确立目标

在体育课改理念中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并且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技能和体能现状,才能有效确立每个学生的体育发展目标。此方法针对非对抗性练习项目或内容的特征和现状,根据时间、距离、重量、分数、个数等参数以较大值或较小值两种目标参数取向初步确定学生个人练习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目标生成性调整(表1)。

2.根据目标,有效分组

不同目标下不同分组教学效能不一。目标定位学生兴趣、提高技能,分组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效果;目标定位掌握,分组水平差异大,指导小组互帮互助,可以达到效果。如果分组水平相当,但分组固定不变,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即时分析学情,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表2)。

3.根据分组,强化过程

不同的分组作用不一,效果关键看过程的实施与管理,根据个人目标的设定和不同分组的教学,过程跟进很关键。此方法强调每节课通过个人课时、单元、模块、练习记录,过程反馈进行跟踪,并在过程中进行强化、调整,可以有效的反馈对应目标。高中身体素质练习举例见表3(以学期为单位示例)。

4.根据过程,有效评价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有效评价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之一。此方法强调身体素质与技能的评价,关注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或一单元课,要及时对课堂练习记录做好分析、反馈,进而通过练习进度、内容、分组方法,素质练习与技能练习的比例,以及教学的场地、器材、规则和考评标准等变通适时调整学生练习目标,为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做好准备。以技能评价为例,个人评价见表4。

三、思考

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专项技术技能的内容与体质健康的内容相关性、针对性不足,使得技术技能学习与体质健康没能得到很好的统一。然而过程—目标教学法将教、学、评融为一体,使得技能与体质健康在练习过程中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符合非对抗性项目内容教学的特征和现在学生的身心特点,不但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量的优化;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巩固和提高技、战术水平也有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任何有效方法的使用不是无限制和无条件的。实践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一定的练习常规

在目标—过程练习法利用多种小组组内竞争与合作,以及自我努力实现技能和体质的目的,弱化了分数评价的考核,淡化了竞技性,重在发挥个体练习效果积累的过程性。因此,组织性、纪律性和安全性等常规形式是练习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高中生在练习中对自我能力认识不够,安全隐患较多。因此,按照一定的练习要求和规则等进行,能有效形成课堂教学文化,促进教、学、评关系的协调发展,进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达到预设教学效果。

2.突出课堂练习气氛的调节

目标—过程练习法是一项针对性强的练习方法,强调个体练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如果运用不好,就会过于突出教学的训练性,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枯燥,削弱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技能、体能练习的效果。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应提供较多的交流、学练的机会以及适宜的小组变换,调节练习的气氛,从而增强学生练习情境中协作与交流的自我效能感,以保证足够的练习量,从而达到练习目标。

总之,目标—过程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 缓解了非对抗项目和内容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为实践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目标—过程练习法”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体能的实际,以及教师工作的投入来确定此方法的运用,毕竟此方法开始阶段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如表格的设计、运用,过程的反馈、分析等。

上一篇:促动学生口语交际之“弦” 下一篇:某酒店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