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与高校网络舆情联动研究

时间:2022-08-23 08:58:08

微博客与高校网络舆情联动研究

摘 要:微博客作为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应该并已经成为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微博客参与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也有弊,高校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对微博上的舆情进行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策略,使其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博客;高校网络舆情;联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47-02

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而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2]。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微博客这一新型传播形态,趋利避害,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的监管与引导。

一、微博客作为高校网络舆情新载体的优势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地,是知识传播地,大学生思想活跃,高校网络舆情至关重要。微博客作为一种蕴含巨大能量的新型传播形态,应该并已经成为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新阵地和主阵地。微博客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新载体,其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微博客被称为“一句话博客”,具有信息的及时性、共享性、交互性及其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等自身特点,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在极短时间内轻松实现“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信息的实时、高效、交互和共享,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在微博上爆发成为可能[3]。

2.大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群体,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随着网络功能的不断升级,在现有的网络传播形式中,微博客的特点非常契合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的口味,“织围脖”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们的新宠,也是他们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分享社会新鲜事的最时尚、最流行的方式,已经成为他们交流思想信息和讨论热点问题的首选。

3.微博客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作用极大。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和收发终端的限制,在没有有线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更新微博,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微博及时和外界取得联系,学校相关负责人和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微博博主第一时间的“现场直播”,及时了解事件的相关情况和最新动态,并且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现场信息最终聚合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时掌握各方面的态度、意见和情绪,及时了解舆情状况,为掌握事态发展、采取应急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微博客给高校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基于上述特点,反过来讲,微博客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弊端,会给高校网络舆情带来挑战,应该引起高校的重视。由于微博的信息传播实时交互,还可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传播,就要特别注意其负面传播及影响,因为它可能会触发新的校园、社会突发事件,或者使得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不可控。

首先,大学生是网民比较关注的群体之一,当大学生在社会或者校园发生突发事件时,官方信息有时候未能及时准确,或者官方未及时澄清事实真相,事件在应急解决过程因准备不充分等原因与大家的判断相去甚远,网民就会把所见所闻的各种信息和情绪、态度、意见全部实时转移到微博上,展开激烈的讨论。舆论在微博上迅速膨胀,就会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甚至在全国引起轰动,造成学校不良的社会影响以及被动局面。比如校园车祸案“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以及海归博士自杀事件、学术剽窃事件等,都曾形成舆论风暴,成为全民关注事件。

第二,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点,由于突发事件来得突然、复杂,微博客上传播的信息难免会出现片面、主观以及好奇猜测的情况,那么微博上就很可能会错误信息扩散,形成不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误导。比如大学生跳楼自杀事情频繁发生,在官方实施救援或者紧急处理过程中,如果信息未能及时跟上,对于事件的起因和现场情况等一般都会在微博上引发热议,其中多数以猜测居多,网上围观针对学校管理、高等教育、家庭伦理、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等方面言论迅速蔓延,也将给学校管理部门造成压力。

此外,虽然微博客实名注册,但是虚拟空间仍有一定的隐匿性,大学生思想尚未成熟,部分学生群体会对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学校声誉类、校园安全类、学校管理决策类、师生权益类等一些敏感事件问题有偏激片面的理解和判断,有时候易于冲动。如果再加上不法分子趁机蛊惑,在微博上对这些敏感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造谣,激化矛盾,就很可能会触发新的突发事件。2011年暑期英国发生青年骚乱,其中就有人利用手机微博进行煽动,造成恶劣的烧事件,在事件过程中,还有网友在微博上炫耀自己的“战利品”等,导致事态的恶化,极大破坏了英国社会的安全稳定。

三、微博客与高校网络舆情有效联动的策略

微博客参与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也有弊,如何将微博客与高校网络舆情有效联动起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利用微博客更好参与高校网络舆情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对微博上的舆情进行科学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策略,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有序化控制和引导,从而构建积极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要通过微博客这个信息载体,结合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分类研判和监管。杜坤林在《“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一文中将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学生对国内外重大热点问题、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的一些涉及社会稳定的言论;二是事关学校自身形象和办学声誉的舆情信息;三是涉及校园突发公共事件以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等校园安全信息;四是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服务、奖惩处分、师德师风等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其他权益类舆情信息等。根据以上网络舆情主要内容,高校有必要组织人力围绕关键词、敏感词等对微博上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甄别信息真伪,开展分类采集,力求做到“搜集信息快,反映问题准”,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究判别,及时发现有害舆情,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结合应急处理措施,防止其扩散和演变成突发事件,或者使得事件本身变得复杂不可控。在采集各类信息的同时,高校也要结合常规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等机制,研究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作为日后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的参考。

上一篇:档案网站集群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论宋代温州移民与杨府爷信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