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探微

时间:2022-09-26 04:59:24

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探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后达到不需要教。”这一名言为许多语文教师乐于称引。但是,究竟怎样的“教”才能真正达到“不需要教”呢?在我看来,这样的“教”固然包含了多方面有利因素的相互协调,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导”的方法,亦必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所谓“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置于认识主体的地位,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结论的过程中,锻炼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如何才能“导”之有方。把学生指引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呢?这里谈一些个人的想法。

一、我认为,要成功地“导”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这一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明确目的要求,更要了解学生,掌握班级情况。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自己懂,而且要处处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懂,如何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努一把力便能学懂、,学会。一句话,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学大纲的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实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就一篇课文而言,在备课中,教师就要了解学生过去学习的课文,有哪些在思想容和表现形式方面是同本篇有联系和相类似的,以便启发学生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去掌握新知识,还要了解在即将教授的这篇课文中,有哪些知识是学生能够理解的,哪些是需要巩固的,哪些是可能感到困难的,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目的和要求,抓住重点和难点,分清主次详略,循序渐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务必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益为目的。这一步是“导”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我的做法是:

首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到一条能够把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基点贯串起来的线索,以其作为主干设计“导”的过程。如我在教《狼》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线索:对狼和屠夫的形象,你是怎样评析的?围绕这条线索组织教学,“导”的过程就可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使学生对课文易于获得整体的认识。

找到“线索”后,就要围绕靠线索:设计“导”的细节。如:应该根据教学目的设置些训练步骤;每一步落实什么基础知识;怎样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出哪些间题;完成哪些练习等等。这一步需要做大量的细致工作。这里就如何设计问题,如何把握“导”的时机谈谈我的看法。

提问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必须立足于“导”。具体实施于教学,则要在“导”的过程中充分采用“扩散性提问”,如“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想到这一点的?”“你的思路卡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不同想法?”等。这样提问不但能促进回答问题的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独创的想法和见解,而且对其他学生的创造思维也产生激励作用。

在精心确定了“导”的线索,设计出问题之后,掌握好“导”的时机和分寸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 “假如学生能够‘领悟’了,能够‘研究’出来了,就无须教师的‘讲述’;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的部分,这才显出‘讲述’的真作用,才真个贯彻了尝试的宗旨。”叶老此语,用以说明“导”的性质,最为中肯。教师的“导”,就是应在学生“画龙”的基础上做一做“点睛”的工作,在关键要害处略加点拨,以引发学生处于朦胧状态之中的智慧之光,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充分体现教师“导”的艺术造诣。

二、有了以上的步骤,“导”的准备工作已算比较充分,说得上“胸有成竹”了,但能不能说这就可以“导”好一堂课了呢?

我看还不行。要真正“导”好一堂课——这要结合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和课文基础知识的落实来评价——仅仅是“胸有成竹”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动向,课堂的教学态势是不断变化的,并不一定会完全按照我们思维的轨道去运行;有时甚至与我们的指导思想大相径庭。这就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要能够“随机应变”。

我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质疑,结果有少数学生提出“鲁迅先生小时候是不是一个调皮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可以串起全文的一条线索。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原计划,而把这个问题作为学生讨论的中心,并由此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百草园是童年鲁迅的乐园?”“为什么鲁迅先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通过辩论,得出正确的理解。由于“机”把握得比较准,“变”得适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充分,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基点得以贯彻落实,取得较好的“导”的效果。

如何才能逐步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我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探索的;

一是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死记硬背的,不要表示同意,而要他找出例证。

二是解决学生学习上的争论,不能用直接告诉答案的方法,也不要强制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框框中,更不能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言和思维活动。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使自己讲课的信息输出处于比较适宜学生吸收的状态,并注意从学生的表情、言语、动作中,及时取得反馈的信息,抓住他们表达中的每一个思想,不放过任何一个为他们揭示某种新东西的机会,随时调整“导”的内容和方式,使之获得最佳的效果。

四是不能用任何语言和表情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压抑学生的思维活动。当学生的思维联系暂时中断或茫然无措的时候,教师应该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为学生“搭桥铺路”,同时热情鼓励,多予肯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加强。

五是要有充分的耐心激发学生的智力碰撞,使之产生扩散思维的高潮。教师应该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而不是“代替"学生克服困难。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即使在学生求索不得,教师非“导”不可的情况下,教师也应该尽可能一边引导,一边启发学生思考,而不能允许学生边听边记——那会使学生完全放弃克服困难的努力,而把自己置于被动的、无所作为的地位。在这点上,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形式的严谨,而是教学实效的获得。

上述种种,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切不可忘记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导”才能真正贯彻“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上一篇:浅析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下一篇:浅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