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网站集群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26 07:23:18

档案网站集群研究与实践

摘 要:档案网站是新世纪档案工作的新媒介和新事物,档案网站集群又是档案网站工作中崭新的内容。文章从档案网站集群研究基本现状、集群研究与实践的意义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对2005年以来有关档案网站集群研究期刊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键词:档案;档案工作;网站;网站管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51-02

档案网站集群是档案网站工作中一个崭新的内容,也是日后档案网站建设的发展趋势。我国网站集群研究与实践开始于2000年。2000年《有线电视技术》发表《“起点网”亮相网志垂直网站集群登程》一文,开始了我国网站集群研究与实践的先河。截至2011年,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收录了36篇相关文献,其中档案学占了五篇,达到了总文献量的13.89%。以下对档案网站集群研究文献进行相关分析。

一、档案网站集群研究基本现状

从文献所涉及的学科看,五篇文献属档案及博物馆学的五篇,占100%;同时又属于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学的四篇,占80%。这一研究的学科交叉性十分明显。

从文献涉及的期刊分布上看,中国档案、档案与建设、湖北档案、档案时空、云南档案5种档案学期刊各有1篇,各占20%。其中档案学核心期刊2种,发表文献2篇,占40%;部级档案学期刊1种,占20%;地方性档案学期刊4种,占80%。《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两种理论性档案学核心期刊没有发表与之相关的文献。地方性、档案学期刊对此研究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部级档案学期刊与理论性档案学期刊。

从文献得到的研究资助基金情况看,5篇文献中有1篇来自于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利用”(08BTQ039),《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问题研究》其作者是来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张娟与吴建华。这一研究一开始就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不论是研究的层次与研究的深度,无疑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从研究的层次上看,5篇文献均属社科类,其中行业指导4篇,占80%;基础研究1篇,占20%。研究的实践性明显高于理论性,这与档案网站集群的实践性强有直接关系。

从文献的作者来看,5篇文献共涉及作者8人,分别是童英、章笑梅、罗忆、项敏刚、唐文进、杨登超、张娟、吴建华。其中独著3篇(包括杨登超同一题目的2篇),占60%;合著2篇,占40%。如果将杨登超同一题目的2篇视为1篇的话,合著与独著各占50%,合作率非常高。

从作者所属单位看,湖北省档案局5人,占62.5%;南京大学两人,占25%;福建社会科学院1人占12.5%。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员所占比例最高,高校人员所占比例次之,其他专门研究机构人员所占比例最少。

从作者单位发表文献数量上看,湖北省档案局2篇,占40%;福建社会科学院2篇,占40%;南京大学1篇,占20%。如果将福建社会科学院2篇同名文献视为1篇的话,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所发文献量最高。

从文献涉及的中文关键词看,有篇文章设置了中文关键词,共涉及档案网站、集群系统、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信息资源5个,每个关键词涉及的文献只有1篇。

从文献发表年度分布看,2005年1篇,占20%;2007年1篇,占20%;2008年2篇,占40%;2011年1篇,占20%。文献分布跨度为7年,有3个年度没有相关研究文献发表,最高年份为2篇。整个研究还处于时断时续的起始阶段。

二、档案网站集群研究与实践

(一)档案网站集群的概念与定义

关于档案网站集群的概念与定义,2005年童英在其《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是这样表述的:“所谓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即是整合区域档案资源,统一档案网站功能模块、版面形式、信息沟通渠道、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管理平台。”这是档案界首次对档案网站集群下的定义。2008年杨登超在其《关于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给出了与童英完全相同的概念。由于文中没有引用的标识,因而不能确定这一概念是否是来自童英的文章。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给出与之不同的定义。这个定义成为目前档案学界对“档案网站集群”的唯一定义。

(二)档案网站集群的意义

童英认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单一网站的作用是有限的,而集群式网络系统的规模效应则更为显著,它不仅仅是工作环境和服务手段的改变,更是一种思维,一种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进步。它使档案馆不再孤立,并借助网络来体现用户和档案信息网站之间的参与性、互动性,同时,各档案网站通过友情链接,实现了馆际之间的网络化。”杨登超认为:“随着Internet的普及,档案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档案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社会各界和网络用户提供了大量的档案信息服务,同时对开展档案宣传,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档案的社会综合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的档案网站还大都是各自为政、互不兼容,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因此,应尽快加强档案网站集群系统的建设。”张娟、吴建华则认为:“档案网站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以来,一直都承担者档案工作打入信息网络的先锋职能作用,并成功实现了从宣传教育阵地到提供利用窗口的转型。步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日趋深入,档案网站建设面临着自身发展和用户信息需求的双向驱动,早已不再满足于当前的局势而试图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如果说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档案网站建成率是档案网站建设的前期发展路径,那么优化网站内容、促进信息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已然成为档案网站面对数字信息时代新的应对之策。”

(三)档案网站集群建设发展的路径

“档案网站集群”建设经过最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基本上是以省级档案网站为核心向下辐射的模式为主。由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省级档案部门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网站建设理念的不同,各省级档案网站建设的步伐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整体上看“若从实现功能角度划分,目前的档案网站可归为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类型恰恰正是档案网站集群系统这一终极目标“分步走”战略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型阶段”[1]。第一种类型可称之为微观层面网站。这一阶段的档案网站处于信息网络应用于档案工作的起步阶段。属面向档案馆的名片式宣传窗口阶段。此种类型的档案网站从其设计理念上讲,还仅仅停留在对外服务宣传窗口的层面,各级档案行政管理及各级档案馆的实体办公与档案网站建设并没有联系。第二种类型可称之为中观层面网站。这一阶段的档案网站属于面向网站后台数据库及档案馆馆藏档案案卷目录、文件目录数据库功能型信息平台的阶段。“处于此阶段的档案网站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档案业务工作方面的强大生命力,档案网站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工作环节的顺利延伸,而且还能有效拓展信息服务功能,实现馆藏利用最大化”[1]。第三种类型可称之为宏观层面网站。属面向用户的部级集成档案网站群阶段。这个阶段的“档案网站集群系统是建立在微观、中观层面档案网站信息组织的基础上更大范围内的系统化,集成对象范围的大小决定了集群系统的层次”[1]。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 下一篇:微博客与高校网络舆情联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