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时间:2022-09-26 09:24:59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以及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在活动中,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并且让学生说一说摆的是什么,给摆的图形取一个名字。

师:同学们,你们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算一算,你怎样列出算式?

生1:我摆的是房子图:4+4+4+4+4+4+4+4+4+4。

生2:2+2+2+2+2+2+2+2+2+2+2+2+2+2+2+2+2+2+2+2。

师:我听糊涂了。

生2:有20个2,

师:这样说我就清楚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哩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师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师: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二)进行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顿时学生踊跃参与,有的讨论,有的沉思,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组1:20个2相加

组2:用乘法20×2

组3:用合并加数4+4=88+8+8+8+8(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师说:“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识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师出示20×2:“你们看到这算式,想说什么?”生1:“这个算式怎么读?”(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二、合理地运用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的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学生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太完美时,就有知道数学家的方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三、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紧紧围绕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数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助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工具,所以掌握数学中的实践运用,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得到强化,使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对数学教学中情境运用的归纳

由于受教育时间、内容和教学目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要把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初步学会用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就如“乘法”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谈分数乘法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