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林测量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26 07:04:47

高职院校园林测量改革初探

测量作为园林、园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规划和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在施工阶段,要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各种竣工图,以供日后改建、扩建或维修之用。由此可以看出,测量工作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测量实验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园林测量》实验课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进行园林测量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通过改革来完善该门课程的规划与建设。

一、《园林测量》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园林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没抓准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喜欢照搬工程测量专业的测量技术课程,内容多而全;教学中喜欢照搬本科的教学模式,即理论部分完全讲完再去做对应的实训;每个实训项目相互间无任何关联;实训时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实训成果等。其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的内容全但皆不精;教师的专业理论虽讲完,但课堂上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完全吸收,绝大部分学生是坐在教室等着去实训,但真正实训时又不会操作;完全独立的实训项目与实际园林工程建设相差很大,学生前期的控制成果测算出来后在施工实训中用不上,即使认真完成全部实训项目的学生对测量工作的整个流程也仍无法理顺,造成学生对测量知识的掌握不连贯;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课堂实训成果,造成原本就学习自律性差的同学放弃实训教学这个重要的学习环节,经常出现小组里由一个同学从头测到尾的现象。最终表现为总体上教学效果较差,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能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园林工程建设要求园林测量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围绕测量的三要素进行的,即高程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仅以这样的基础内容为教学的重点,学生虽能牢固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但综合运用能力欠佳,使得学生在现实的工程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常不知所措.实验内容较单一,没有与园林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基本理论和具体的工作方法相结合.

仪器数量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由于近几年园林专业越来越被更多人认识,现已成为一门热门专业,报考的学生也较多,而测量仪器设备数量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实验条件较为简陋,教学仪器种类和数量比较少,有时8~9人才能用一台仪器进行教学实习,从而常常使得学生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二、园林测量教学规划与建设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园林测量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讲述园林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重点是将园林工程施工放样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工程建设中测量的理论和方法等,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必须修订与完善《园林测量》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和教学进程安排,编写课程电子教案.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进行,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不断将学科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围绕课程内容,增加全站仪、GPS及绘图软件的教学内容,兼顾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删去与专业要求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并将部分学生可能自学的内容交由学生自学,教师负责答疑。

2.教学方法的改革。良好的实验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由于以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常常使学生对该门课程没有充分的认识,因而导致其丧失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实践环节录制成录像片,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深刻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听课者感觉到听课是一种享受,刻苦学习变成了愉快学习,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受益.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先摸索,与同学相互讨论,然后与教师交流,自己总结实验操作技巧,而不是教师一味填鸭式地去灌输.

由于目前园林测量实验教材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应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可创立“课堂授课―外业实验―内业计算―野外实习”四环一体嵌套式实验教学模式,其内涵包括实验课堂授课―讲好每节课,精彩每句话;外业实验―做好每个实验,精通每个操作;内业计算―掌握每个算式,实现每个程序;野外实习―熟练每个步骤,实践每个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着重介绍测量学与园林专业的实际联系及应用,并以课堂和课外讲座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还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课程实习相配合的方法,边实验边去基地实习,提高教学效果.规范实验和集中实习,通过制定实验指导书和集中实习任务书,让学生明确任务、过程、技术要点和要上交的成果.实习期间,随机抽查学生进行现场计时动手能力考核.

此外,利用假期组织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为生产单位做一些测绘方面的技术服务,派教师到相应的高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以让其不断适应新的教学需要;经常和仪器生产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派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学习.

3.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硬件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的一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境的建设,争取建成并完善足够的实习基地,布设测量控制点,以便为本课程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仪器设备要随当今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加大测量仪器等硬件的投入,至少需要达到每3-4名学生公用一台仪器。另外,在测量实验室人员不足的前提下,加强教学队伍建设,以引进人才和培训提高的方法,在教学梯队人员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等方面全面加强,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也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重要的方面.除此之外,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也是硬件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 下一篇:浅议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